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12: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白洋淀游记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你的游记观后感要表达的主题,是赞美白洋淀的自然风光,还是感叹当地人民的生活,或者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游记观后感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白洋淀的背景和你的游览经历;正文部分详细描述你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你的观点和感悟。
3. 语言生动:在描述白洋淀的景色和人物时,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观点鲜明:在游记观后感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些观点可以是关于白洋淀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关于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5. 结合实际:在描述白洋淀的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6. 注意细节:在游记观后感中,要注意细节描写,如白洋淀的水、鱼、鸟、花、草等,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等。这些细节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
在这个喧嚣浮华的时代,我们已经被五光十色的欲求迷惑太久,早就忘记了那如白开水一样洗练的简单纯朴。当我们重拾这份纯粹,我们就会找回曾经那个无限简单的自己。
看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人们正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脱贫扫盲,让许多人改变了以往两眼一抹黑的认识世界的生活方式,开始会认识自己的名字,会看书读报,能把自己的思想由狭隘的自我,延伸到对别人,对国家的关爱。
抗战救国,让许多人改变了思想,经受了战争的洗礼,成为了坚强的战士。
在政策的引领下,许多人由无法展开工作,到有经验有方法,到熟能生巧,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
一代代人成长起来,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明地来到我们面前,他们淳朴,厚道,像山村的野花,像野地的高粱。
不读书不知道过去,不读书,不知道将来。正是书本,给我们再现了过往的岁月,让我们明白了历史中走过的人类有着怎样的不容易,受着怎样的煎熬,但是他们却在用他们的经历书写着大大的人字,让我们感受到生之为人,我们一天天在进步着,走向人类完美的世界。
从孙犁清新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厚重,体验到了改变人思想的困难与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变革带给我们的震撼。
而今,我们的生活比蜜还甜,但是我们也不能为浮华所左右,太过于放纵自我,我们也应该重拾纯粹的生活,做回最简单的自我。
好书推荐榜
了凡四训
白洋淀纪事
今日为大家推荐的是《了凡四训》和《白洋淀纪事》,我们还结合了精彩语录和观后感给大家带来更好地阅读体验。
《了凡四训》
定价10.00元 中华出局出版社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了凡四训》
作文素材精彩语录及译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译文: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感悟:《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儒家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孟子所说的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义,但在追求道德仁义的同时,富贵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里面说:“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只要拥有了道德,富贵便会不请自来。这句话读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这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译文: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
感悟: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富贵要从心而觅,这就需要反省。能够反省,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命运就无从改起。曾子为什么要每日三省呢?就是怕自己有过错。所以,反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单单是改命的开始。
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谁能说一辈子不犯错误呢?还有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 ▼ ▼ ▼ ▼ ▼ ▼ ▼ ▼
《白洋淀纪事》
定价38.80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洋淀纪事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系列的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和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本书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具有当地农民气息的语调,秀雅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广大人民中,沟起了无限的情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的一些作品,写得非常淳朴,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但其刻画人物性格很成功,其人物的语言简洁传神,富有特色,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还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为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白洋淀纪事》精彩观后感
对于红色经典的书目,因着时代久远或是其他种种原因,孩子们,因其特色明显的时代背景,而常常让自己不自主地带着固化的思维去阅读和理解,从而无法和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用平常心去享受里面的细节和美好。可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也真真是产生了许多值得我们仔细翻阅的经典,它们一样藏着能直击心灵深处的文字和记忆,需要我们抛去偏见和思维定势,慢慢去挖掘,去寻找丰盈自身的力量。我希望,《白洋淀纪事》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已过,但阅读的步伐不应也不会停息。愿你们用阅读的方式拥抱世界,愿你乘着阅读之风,在语文的辽阔天空里,飞得更稳,飞得更高、更远……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宇 李卓瑄(实习)
监制:苑广鸿
编辑:娄 锴
实习:李卓瑄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