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22: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练兵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大练兵的意义、目的、过程和体会。这样有助于在写作过程中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大练兵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b. 正文:详细描述大练兵的过程,包括训练内容、方法和成果等。
c. 体会: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大练兵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成长。
d.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大练兵的意义和价值。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语法错误。
b. 词汇丰富,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避免使用口语化、过于夸张的词汇。
4. 事例支撑:在描述大练兵过程和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突出重点:在大练兵心得体会中,要突出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亮点和感悟,展现个人成长。
6. 展现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在大练兵过程中的喜悦、激动、自豪等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注意篇幅:根据要求
1969年11军在大理组建后不久,就举办了三期所属部队连以上军政主官集训,狠抓军事训练。时任11军作训参谋的何其宗,受命选拔培养技术尖子,训出示范班。何其宗天天和战士们在一起摸爬滚打,摸索出培训示范班的五个要点。
教材、教案是我军长年征战实践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鲜血和汗水凝集而成的,是训练的基本依据。但是,由于“特殊十年”前的教材基本上被全盘否定,示范班的训练并没有正式权威的教材可依据。何其宗就依据老的教材和训练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山岳丛林地进攻中的战士》《山岳丛林地进攻中的步兵班》两本教案,并在训练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训练中,军首长和各级机关领导也非常重视。董占林军长,分管训练的刘子波副参谋长,作训处李凡处长,都亲临训练场指导。特别是董军长,从战士手里拿过来步枪,不管地上是泥是水就卧下去,亲自做示范,讲要领。
大理11军教导队,何其宗在训练中做刺杀示范动作
这样上下一心、共同摸索,形成了一套合乎实战的训练教案,对以后11军全体官兵的战术训练,都起到了引路、示范、奠基的作用。
作为参军已经九年的老兵,何其宗的个人素质和军事技术是很过硬的,特别是在分队以下战术上,更是潜心做过研究。他以前所在的130师是四野的劲旅,在分队战术上,不管是作战实践还是军事训练,都是有着优良传统的。例如,“进攻中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左右梯形、四组一队(突击组、火力组、爆破组、支援组编成突击队)、四快一慢(向敌前进快、抓住敌人攻击准备快、突破扩张战果快、追击退却之敌快,发起总攻要慢)、三猛(猛冲、猛打、猛追)战术”,都是被战争实践证明的卓有成效的优良战法,在一定时期对全军的作战和训练有着深刻影响,对何其宗的战术素养也起到奠基的作用,什么时候讲起来都如数家珍。
因此,在培训示范班的训练中,他不仅能以自己过硬的个人能力亲做示范,敢喊“看我的!照我的样子做”,还能把老部队优良的战术传统也融入训练动作中,如在练习进攻战术中采取“三三制”,以三人为一战斗小组,挑选战术动作好的做小组长,用倒三角的队形出击,避免人员集中造成过大伤亡;在练就冲击的200米硬功夫时融进“三猛”战术等,使老部队优良的战术传统在山岳丛林地作战训练中有了新的传承。
何其宗在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注意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遵循毛主席《矛盾论》里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军首长抓训练,抓干部是抓部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我要把一个普通建制班培训成一个能给军集训队做标杆的过硬示范班,也要抓主要矛盾”。
特别是在人员上,素质有高有低,水平参差不齐,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所有战士都共同提高,在示范表演中不出纰漏?就要抓住训练骨干,特别关键的是选准并培训好示范班班长。所以,在选择示范班时虽然何其宗反对拼凑尖子班,但却要求示范班的班长必须是部队训练的尖子。班长军事素质过硬、脑子灵活,就可以有力地带动全班的训练。
何其宗之所以选择94团9连5班,就是了解到5班班长张建昆是全团有名的训练尖子。训练中,何其宗紧紧抓住班长,再由他抓住副班长及几个战斗小组长,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后,张建昆对何参谋抓他的示范班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六月、七月、八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又正值雨季,无论是晴天烈日还是狂风暴雨,何参谋天天跟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最基本的战术动作一遍遍地教给我们。训练中,何参谋既是教员,又是战士,还是班长,对我要求特别严格,一个动作反复给我做示范,循循善诱,把练技术、练战术、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我和战士们对何参谋熟练的战术动作和精准的技术表现都由衷地敬佩。在何参谋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班圆满地完成了示范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在以后抓部队的训练中,何其宗又带出来好几个示范班,培养了多位示范班班长,如91团的张秦洞、93团的苟启成,他们后来都在部队的训练和作战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都在军队建设中有所建树。
何其宗(左一)与11军作训处战友合影(左三为处长李凡)
何其宗认为:“抓训练要和打仗一样,慈不掌兵,必须“严”字当头,不能有任何慈善心肠,不能有任何马虎意识。训练场上严厉,让战士们多流汗,战场上就会少流血。”
在训练“山岳丛林地进攻中的战士”时,何其宗对战士的每一个单兵动作都要求做到反复练习并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他还采取抓短板的方法训练傣族战士岩罕,开始带他在操场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而后带他到战术训练场结合实际地形练。只用三天时间,岩罕的战术动作就得到了很大提高,在集训队示范表演时,他熟练麻利的战术动作获得了一致好评。
何其宗还认为:“在训练中,‘严’字不是你态度多狠,声音多大,让战士越累越好,越苦越好,而是必须落实在具体细节上,具体指标上。”
为此,他在战术训练中把严格指标化,讲战术动作就像讲兵器的分解结合一样。例如,利用地形,他要求严格做到三个“方便”(便于观察、便于发扬火力、便于隐蔽身体)和三个“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占领、自下而上观察、自下而上出枪)。遵守这些指标就是正确,违背了就是错误。
对于每一个动作的要求,也十分细致,如在战术中如何综合运用技术训练的成果,一个简单的射击动作,他发现有的战士就是用手比画一下了事。他马上纠正,要求战士如同在战场真正面对敌人一样,必须认真地观察目标、测量距离、装定表尺、选定瞄准点。这样,每练一个动作,就有一个动作的实效,克服了战术训练摆形式、走过场、野外赛跑的毛病。这种一丝不苟的做法,就把从严训练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
何其宗认为:“战术训练,‘活’字是灵魂。大到兵团战役演练,小到单兵战术动作,归根结底是要练习大脑智慧,与敌斗智斗勇。”
训练场上,既要让战士们学会打牢战术基础动作,更要调动战士自身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战术练活。为达到让战士既练手脚又练头脑,既有勇又有谋的目的,何其宗摸索总结出战术训练要做到“三活”,即“教法活、情况活、动作活”。
训练中要处处都用情况诱导动作。“敌人”刚露头,马上射击;“敌人”一中断射击,立即前进;“敌人”火力密集,马上近迫作业,滚进、匍匐前进、跃进并用;“敌人”躲进堑壕里,就投弹、冲上去刺杀格斗。真像战场上一样,处处、时时、步步都同狡诈的“敌人”斗心窍、赛智慧、比勇敢。某个战士的动作错了,马上用情况诱导让战士自己纠正。使战士做每个动作,都知道怎样做才是合乎道理的,合乎要求的,怎样处置复杂情况,才能智高一筹斗败狡诈的敌人。这样练出来的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头脑清醒的兵,而不是只知道跟着命令动,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糊涂兵。
经过何其宗精心培训,94团9连5班在短时间内练成了一个过硬的示范班,在为军集训队做示范表演时,那标准的技、战术动作;班长果断灵活的指挥;战士们如小老虎似的勇敢、顽强的作风,无不给参训的官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军集训队的训练起到了标杆作用,得到了军首长的赞扬和肯定,并要求各部队都要以典型引路,抓训练“示范”标兵,开展各种军事竞赛活动,促进部队军事素质提高。
(待续)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