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03: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思想的议论文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确保文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主题应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 确立论点: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论点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有力地支撑文章的主题。
3. 结构清晰:议论文的结构应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问题,正文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4. 论证充分:在论述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论据应具有说服力,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5. 语言规范:议论文的语言应规范、准确、简洁。避免使用口语、俚语和模糊不清的表述。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论述客观:在论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要尊重事实,理性分析。
7. 展开论述:正文部分要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 分析问题: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背景。
b. 提出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
思响哥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目标和使命。新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主题词最能够深刻揭示和精准概括其本质特征?
复兴!对,新时代的主题词就是复兴!新时代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
为什么说“复兴”是新时代的主题词?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贾立政就新时代主题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思考及深刻剖析,思响哥推荐阅读。
关于新时代主题及其本质特征的思考
贾立政
人类历史的发展,犹如一条恢宏壮阔的长河,绵延不绝,奔流不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重大思想观点的提出,使这条长河出现重要节点,产生历史转折,形成一段段历史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个时代。时代主题和使命任务的不同,是一个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的重要标志,而更根本的是时代主题所内含的本质的不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新的历史交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身处这一新的伟大时代,亲身经历和感受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准确揭示新时代的主题及其本质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时代主题是时代基本特征、本质规律的集中呈现
一个国家某一时代的主题,是该国在那一特定历史时期基本国情、人民愿望、主流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使时代所呈现的基本态势、鲜明特征。一个国家的时代主题,又是比其更大的整个世界的时代主题的一部分,与世界时代主题相互影响和呼应。要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首先必须顺应时代大势,把握时代主题,抓住时代根本,揭示其本质特征。
时代主题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时代主题进行标定、命名和深入研究,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认知过程。人们只有认识其特征,揭示其本质,才能感知其存在。也只有在认识特征、揭示本质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这个时代的发展规律,领时代风气之先。
因此,对一个时代的主题进行标定、命名,不是随便给一个时代取个名字,或从主观上提出一个关键词等。时代主题是对时代基本特征、本质规律的集中呈现、深刻揭示,代表的是我们对时代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对人民共同追求的感知能力,以及对时代最强音的回应。在人的认识与时代主题达到同频共振时,将产生强大的时代共鸣,形成推动时代发展的磅礴伟力。
九十八年来,对每个历史阶段的主题及其本质特征,我们党都有精准概括、深刻揭示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建,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我们党成立九十八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上述四个清晰的历史发展阶段。前三个历史阶段我们已经走过,第四个阶段即新时代已经展开,正行进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
九十八年来,对每个历史阶段的主题及其本质特征,我们党都有精准概括、深刻揭示。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新中国成立,历经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是其时代主题;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党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是其时代主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是其时代主题。
在每个历史阶段,明确这一时代的主题词,是我们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领导人民开展伟大社会革命的核心要务和重大议题,有利于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聚焦时代主题,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有利于让这一时代的使命任务与目标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遵从,内化为清晰的思想认识,外化为明确的行动方向;有利于表明我们党的雄心壮志、历史担当,以及对时代发展大势、基本规律的总体研判。主题词是时代主旋律,体现了这个时代对我们党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鲜明主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归纳命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一个鲜明的主题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三大阶段,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显著特征。革命、建设和改革,既是我们党奋斗征程中的里程碑,也是我们党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方法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今后,革命、建设、改革仍将一以贯之,但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已不同于以往,社会主要矛盾有别于以往,新的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时代的特征、内涵也已在量的充分积累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
时代发展孕育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新的实践。继革命、建设、改革之后,对于新时代的主题词及其本质特征,我们党同样应作出深刻揭示和精准概括,通过主题词的有力宣示和思想力量,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更好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指引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明确斗争方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向新的胜利奋勇前进。
复兴是新时代的主题词,新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新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主题词最能够深刻揭示和精准概括其本质特征?
复兴!新时代的主题词就是复兴!新时代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
复兴并不是新词,为复兴而奋斗并非始自今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
为什么说“复兴”是新时代的主题词?
• 第一,“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此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高擎“复兴”战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动员和号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袖。在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谋求复兴、不懈奋斗的基础上,复兴的内涵、程度和要求已经发生质的飞跃,我们今天的时代就是要真正实现复兴、完成复兴使命的时代。
• 第二,“复兴”是新时代中国毋庸置疑的最强音。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参与国际上的各种事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
新起点带来新使命,新形势带来新要求。“复兴”是人心所向,是当今时代最具号召力、最有感染力、最能深入人心,也最能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时代概念和时代主题。透彻理解“复兴”这一新时代主题,唱响时代最强音,将有利于更好推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有利于更好激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巨大热情。
• 第三,“复兴”是新时代的本质特征。谋求民族复兴,贯穿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期望程度不同、所达程度不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渴望复兴,但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只能望“洋”兴叹。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站起来、富起来一次又一次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强大的政治制度前提和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正阔步前行在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也更加渴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主题,任何其他概念都无法像“复兴”一样揭示当今时代最深刻的本质特征。
综上,“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的主题,我们今天的时代就是要实现复兴的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领袖之志在此,全党之志在此,人民心愿在此,新时代的主题词也理所当然要落在此。
当前,新中国刚刚度过70周年华诞,我们党即将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在这一重大而关键的历史时刻,继革命、建设、改革之后,进一步明确“复兴”这一新时代的主题词,必将进一步揭示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我们党今天的历史方位、使命任务,进一步推动新思想丰富发展、落地生根,进一步凝聚9000多万党员、近14亿人民上下同心、谋求发展、攻坚克难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最强音,激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伟力。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10月中
新媒体编辑 | 刘一霖
原文责编 | 王妍卓
原文美编 | 李祥峰
入冬以后,突然对“火”字有了别样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天太冷了,也可能是因为那个结束工作的夜晚太黑。一瞬间,觉得如果可以化作一团火,畅快地燃烧,噼里啪啦地,既可以照亮夜的路,还有可能温暖到某个衣裳单薄的人,挺好的。
古诗里有很多关于“火”的句子,比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比如“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再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等。这样的“火”,都会让人心头一暖。假如说,“成长”是既有颜色、光亮,又有温度和能量的事物,“火”应该是其中一种。
不同的年龄,对“成长”一词的感受不同。十三四岁时,开始喜欢既有棱角又有规矩的瘦金体,是成长;十五岁时,意识到古时候的男子在这个年纪就要褪去稚气,肩负起责任,是成长;十六七岁时,发觉试图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不辜负期望,是成长;现在,坚持自己想做的,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对于我来说,又是一种成长。
去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泥塑。泥塑的快乐在于那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心里有什么想法,手上就有什么形状。随心而行,遇见什么就是什么。
我知道“随心所欲”不等于“随意妄为”,更有“不逾矩”。记得木心先生曾经在《文学回忆录》里,提醒过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他说:“少年人一定要好的长辈指导。光是游历,没有用的。少年人大多心猿意马,华而不实,忽而兴奋,忽而消沉。我从十四岁到廿岁出头,稀里糊涂,干的件件都是傻事。现在回忆(起来),好机会错过了,没错过的也被自己浪费了。”
是少年人,都喜欢冒险,做傻事,我也喜欢。可能是因为从小都在接受艺术训练的缘故,还是会在潜意识里觉得,一切称得上美妙的冒险,都需要深深的自律。自律,一方面是为了不让自己失望;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自律、自觉,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和自在。这就像学习舞蹈和音乐,没有循规蹈矩的日积月累,就不可能有豁然开朗的创造和创作。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人的长大和一棵树的长大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都需要时间和耐心,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长大;我们还要尽可能敞开自己,吸纳阳光、空气、水和土壤里的养分;我们更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狂风、大雨、暴雪,然后懂得世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受点挫折才算正常;我们也一定会遇见许多温柔的小鸟和美丽的夏季,因为生命本就是璀璨的、明媚的、温柔的……
如果可以,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对世界,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坦诚一点,再坦诚一点;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当然,也可以顽皮一点,再顽皮一点。
因为,我想和你一起拥有——更可爱、更生机勃勃的世界。
人民日报 X 为你读诗
联合制作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