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11:50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泊秦淮思想感情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 - 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泊秦淮的思想感情,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背景知识: - 了解泊秦淮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事件、文化意义等,以便在作文中准确表达。
3. 文学积累: - 阅读与泊秦淮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等,积累相关的文学描写和情感表达,为作文提供素材。
4. 结构安排: - 作文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泊秦淮的背景和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对泊秦淮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描述泊秦淮的自然景观,如水乡风光、建筑特色等。 - 分析泊秦淮的历史变迁,如文人墨客的足迹、重要历史事件等。 - 探讨泊秦淮的文化内涵,如地方风俗、艺术风格等。 - 结合个人经历或感悟,表达对泊秦淮的热爱、怀念或感慨。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 情感表达: - 在作文中充分表达自己对泊秦淮的思想感情,可以是赞美、喜爱
杜牧喜作咏史诗,来到六朝故都,自然感慨万端。题目泊秦淮,可见诗人是坐着船经过秦淮河上的。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正是在船上看到的一片凄清景象,笼字写得好,使整首诗笼罩在烟月迷离之中。六朝金粉之地,到杜牧的时代已是一片荒凉,可与“朱雀桥边野草花”参看。
第二句继续点题,顺便带出下句,只因泊处临近酒家,才有后面的耳闻,整体逻辑很顺。第三句,商女者,歌女也。重点在于“不知”二字,靡靡之音已深入人心,人们但赏其曲调悦耳,全然忘却了音乐背后的亡国血泪。那么这首歌是什么呢?
诗人在尾句作了解答,原来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当年隋朝大军压境,陈后主终日与一班文人与妃嫔饮酒作乐,写下了《玉树后庭花》的诗篇。歌女不知这段历史故事固不足责,而晚唐国势,又如南朝一样日薄西山,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忧虑所在。
杜牧的千古名篇《泊秦淮》,是入选了高中课文的诗作,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已是每个高中生都能背诵的千古名句。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很多人将其理解成杜牧在嘲讽商女没有家国情怀,再进一层的理解,杜牧是借嘲讽“商女”,嘲讽那些统治者、官员,他们醉生梦死,完全看不到国家存在的危机。
无疑,这就是杜牧的中心思想。
但这觉得这样的理解还不够。
要表达思想、意见,写一篇政论文,表达效果会好很多,而诗,必须有更多的意味,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否则就难成经典。
因此,我想再品读一下这首诗的意味,挖掘这首诗的“潜意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题“泊秦淮”,即将船停泊在秦淮河边。停船靠岸,有什么可写,但杜牧就是能将这一平常的时刻,写成永留诗史的瞬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第一句是互文,意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平沙。近酒家三字,暗点诗人满怀愁绪,想要借酒销愁,所以他选择在靠近酒家的地方停船。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发句好尤难得。”写诗作词,第一句是非常重要的。这首诗第一句使不同凡响,它连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淡雅而凄迷的水边夜色图。在这凄迷的夜色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有一种伤感的情绪浮动流走。
平庸的诗人,一般都会先写停船,再写停般后看到的景色,而杜牧将写景提前,放在首句,既能营造氛围,又能调动读者的情绪,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古代五音为”宫商角徵羽“,以”商“来代指音乐,因此,”商女“就是歌女。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编之曲《玉树后庭花》,因为陈后主荒淫无道,致使国破家亡,因此《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在诗人停船的对岸,幽幽地传来商女的歌声,她正唱着南朝陈后主所编的《玉树后庭花》,而秦淮河上的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就是当年南陈的国都建康,在这里唱《玉树后庭花》,真是天大的讽刺。
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决定的,歌女也许不知道南陈国灭的历史,听者也不知道吗?杜牧对这些醉生梦死,不知国家危机四伏的人深感痛心。杜牧的时代,虽然还没到唐朝灭亡的时代,但他已经感受到唐王朝江河日下,危机四伏。
最后这两句,其意在言志,但妙处却在一个”隔“字。
“隔江”点出了诗与歌女场所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太近,那就侵入了诗人的世界,他就无法以超然的态度,去审视这个世界。
”隔“字,还写出了人与世界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如同暗夜街边,看万家灯火。世界如同焰火,在歌舞升平中走向灭亡,诗人清醒地看着这一切,却无法进入这个世界,更无法拯救它。
在上者醉生梦死,在下者茫然无知,只有杜牧在承受着一个清醒者的孤独与痛苦。
很多人品读这首诗,能品味首句的优美意志,能明白杜牧的嘲讽与无奈,但很少有人能看到,“隔”字才是这首诗的关隘,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的艺术境界。
相关书籍:
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 ¥78 购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282381271647896119"></script>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