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朝花夕拾五猖会读书笔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2 21:48

怎么写《朝花夕拾五猖会读书笔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朝花夕拾·五猖会》的读书笔记,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朝花夕拾·五猖会》这一篇散文的主题思想。这篇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鲁迅童年时期对五猖会的期待与失望,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 分析人物形象:在读书笔记中,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主人公鲁迅、父亲、老师等。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3. 描述情节: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五猖会》的主要情节,包括五猖会的盛况、鲁迅对五猖会的期待、父亲强迫鲁迅背书的情节等。
4. 比较阅读:可以将《朝花夕拾·五猖会》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如鲁迅的其他散文、小说等,以更全面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5. 分析语言特色:关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鲁迅独特的幽默、讽刺风格。
6. 探讨作品意义:从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历史背景等方面,探讨《朝花夕拾·五猖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7. 结合自身经历:在读书笔记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悟,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主要内容思维导图

暑期很多老师都会布置阅读名著的作业,《朝花夕拾》是七年级的必读名著,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是被收录在语文课本里,要求精读。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树图思维导图】模板中心内的《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内容概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猖会》

https://shutu.cn/preview/7577d8ca28d432fa21a980638635f61c.html

《阿长与<山海经>》

https://shutu.cn/preview/1e6cf756f80a44d29b50d09b1d3af840.html

《二十四孝图》

https://shutu.cn/template/ce257f3b85fe2533df9da35d32ae3b52.html

《狗猫鼠》

https://shutu.cn/template/e647566b5a1a686cc7106b76320d90c7.html

《无常》

https://shutu.cn/template/6634796f0bc68f8314b4bd11d90b41eb.html

《琐记》

https://shutu.cn/template/199cbbb4d11b7334cd4c2ca7b91cfec5.html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https://shutu.cn/template/aca6f31855bcf2c93f8ea5fcc164bf89.html

《范爱农》

https://shutu.cn/template/90a0b2358ab7fe54861b4c040291382b.html

《父亲的病》

https://shutu.cn/template/0f139018905acef057d647998925eadb.html

《藤野先生》

https://shutu.cn/template/67810380b2d50d427ca9be20cc85ed9a.html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作为中考名著必读的同时,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读的书籍!想要更多的读书笔记,欢迎进入【树图思维导图】搜索~

《朝花夕拾》|五猖会,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旧事重提》。“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全书共十篇,按思想内容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五猖会》《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封建教育的反感。

《五猖会》

五猖会是旧时南方乡村为五猖所作的迎神赛会活动。文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我在看五猖会前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父亲的性格特征:刻板、严格,但又有爱。令儿时的鲁迅感到压抑和痛苦,但同时也理解父亲,对父亲充满不舍和愧疚。


《琐记》

琐记通过对一件件小事的描写,不仅回顾了鲁迅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构成了清末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以小见大 ——小事情散发出大意味。

书中对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暗中使坏的衍太太。她让孩子们做危险的事、给“我”看不健康的书籍、教 “我”偷妈妈的首饰、四处散播流言等。

因对流言的厌恶,“我”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 “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通过对儿时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揭示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合理要求。

书中的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私塾老师,鲁迅对他充满敬意。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他性格特征: 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的孩子并不严加斥责。

书中相关情节:他知识渊博,但拒绝“怪哉”一类的问题;他有一条戒尺,却不常用来惩罚逃课的学生;他读书时总是很忘情投人。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大有学问#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