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中队长竞聘申请书》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14:42

精心挑选《中队长竞聘申请书》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中队长竞聘申请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明确:标题应简洁明了,突出“竞聘”和“中队长”两个关键词,例如《竞聘中队长申请书》。
2. 格式规范:遵循正式申请书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部分。确保格式整齐,排版美观。
3. 称呼恰当:在称呼部分,应使用敬语,如“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以示尊重。
4. 正文内容:
a. 自我介绍: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班级、政治面貌等。
b. 竞聘动机:阐述自己为何要竞聘中队长,可以从个人兴趣、责任感、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说明。
c. 工作优势:突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如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d. 工作计划:阐述自己对中队长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包括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习辅导等方面。
e. 承诺与决心:表达自己对竞聘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班级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5. 结尾部分:
a. 表达感谢:感谢领导和评委的阅读与关注。
b. 请求给予机会:恳请领导和评委给予自己竞聘中队长的机会。
6. 落款:
a. 姓名:在申请书的

缉毒警察王宇飞去世,终年56岁!“警察故事”首公开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姚媛媛

“我今天有点累,先回去躺会儿……”2025年5月19日,这是成都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王宇飞对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这句话后,他突发心肌炎入院。病情急转直下,次日凌晨1点20分病逝,生命定格在56岁。

王宇飞

近日,这位从警34年的警察的故事在采访中得以公布:从一名普通巡警到奋战在禁毒一线,从雪山上缉毒到抓捕毒贩受伤……王宇飞在打击犯罪的路上屡破大案,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实战型禁毒支队长。

雪山上与毒贩搏命

缴获69公斤毒品217公斤麻黄素

回溯王宇飞的缉毒生涯,深山、雪岭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2019年1月6日凌晨,秦岭深处的雪原,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积雪没过膝盖,山风裹挟着冰碴子往领口里钻。

王宇飞(左一)

王宇飞背着二十公斤的装备,带领20余名缉毒民警在海拔1000米的深山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七小时。他们将借着夜色潜入制毒人员藏匿地点。

“收网!”对讲机里声音响起的一刹那,二十余道身影扑出来。王宇飞一脚踹开木门,此时,房间里的一口锅还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那是一口制毒锅。

穷凶极恶的毒贩准备以命相搏,最终,他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将69公斤毒品、217公斤麻黄素,这个横跨秦岭的毒瘤连根拔起。

而这,只是王宇飞禁毒生涯中无数次在禁毒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一个缩影。

曾破获特大制贩毒案

也曾被毒贩不慎伤了眼睛

2011年9月至10月,王宇飞指挥一大队民警与毒贩斗智斗勇,耐心周旋,成功破获“916”特大非法制贩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在该案侦破过程中,为了在毒品交易环节将犯罪嫌疑人和毒品、毒资做到人赃俱获、一网打尽,王宇飞顶住了压力,主动请缨。

2011年10月10日,他带领专案组民警对城北八里桥附近某医院一带实施布控抓捕。获悉嫌疑人临时改变交易地点后,他又立即带领专案组民警火速赶往金牛区张家巷附近守候。

鉴于该巷子内部环境还十分复杂,出口众多且能穿过居民住宅和商铺进出,王宇飞当机立断,改变侦查方案,实行内松外紧大包围战术。当最主要的嫌疑人分别驾驶两辆汽车离开时,他下达了实施抓捕的命令。

此时,主犯及其马仔分别驾驶两辆汽车疯狂撞开民警所驾驶的车辆逃窜,紧急时刻,王宇飞果断让民警开枪射击并将胡伦波驾驶的越野车轮胎打爆,最终成功挡获毒贩,缴获大量毒品。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抓捕毒贩也并非一帆风顺。王宇飞的女儿雪儿对父亲的印象,就是饭桌上不断响起的工作电话,更是他受伤却硬撑着的模样。

儿时的一幕,令她至今难忘。某天回家,她发现父亲躺在床上,眼睛被纱布包扎着。原来,在抓捕歹徒时,冲在最前面的父亲被歹徒的喷雾伤到了眼睛。

原来,在出任务的时候,王宇飞作为禁毒支队大队长,总是义无反顾地冲锋在一线,工作中的惊险与艰辛,因保密要求,他极少提及,只有负伤时,女儿追问下才能知晓一二。

帮助戒毒人员获新生

推动成都组建600余支基层禁毒工作队

在成都禁毒战线上,王宇飞的名字与两道光紧密相连:一道是刺破毒网的剑光,另一道则是温暖人心的火光。

2017年,戒毒人员阿强(化名)出狱后,在王宇飞的结对帮扶下重获新生。阿强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王宇飞递给他两样东西:一张汽修培训报名表和一沓社区创业贷款申请表。“毒瘾能戒,心瘾难除,得给你找件新‘衣裳’。”王宇飞口中的“衣裳”,是尊严与希望。如今,阿强常对学徒说:“是王队长让我知道,人摔进泥里,还能开出花。”

2019年2月,他因能力出色、成绩显著,被公安部禁毒局评为“全国缉毒侦查能手”。在禁毒战场,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先后率队侦办部督、厅督毒品大要案件200余件,侦破的一起部督专案荣膺“2018全国十大精品案件”;跨境制毒专案获公安部通令嘉奖;跨国贩毒网络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遴选为指导性案例。

2020年,王宇飞牵头构建“123”禁毒系统工程(1支专业化队伍、2大防控理念、3大宣传阵地),创新建立“1123”集群打零战法(“一域一品”精准宣教、情报导侦加精准打击等),为应对新型毒品犯罪新挑战奠定制度根基。他主导研发的禁毒战法与预防体系经实战检验,相关经验被推广至全省、为全国禁毒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在王宇飞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全市已组建600余支基层禁毒工作队,通过院落信息搜集、社区宣防、家庭守护形成三级防控网络,被喻为“毒情监测神经末梢”。

家属回忆生前往事:

“铁汉也有柔情一面”

在爱人胡女士的眼中,丈夫光明磊落,偶尔拌嘴总是先服软。同时还很要强,明明看上去就很疲惫,嘴上却说不累,看他那么辛苦,家里的所有事情爱人都包干了。

王宇飞

王宇飞觉得爱人很辛苦,周末有空就会买菜做饭,还说“经常一起在家吃饭才是一家人”,但好多次吃饭时接到工作电话人又跑了,剩下一桌子的菜。还有一次吃饭时接到电话,要追一个案子出差2天到临省,结果一走就是20多天。

“不管是吃饭还是赶路,电话就没停过。”女儿心疼地说。在她印象里,父亲严于律己,情感内敛不擅表达,父女俩虽都忙碌,却常通过电话互报平安、叮嘱对方。父亲还总不忘提醒:“一定要抽个时间,去你奶奶那儿一起吃饭。”

王宇飞生前获得的奖章

在女儿眼中,父亲并不浪漫,也不注重仪式感,但会记得她的生日,“过几天是不是要过生日了?那我们就一起吃个饭。”她说,父亲总喜欢约着一起吃饭,在他眼里,吃饭就是一种团圆,不定期去奶奶家吃饭,也成了他们约定团圆的默契。

然而,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悄悄侵蚀着王宇飞的健康。

“他走之前这一个月,我们两个没见过面,因为这个月我很忙,他也很忙。”女儿回忆,最近的一个记忆就是父亲给她打电话,约周六去奶奶家吃饭。“我加班,可能搞不赢。然后一拖一拖,就没有见上面。”这份“团圆”的约定,也成了永远的遗憾。

说起父亲未完的心愿,女儿哽咽道:“他想等退休了,带弟弟去钓下鱼,他也没钓过。还想带着全家人找个地方休息一哈,耍个一周多,还有……”她顿了顿,“可能就是等我结婚。”

来源: 封面新闻

彭四军、李伟善、冯冰华、双超!荆门公安“火线提拔”4民警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荆门公安5000民辅警

全情投入战斗

他们站在病毒与群众间

以血肉之躯

经历着重重考验

战疫40天

荆门公安沙场点将

再一次提振士气

誓要一鼓作气

决战到底!

3月3日,荆门市公安局对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彭四军、李伟善、冯冰华、双超四名民警“火线提拔”,荆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掇刀大队教导员、执法勤务一级警长彭四军晋升为四级高级警长、荆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防暴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执法勤务四级警长李伟善任巡特警支队副大队长、东宝分局龙泉派出所民警,执法勤务四级警长冯冰华任东宝分局基层派出所副所长、高新区·掇刀区分局白庙派出所民警,执法勤务四级警长双超任高新区·掇刀区分局基层派出所副所长。

彭四军:党员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图片资料)

大年初一,57岁的彭四军接到道路封控紧急通知,刚值完班本该休息的他,在将82岁的老母亲送到弟弟家后,便赶回单位。在自己手术未痊愈的情况下,主动要求上一线、打头阵,连续31天坚守在团林卡口,检查车辆2000余台次、人员3000余人次,协助医护人员安全护送51名发热人员到指定医院就诊隔离,为百余台生活医疗救援车辆开辟应急通道。

“党员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彭四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一线卡口值勤外,彭四军还兼顾交警支队掇刀大队70多名民辅警生活及防护物资的保障。为降低战友感染风险率,彭四军每天都要对大队院落、食堂、车辆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积极督促大队民辅警学习疫情应对知识。

帮扶群众也总是看到彭四军的身影,抗疫期间,他先后帮助往返卡点困难群众50余人次,为2名隔离人员送去衣物、洗漱等生活用品。2月5日,彭四军得知一名5岁女童家庭贫困、生活物资缺乏,彭四军自掏腰包多次为女童家送去牛奶、水果、蔬菜等物资。

李伟善:尽职尽责是我们应该有的担当

(图片资料)

1月23日疫情阻击战打响,李伟善和在市一医呼吸科的妻子同时向组织递交申请,主动请战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把5岁的孩子托付给了亲戚照看,夫妻双方各自奋战在不同的疫情防控前线岗位,一个在荆门北高速路口疫情防控一线守护荆门“北大门”,一个在一医北院重症区参与救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

保障物资车辆有序通行、做好返荆人员车辆登记、劝返来荆车辆是李伟善每天12小时工作的重点。身着防护服、手持指示牌在车流中穿梭,一个班次下来至少要登记、疏导六百多辆车,衣服汗湿、顾不上正点吃饭、夜班从不合眼更是李伟善每日工作常态。

“在抗疫中的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很多,我们只是其中一份子,尽职尽责是我们应该有的担当”。李伟善和爱人相互勉励前行。

冯冰华:到疫情防控最危险的地方去

(图片资料)

“党员就要到疫情防控最危险的地方战斗!”1月24日,东宝公安分局龙泉派出所接到任务,需安排警力到荆门一医北院24小时值守。作为荆门城区隔离观察点和全市重症病例救治点,在一医北院执勤任务重、压力大、时间长、风险高。得知任务下达消息,冯冰华第一个向所领导提交申请书。

秩序维护、隔离警戒、巡查看护、登记引导等各项工作在冯冰华值守期间有条不紊地进行,严谨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受到医疗部门高度肯定。

东宝区龙山社区党委副书记是冯冰华的另一个身份。值守轮休间歇,冯冰华还主动扛起龙山社区一线防疫重担,带领辅警逐户走访排查、协助社区卡点封控,同时变身社区居民的送货员,主动服务居民,深得群众赞赏,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7个。

双超:我年轻,让我来!

(图片资料)

“我年轻,让我来!”今年1月底,刚刚忙完“扫黑除恶”专案工作的双超主动申请到离城区最远的麻城镇雷集卡点值守。该卡点地处荒郊野岭,夜间寒气逼人,“我是卡点当班民警中最年轻的,身体当然最能抗”,双超说服领导,将晚上11点至次日早8点最难熬的班次排给了自己,20多个夜晚排查车辆1000余台,劝返群众100余人。

2月20日,双超被抽调到石化医院参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的排查,他无惧与隔离人员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4天内共调查可疑感染人员21人,排查密切接触人员100余人。

双超的妻子在掇刀区卫健局工作,为避免抗疫工作分心,将4岁的女儿交给奶奶照顾,至今两人仍奋战在抗疫一线。

疫情防控如同一场大考,我们提拔重用像彭四军这样的四位民警,就是要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发更多民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荆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荆门市公安局将继续深入做好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以正向激励肯定工作,用榜样引领鼓励担当,激发全警汇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来源/荆门警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