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2 20: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少华山森林公园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如《少华山森林公园之旅》。
2. 开头:开头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少华山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游玩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
3. 观察细节:在作文中,要注重观察少华山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细节,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4. 描述感受:在游览过程中,要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对美景的赞叹、对生态环境的感慨、对历史的思考等。
5. 结构安排:文章结构要清晰,一般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可以按照游览顺序或主题进行分段,使文章层次分明。
6.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色,表达情感。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保持文章的文雅和规范。
7.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对少华山森林公园的喜爱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实情感。
8. 思考升华: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将这些思考融入作文中,使文章更具深度。
9. 结尾总结: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自己对少华山森林公园的喜爱之情,并展望未来。
10.
(魏建录 秋飒 李贵平)
观景陕西少华山,不输四川九寨沟。5月13日上午,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的新媒体《秦岭天地》文友一行十五人走进少华山开展采风活动。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华州区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处于西安—兵马俑—西岳华山旅游黄金线上,西距西安80公里,东至华山30公里。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从公园前穿过,交通十分便捷。公园总面积6300公顷,森林覆盖率90%,由少华峰、潜龙寺、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五大景区组成。公园自然特色以“峰峻、石奇、水秀、林茂”为主,既有北方山水雄浑大气的特征,又有南方山水婉约灵秀的意韵,而且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季,翠柳报春,山花烂漫,彩蝶飞舞;夏季,郁郁葱葱,绿茵如盖,柳溪荫浓;秋季,满山红叶,五彩缤纷,如诗如画;冬季,松柏青翠,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总结起来有这么几句话:秋赏红叶,冬踏雪;春捉蝴蝶,夏避暑;一年好景季季有;少华不醉人自醉。
同时,少华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海经》、《水经注》等文献典籍多有记述,曾被唐宋皇帝御封为“佑顺侯”、“丰润侯”。杜甫、王昌龄、李端、杜牧、张乔、郑谷等唐代著名诗人曾来此游赏,并留下大量诗词文章。在《水浒传》、《隋唐演义》古典小说中,作者曾对其浓墨描写。潜龙寺、宁山寺向为陕东名刹古寺,千百年来香火不绝。道教宫观遗址星罗棋布,陈抟睡洞、华阳楼至今尚存。刘秀避难、王伯当屯兵、九纹龙聚义等民间传说脍炙人口。历史文化悠远璀璨,被誉为三秦胜境、万世灵山,是关中东部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座集山水观光、生态休闲、登山健身于一体的山岳峡谷型森林旅游风景区。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
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效益3亿余元。
与此同时,公园也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名山、陕西最美的山水风景区、陕西最美生态山水十景、陕西十佳旅游形象宣传口号、陕西优秀旅游建设项目奖、陕西游客满意单位、在“2012陕西旅游百强榜”评选中喜获“陕西十强旅游景区”,少华山红叶节被评为“2012十大旅游节庆活动”,在“魅力陕西”2012中国旅游总评榜中荣获“年度自然魅力景区”,渭南市旅游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渭南市示范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2011年11月21日的全国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森林公园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2012年全省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会议和全市A级景区创建培训会在少华山召开。
新时期、新征程、新目标,少华山公园目前正在全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完善功能上下功夫。努力向着陕西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关中特色旅游产业特区、国家森林旅游精品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迈进!
少华山景区,境内山峦叠嶂,沟壑错落,山崖险峻。高峰向下,池湖相连。数处瀑布,飞浪溅花。青松翠竹,野草野花,漫山碧透。这里云中觅古径,雾里听流声,登山不知途,幽径伴人生,是一个纯生态、纯天然,返璞归真避暑休闲、游览度假的自然风景区。
景区遵循石化艺术之风格,原野瀑布之风范,扬远古自然之风貌,创绿色生态之效果,集赏山、玩水爬山、住山、回归大山为一体。使游人既有领略石山奇观飞瀑流花之风采,又有远离喧嚣烦躁归静之情;既能饱尝大自然赐给人类之风趣,又能尽抒憩息之情操;尽享野风、野味、野趣,体验山情、民情、人情。
少华山景区,眼晴所及之处,美不胜收;足迹涉及之际,妙趣横生。文友们边欣赏,边赋诗,好生乐乎。
游少华山
薛宇春/文
秦岭天地采风行
少华山涧踏歌声
文友论剑情幽远
山民悠然如仙境
风景秀丽少华山
刘大伟/文
秦岭天地采风行,少华山中喜相逢,
风景秀丽少华山,奇石景观意不同。
小桥流水鸟花语,轻风微抚绿叶莺,
摇步斜影观瀑布,聆听山间鸟语鸣。
静思养性非凡间,心驰神往九天行,
游人如织来游玩,留下笑声在山中。
游少华山
(秦岭天地文友乐游少华山有感)
薛宇春/文
巍巍少华
四野苍苍
清风劲
醉意暖阳
绿水绕行
白云荡漾
游客如流水
谈笑一路
意悠长
芳草萋萋
幽幽陋堂
炊烟上
浊酒一壶
豪情万丈
文友论剑
少华逶迤
渭水泱泱
《秦岭天地》
文坛新秀江湖忙
编辑森林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猨鹤旧同羣。
诗句大意:
先来看首联:
少华山上的甘露寺,不知是由什么人,又在那一年是建造在悬崖绝壁之上的。这里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不过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建寺院,其难度可想而知,真的想象不出,古人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么一个地方?又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如何在如此险高的环境之下建成的?
远远地就能望到甘露寺的石门,高与天齐,经常有白云环绕于周边,若不仔细辨别,还以为是误入仙境呢。恰好有那么一条,由不知生长了多长时间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藤萝,沿着石壁攀援而上而自然形成“萝径”,通向石门,简直是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大自然的伟力所在。
很可能住在这里的僧人经常在上面“行走”的缘故,这条萝径与峭壁上的其他植明显与众不同,就像是在平地上自然踩出来的小路一样,显得异常坚固、结实。寺中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通过萝径,并由他们一点一点背上来的。很可能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而言,每天爬上爬下根本不是什么事,那感觉就是身轻如燕、来去自如,也非常淡定。不过,真正能够让这里远近闻名的,并不是因为有了甘露寺而吸引信众来此朝拜,而是这里的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自然景物,很可能这就是古人为什么选择这里建寺的原因,那就是来此倾听雨中的桧树和风中篁竹的声音。
每到雨季来临之时,前者就如同这里可以藏纳千军万马一样,杀声震天;而每到春季和冬季,在北方还是风沙肆虐之时,这里却是另外一番天地,风中摇曳的篁竹则显示出另外一种风韵,就如同少女弹奏出来的美妙音乐,让人流连忘返,心醉神迷。2022年7月11日 17:23接着看颔联:
到了每年的夏季,可能是雨水多的缘故,就会自然地多出一股水源,流往山下的山涧,使得这里的涧水常年不断流。
山上常有云雾环绕,再加之这条山涧很深的原因,倘是喝一口涧水,就感到浑身一阵冰凉、甘甜、爽口。特别是当你赶了一路,口干舌燥之时,就像是喝了口琼浆玉液,一路的疲惫顿时消失不见了,体力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心情也感觉特别的舒畅。可能正是这一原因,来此游玩的、朝拜的就经常能够看到有鹿群也来此饮水,而且不要以为动物没有什么情感,不是有那一句“万物皆有灵”吗?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啥?据那些游客讲,来此饮水的鹿,不仅只是满足于自己喝上这凉爽的涧水,也会发出我们人类不能听懂的声音,似在向同伴发出信号一样,也在呼唤着他们来此饮用。
其实不仅有鹿群来此,也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也经常来此纳凉饮水,就是寺里的僧人到了夏季,也是来山下取水,然后再顺着萝径,背到山上的寺里。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并未觉得有什么苦。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 20:56
自甘露寺建成以来,这里的香火逐渐旺盛起来了,每年都有很多信众来此,不惧路途艰辛,山高路远;但更有一些游客就是专程来此消暑的,在捐些钱物后,寺院给提供住食宿,每日清茶淡饭,就可安然、悠闲地度过难熬的酷暑。
当然了,能够拿出一些钱物的,绝大多数都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有身份、地位、富足的人士,或是混迹于官场中的。 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 21:24
我就是慕此盛名来此游玩的,“少华山”名字还是来自西岳“华山”,同华山一样,素有“小华山”之美誉的少华山,也是以“奇险”而闻名的。
单是攀援萝径就吓得我够呛,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也由此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那些轻松上下的僧人。可以说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爬上来,累的我是气喘吁吁,休息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恢复了些体力。
待得我站起身来,定睛细看,这才感觉恍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也瞬间明白古人为何选此造寺。就连寺里的僧人顺着寺外的楼梯上楼,就感觉像是在登天梯,云雾就在脚底下漂浮着,我也只能看到其上半身,在朝着楼上走动。也真正地让我体会了一番什么是“无限风光在险峰”。2022年7月13日 11:38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