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7 01:1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体音美教研组活动记录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活动主题:首先,要明确教研组活动的主题,确保作文围绕主题展开,突出活动的核心内容。
2. 突出活动目的:在作文中,要详细阐述教研组活动的目的,让读者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 介绍活动背景:简要介绍教研组活动的背景,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使读者对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 描述活动过程:详细描述教研组活动的具体过程,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环节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活动氛围。
5. 体现活动成果:总结教研组活动取得的成果,包括经验、教训、改进措施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6. 注重细节描写:在作文中,要注重细节描写,如活动中的感人瞬间、有趣故事、优秀表现等,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7.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8. 保持客观公正:在描述活动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使作文更具说服力。
9.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阅读。
10. 语言规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背景下,XX学校始终秉持“以美育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将音体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我们深知,艺术教育能滋养心灵,体育教育可强健体魄,二者与德育、智育、劳育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石。下面,我就我校音体美工作的亮点与成果向大家作详细汇报。
一、艺术教育:以美润心,绽放童真
在艺术教育领域,我校着力打造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开设陶艺、合唱、剪纸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艺术表达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例如,陶艺课程将传统制陶工艺与现代创意结合,学生不仅掌握拉坯、彩绘技巧,还能设计出充满童趣的作品;合唱社团通过系统训练,多次在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我们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涵盖绘画、舞蹈、乐器演奏等多个项目,班级才艺展演让每个孩子都能登上舞台。同时,我们积极引入非遗文化进校园,剪纸、皮影等传承人开展讲座与实践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过去一年,我校学生在省、市艺术竞赛中获奖XX余人次,多个艺术社团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演出,赢得广泛赞誉。
二、体育教育:以体强魄,活力校园
体育教育方面,我校坚持创新实践与特色发展并重。阳光体育大课间打破传统模式,融入韵律操、趣味游戏等元素,让运动充满乐趣;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体能差异制定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在特色项目上,我们将传统武术、花样跳绳与新兴的轮滑、攀岩项目相结合,既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又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校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在市级中小学运动会中,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多个单项打破赛会纪录;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从85%提升至96%,真正实现了“以体强魄”的教育目标。
三、美育融合:学科联动,全面发展
我校积极探索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路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吟唱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旋律感受诗词韵律;美术与科学结合,组织自然写生课,引导学生用画笔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实现审美能力与科学观察能力的共同提升。
同时,我们注重环境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校园内,主题文化墙展示学生艺术作品,班级艺术角成为创意孵化地,体育精神标语激励学生奋勇拼搏。这些细节营造出浓厚的美育氛围,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浸润美的滋养。
四、资源保障与师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音体美教育的资源投入。近年来,新建了标准化舞蹈教室、陶艺工坊、攀岩墙等专业场馆,更新了体育器材与艺术教学设备,为课程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定期组织音体美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专家到校指导,并积极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教学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五、社会反响与未来展望
我校音体美教育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每学期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们对学生的艺术作品、体育展示赞不绝口;相关成果多次被《XX报》、地方电视台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音体美特色教育,加强课程创新与资源整合,探索校际合作新模式,力争将特色成果辐射到更多学校。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五育并举”落地生根,努力打造区域素质教育示范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汇报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
“怎么让学生更有兴趣、增加线上学习的参与度?”自居家学习以来,苏州市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们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AI松鼠”智能教学、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客厅”操场、宅家玩科学、“云上”研学活动……新奇的教学模式快速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每一项“学习任务”的下达,都能收到孩子们积极的反馈。
2022新年伊始,新一轮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孩子们返校的脚步。苏州市“停课不停学”的指示传来,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务处立即组织在校学生做好线上学习准备,全力以赴推进苏州市线上学习课程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每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家庭情况带领学校各科教师积极谋课,开启云教学、云辅导、云陪伴教学模式。在苏州线上教育平台、钉钉、微信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开实小的老师们在短短几天内实现了从教师到集主播、技术员等于一身的“多面手”的蜕变。
线上素质教育,将“五育并举”落实到位
线上教学一开始,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各教研组的老师们把“双减”政策下的线上素质教育作为新的教学研究方向,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技术便利,创新作业形式,开展作业设计的深度变革,让线上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利用“钉钉”“智能作业”这一功能,语文、英语老师轻松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识字认词、课文跟读,同步习题、智能评分,在“AI松鼠”的帮助下,不动纸笔就能将知识点牢牢记住。
思维导图是数字与图形结合的数学工具,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数学,还能发散逻辑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每一单元结束复习时,数学老师都会布置绘制单元思维导图的作业,指导孩子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加深理解。
音体美本是孩子们偏爱的学课,学校通过钉钉打卡跳绳、韵律操,听歌、唱歌,摄影、绘画,客厅一角变“操场”,阳台高歌风作伴,目及之处皆艺术。更有意思的莫过于科学作业,“停课不停学,宅家玩科学”,橡皮做砝码,水杯为花盆,每一节科学课后,孩子们都会通过班级群,畅谈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
为真正将“五育并举”落实到位,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还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每日劳动实践技能训练。“餐桌小能手”、“扫地小达人”、“整理小精英”……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孩子们的动手劳动能力得到了训练,在不断体验中收获经验,在实践中为父母减轻家务负担。
线上教研守护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以来,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就利用周末的时间,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方式,以各学科为单位,进行线上教研活动。老师们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线上课程内容,轮流连线分享线上教学疑点难点的攻克方法,解决棘手问题,共克时艰。
在组织学生观看“苏州线上教育平台”的市级直播课外,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依据班上孩子学情,主动出击,从任务单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在线直播答疑解惑等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教学,降低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线上学习。
为增强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缓解孩子长期居家学习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开实小的班主任老师们不时召开“云端班会”,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以“居家学习‘疫’路芬芳”为主题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宣讲,给所有学生带来了一次“心理”按摩。
家校心连心,不会因为疫情而阻隔。线上教学以来,老师们对特需关爱学生的线上家访活动从未停止过。在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助力下,老师们与特需关爱的家庭聊天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及学习情况,了解居家学习的困难和需要,送去支持与关怀。
把项目学习从线下“搬”到线上
2022年初学校申报了德育课题《提升学生品格的混融式劳动场景的构建与研究》。 仲春时节,苏城繁华似锦,美丽的校园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课题组老师带领同学们跟随老师的镜头,进行“云上”研学活动。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草一木总有名”,在课题组老师的镜头下,泡桐花、紫藤花含苞欲放;蓝莓、垂丝海棠、牡丹、丁香、紫荆正盛开着;朴树、香椿冒出了嫩芽;枸杞挂在枝上的果子已经干瘪了,金银花才一尺多高;蒲公英伞状的种子像绒球,荠菜结了一串串的籽……
巡展结束,课题组老师捧上了项目学习研学单:一年级的小朋友找出喜欢的植物并画出来;二年级的小朋友把蓝莓、猕猴桃成熟的样子画下来;一二年级的同学在“校园植物云巡展”中找出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还要找出可以做青团子的几种植物;中高年级同学在“云”巡展中找出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选择3-4种中草药植物用一张手抄报介绍;利用清明小长假和父母一起制作“青团子”等时令美食,并写写制作收获。
开小的孩子们在“云”赏校园的同时,再一次认识了校园内植物,增长了科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到了生命美、自然美、和谐美;同时也丰富了学校课题研究过程性记录材料。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师生们相聚“云端”,通过小小的屏幕交流互动。辗转于线上课堂、钉钉、微信之间,为确保孩子们的各项学习任务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时刻在线。虽然转换了学习地点、改变了学习方式,他们仍在谋求教学的新发展,质量的新高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吴中开发区实验小学师生们相信疫终散,春将至!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宋砚乔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