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大学生团员思想汇报》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3 00:15

精心挑选《大学生团员思想汇报》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大学生团员思想汇报写作注意事项
尊敬的团组织:
作为一名大学生团员,定期向团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是提升自我、接受监督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团员思想汇报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汇报目的
在撰写思想汇报之前,首先要明确汇报的目的。思想汇报的目的是让团组织了解团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团员提高思想觉悟,促进团员健康成长。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二、突出个人特点
思想汇报要突出个人特点,体现团员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思想认识:阐述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党的要求。
2. 学习态度: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如参加学术活动、科研竞赛等。
3. 生活作风: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团组织活动: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经历和体会,以及如何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注重逻辑结构
思想汇报要注重逻辑结构,使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1. 引言:简要介绍汇报背景和目的。
2. 正文:分几个部分阐述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3. 总结:概括全文,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

广泛持续兴起青年大学习的热潮——共青团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工作综述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

“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高度重视、亲身指导、亲切关怀,而其中强调最多的就是要求共青团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首要任务、第一位的要求。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进入新时代,共青团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注重把握青年成长发展新脉搏,紧紧围绕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创新发展,通过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相结合的学习体系,开展深入有效、内容新颖、贴近青年的学习活动,在广大青年中持续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努力使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心中扎根筑牢。

让“青年大学习”成为全团统一行动

晚上8点多,浙江湖州,上海航天局第806所湖州基地会议室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团委副书记刘开伟正在主持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这次学习的形式是党团知识微竞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共青团该怎样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团员们围坐在一起,提问、抢答、交流、分享……大家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一个充实而难忘的“学习之夜”。像这样的“青年大学习”场景在各地团组织中已成为常态。

政治组织就要有政治组织的样子。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是全体团干部和每一名团员的政治必修课。从团中央书记处到团的各级领导机关,从铁道民航到机关企业,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支部,全团上下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形成“一盘棋”抓“青年大学习”的格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专家授课、专题培训、学习讲堂、主题征文、线上答题……

“青年大学习”行动实施以来,各级团组织开展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累计超过230万场次,超过2.1亿人次青年直接参与。校园教室、车间厂房、青年之家、部队营房、网络空间……这些青年人的聚集地逐渐成为“青年大学习”的课堂。

与此同时,立足当前青年理论武装工作新特点,各地团组织充分结合实际,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手段,提升学习成效。团北京市委形成“全员培训、小组试讲、集体评课、示范展示、实地宣讲、梳理总结”的团干部宣讲“六步法”;团上海市委从领导机关做起,带头开展集中、系统、深入的分专题学习,推出41门宣讲课程,组织全市团干部在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常态化开设微团课;团吉林省委举办“百期万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在高校建立“青年大学习班”287个,成立“学习小组”3.4万余个;全国铁道团委结合新入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把“青年大学习”行动纳入岗位技能评比,历时100天、超过16万人次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行动已成为共青团为党育人最响亮的工作品牌。

打通理论武装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这场文化盛宴令我们耳目一新,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也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深秋的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一场“青年大学习”宣讲活动正热烈地进行着。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常务副馆长李盛荣同志以“用文化自信铸造强国梦”为题,为8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理论辅导课。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让现场气氛活跃、掌声阵阵……这是团重庆市委开展“青年大学习——新时代重庆青年成长讲堂”系列宣讲活动的生动场景,这项活动已在重庆开展140余场,深受青年认可和欢迎。

以小切口承载大内涵,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理论宣讲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让青年听得进、记得住、用得好,是共青团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进入新时代,共青团大力推动理论宣讲方式、手段和载体的创新,聚焦国家发展成就和青年成长实际,用面对面的讲解传递思想力量,用肩并肩的交流回应青年关切,用心贴心的阐释解答青年困惑,在情感上、心理上实现党的理论与青年的“无缝对接”,从而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思想引领力和精神塑造力。

传播党的声音,激发青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持续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圆梦中国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宣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团累计开展集中性宣讲活动32.8万余场次,上亿人次青年积极参与。从校园讲台到报告厅堂,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农家院落到社区广场……一支支理论宣讲团、故事分享团、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来到青年身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青年之间架起一座学习传播的“桥梁”。

让理论宣讲更具“青年味”和“时代味”,关键要有一支掌握在手、熟悉青年、能讲善讲的宣讲队伍。今年3月,团中央部署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在全团分级组建两万人规模的“青年讲师团”队伍,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上海青年讲师团、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温州新时代新青年讲习团、云南火塘夜校……各种形式的青年宣讲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党员干部、青年教师、典型榜样、媒体记者……在各级团组织的选拔、培养下,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善于面向青年传播党的理论的优秀宣讲员脱颖而出,成为指引和陪伴青年学习成长的好伙伴。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青年为本,不断探索创新,传统的宣讲手段就能焕发时代魅力、彰显青春活力。

搭建“青年大学习”网上课堂

2018年8月,一档名为“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的专栏在团中央微信平台正式上线,迅即引发青年纷纷关注参与。“没有生硬的灌输,也没有乏味的说教,呈现给我们的是‘团团’小哥哥、小姐姐鲜活生动的解读、活泼风趣的问答”。这个由团中央打造的网上学习活动,已累计推出4季31期团课,采用青年喜爱的“短视频+互动问答”的形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个月里,完成在线学习人数达3.12亿,课程浏览量超过7.58亿次,单期团课净学习人数超过1000万。这是共青团依托互联网开展青年理论武装的一次成功实践。

在当今这个青年几乎“无人不网”“无时不网”的时代,理论武装只有与互联网充分融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大力向互联网进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新媒体化,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产品,采取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手段,把党的声音通过网络“发送”到青年心中,努力搭建“青年大学习”的网上课堂。

从网络直播到话题讨论,从打卡学习小程序到答题对战H5,从VR全景呈现到AR互动体验,“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活动爆款频出、亮点纷呈。联合各大直播平台推出的“团团直播间”,理论专家、青年榜样共话新时代,在线观看量累计超过1.1亿人次;每周常态化播出的《共青团新闻联播》网络视频栏目,已成为吸引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学理论、铸信仰的重要载体;运用VR技术制作的《梁家河全景VR带你走近青年习近平》,让青年身临其境感受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7年知青岁月,总点击量达6600多万人次;由团中央运营的#青年大学习#、#我是团员#、#我和我的家乡#等话题活动,阅读量均过亿次……这些网络活动在青年中掀起了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的热潮。

适应网络时代“内容为王”的特点,共青团大力实施宣传思想“产品化”战略,把理论热点、形势政策、党史国史等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和再次创作,使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青年。由共青团推出的“青年大学习”系列文化产品,累计已达300余集,总网络浏览量数十亿次。《跟总书记学》《旗帜》《入团第一课》《青年网络公开课》《共青团公开课》《青听》……这些极具亲和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使理论学习既有思想、有深度、有品味,又有青年味、网络味,吸引青年纷纷学习分享。

在实践中学习,在历练中成长

盛夏的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迎来2018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第一期学员。在为期9天的学习实践活动中,14所高校的近200余名大学生把井冈山作为“青年大学习”的课堂。他们重温党的历史、寻访先烈后代、体验红军生活、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理论宣讲,丰富的实践生活让同学们把理论同实际充分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党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与责任。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育人一直是共青团这所“大学校”的独特优势。全团把组织广大青年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作为提升“青年大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积极为青年搭建规模化、正规化、常态化的实践载体,动员广大青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体现在现实生活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素养、在昂扬奋斗中锤炼本领、在拼搏奉献中实现价值。

——牢记“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的教诲,每年有超过500万名青年学子、一千余支重点实践团队奔赴基层一线、走进百姓之中,了解国情社情,开展实践调研。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

——聚焦“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从“创青春”到“挑战杯”,从“振兴杯”到“五小”,从“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到“中国青年创业奖”,共青团积极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行动,引导各领域青年在比学赶超中激发创业激情、点亮创新智慧、增强创优动力。

——领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共青团大力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3年行动,推动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3个10万”重点项目和扶志工作,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磨炼意志、锤炼本领、展现风采。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青团不断拓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内涵,推广绿色公开课、开展网络接力活动、创作公益文化产品,组织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发扬“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的品格,共青团广泛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力传播奉献互助精神。超过7000万名团员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一代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经受锻炼的大舞台。

……

伟大的思想指引青年,伟大的事业锻造青年。进入新时代的共青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高扬理想旗帜、高悬信念风帆,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做新时代好青年(思想纵横)

来源:人民日报

时代造就青年,奋斗成就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广阔的成长空间。广大青年应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不惧艰险、矢志奋斗,在新时代的宽广天地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诗篇。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时代树立崇高理想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内心深处扎根,一辈子持之以恒为之奋斗。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老一辈革命家从青年时期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并将其作为一生的信仰去追求,为之流血牺牲。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才能在青春的赛道上有定力、不迷惘,向着正确目标奋勇奔跑。培育千千万万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是党、国家、人民的殷切希望,是新征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广大青年要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守理想追求、坚定“四个自信”,从对百年党史、百年团史的学习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拼搏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科技攻关一线锐意创新……新时代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道出了当代青年勇挑民族复兴重任的果敢和决心。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景光明但路途艰险。广大青年唯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激荡起更强大的青春动能。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伟事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磨练、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前不久,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发布,他们之中有的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有的为乡村教育倾情奉献,有的在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摸爬滚打、建功立业。新时代青年要做到“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在经风雨中磨砺意志品质,在担险担难中磨砺本领才干,肯吃苦、能吃苦,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绽放。

一切美好蓝图都要靠实干来实现,一切远大目标都要靠奋斗来成就。永久奋斗是中国青年的好传统,当代青年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把永久奋斗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就一定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党和国家的希望寄予青年。广大青年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事业中,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激荡青春能动力和创造力,努力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4日 09 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