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18: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国文房四宝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你对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看法和感受。是赞美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还是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承有所感悟?
2. "了解文房四宝":在写作之前,要对文房四宝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它们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使用方法等。这样可以使你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可以按照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来组织。
- "引言":简要介绍文房四宝,点明你的观点或感受。 - "正文":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文房四宝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文房四宝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 文房四宝的传承与创新 - 个人对文房四宝的喜爱和感悟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观点或感受,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展望。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5. "观点独特":在表达观点时,尽量做到独特,不要人云亦云
最近因为疫情被封锁在家里,也正好有机会静下心来看纪录片,今天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叫作《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是2016年上映,共分为6集, 顾名思义,这部纪录片介绍的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
如果你想简单了解“笔墨纸砚”,那么只要看第一集就可以了,可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不仅要剖析现状,还要追溯历史,更要发现问题,提出展望,所以请看完全集!
我之所以推荐这部纪录片,是因为在细节处,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摄制组的用心。
比方说:这部纪录片全程使用4K摄影技术,除了常规摄影,还采取了许多特殊视角,微距、水下、航拍。
又比如:全片累计拍摄456天,辗转近20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甚至远赴日本、韩国和意大利,获得了54TB的珍贵素材。
再比如:走访了近60位现实人物的纪实拍摄和近30位历史人物的再现拍摄,还有精美的动画效果,把书写在纸上的书画作品,跃然于屏幕纸上。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可谓是中国文房四宝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品名,那你知道为什么它们出类拔萃的原因在于哪里?
第一集《博采》就是从选料开始介绍,制作一支高品质的毛笔,该如何选毛的原料、制作工艺、分类等等。除了从工坊的角度展开,同时,还从书法家的角度告诉观众,一支好笔对创作的影响。我虽然看不懂,但我表示大受震撼。
文房四宝发展至今2000余年,经历了一个个幸运的时机,遇到发展进化之路、造化之门。
制笔世家的张文年采集老鼠的胡子为了复制一支鼠须笔煞费苦心,因为相传被历代书法大家所模仿的王羲之经典之作《兰亭集序》,就是用鼠须笔完成,于是时空在此交错,故事就此展开。
传统工艺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既要有工匠精神,更要将技艺代代相传。
视频中记录了一方重达7吨、直径2.1米的龙腾盛世巨砚的制作过程,以及突破吉尼斯纪录的三丈三宣纸,让观众讶异于笔墨纸砚的视觉奇观。
笔墨纸砚,除了书写作画之外还能做什么?
笔可以用来做化妆刷,纸可以用来服装,墨居然还能入药!
这是思路打开的一集,传统+科技,引爆无限可能!
文房四宝在海外的传播,比如中国的造纸术在唐朝随着阿拉伯帝国东进的道路,远播欧洲,到如今意大利小镇法布里亚诺产的造币纸,承担着印制欧元的工作。
还有新疆和田的桑皮纸,在2002年时被一位美国记者介绍到美国的民俗节后,引起全场的惊呼。
我们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海外授课,还海外的书法爱好者到国内学习。这就是最强悍的文化输出了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集,记录的是最平凡的小人物。
在中国很多地方保留了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但大多后继无人。中科大做了一项“中国手工纸调查工程”,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完成调查。
在拍摄期间完成了云南卷的编制每张纸都是一个独立单元,并有一张整张纸样!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如今已有10卷的珍藏版,但是45000一套的价格直接把我劝退了。
这集还介绍了一位运用古法修复古画的书画修复师,在价值连城的古画上用火烧铅,绝了!
千万别觉得我说得多了在剧透,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很丰富,更多的内容需要大家自己去观赏。
在我看片的时候,挺感动的,除了一些艺术家,工艺师之外,很多都是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但他们都在坚持着传承着中国的文化,甚至有些因为与商业社会脱节,还忍受着贫穷。
浮躁的时候,需要这样一部让人静心的纪录片,告诉我们世间还有美好,人间还是值得!
李白,是谈及中国文化、中国诗人绕不过去的人物。
但你知道他死在何处吗?安徽宣城,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乡”。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李白。他可以是天才诗仙,是狂傲的酒徒,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是纵情山水的旅人。但在文化节目《斯文江南》中,李白不止于此。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青年李白最狂傲的诗《上李邕》,耳熟能详。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是李白人生的最后一首歌《临路歌》,少有人知,却是《李太白全集》的开卷第一篇。
青年李白肆意、浪漫,老年李白失意、平凡。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大鹏梦。
2月17日晚,东方卫视播出了最新期的文化节目《斯文江南》。四位演艺名家:印小天、沈保平、严屹宽、郑云龙分别演读宣城文化英雄:李白、谢朓、杜牧和文天祥,与主持人曹可凡和文化学者黄晓丹、郦波,共同讲述了诗路宣城。
《斯文江南》是东方卫视首档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有三大关键词:斯文、江南、围谈。
江南是个地理概念,但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心灵源乡。而“斯文江南”的“斯文”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也是指斯地文明,这里的文脉、这里的文魂,这些江南文化先贤的文辞之美、精神密码、生命美学。《斯文江南》通过演读先贤名士过去写下的诗篇文字,将不同年代的历史人物“穿越时空”无缝串接,并结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进行再度解读、围谈。
当青年李白遇上老年李白:嫁人不要嫁李白
演过李白的人很多,但这是印小天的第一次,他直言压力很大。
“大家印象中的李白是爱喝酒的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狂歌度日的李白。但通过这次演读,我发现他是双面李白。你看他写给孩子的‘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李白想象孩子见到自己会泪如泉涌,我读到这里也情不自禁的眼眶湿润了。”
令人欣喜的是,节目选取的李白篇目也有一些不那么令人熟知的文字。而恰恰是这些文字,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接地气的李白。“李白也有普通人生活的尴尬一面”,文化嘉宾郦波笑着说道,“你看《南陵别儿童入京》,我们都知道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很有名吧?但前一句是什么?他骂老婆的,叫‘会稽愚妇轻买臣’。他把老婆比作马前泼水朱买臣的老婆,平时你不赏识我、觉得我没用,现在皇帝请我去了,怎么样?你没眼力见。”
李白的第一段婚姻是入赘,他的两个孙女后来嫁给当地的农民,并且拒绝了地方官再择的亲事,拒绝嫁给士大夫家。
为什么要在宣城讲李白?文化嘉宾黄晓丹给出了答案:宣城时期的李白身上有特别多普通人的东西。“李白是42岁的时候来到宣城南陵,很快他就被玄宗召到京城,有大家很熟悉的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的故事,但他的孩子就在宣城请人照看。包括这次演读的《秋浦寄内》,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后写给第二任妻子宗夫人的诗信。其中,你会看到很普通人的李白——我需要我的妻子,我需要她来帮助我。”
当李白遇上偶像谢朓:宣城自古诗人地
主持人曹可凡发现这次节目的演读人,只有一位没有演过李白——严屹宽。但严屹宽却说,“我没有演过李白,但我见过活的李白。”这是怎么回事?源于一个他的偶像故事。
“我在16岁上艺校的时候,濮存昕老师给我们上过一堂表演启蒙课。他在台上表演了一段话剧《李白》的独白,他一个人,把讲台推开,直接躺在地上,那种带着醉意的表演。其实对于我了解表演、学习表演,濮存昕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和影响。”
谪仙李白有偶像吗?当然,他的偶像就是写红了宣城敬亭山的谢朓。李白是无缘见过谢朓了,但在《斯文江南》的现场,印小天与沈保平的“跨时空对话”,帮李白完成了心愿:“叨扰谢公了。登临此地,纵然是青山常在,暮色不改,却已是人去楼空。往昔不再,岁月难留啊。幸而有谢公诗作。虽然相隔数百年,风期宛如昨,诗兴亦如昨!”“正是,正是!诗兴怎可为俗事所拘!”
我们印象中的谢朓,只藏在李白的诗名“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里,但其实他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我觉得李白喜欢谢朓的原因之一,就是谢朓清贵的身世和他的名士气,这是李白非常羡慕的”,黄晓丹解释说,“谢朓本身就是江南名士文化的一部分。你看他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非常受唐人喜欢。为什么?他写的比较不像齐梁诗歌,而更像唐诗,更加有音乐之美。他创造的这种诗歌体叫永明体,成为后来唐代律诗、绝句的源头。”
“中国文人的宣城情结就源于谢朓,无论是李白、韩愈、白居易,还是杜牧,都曾经流连于此,流连于宣城的山水,可以说那里的山水滋养了过往的文人墨客,斯地、斯人共同传承了江南文脉。”曹可凡总结道。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更多双面李白、敬亭山水尽在由东方卫视、南瓜视业联合打造的《斯文江南》。每周四晚22:00在东方卫视播出,一起聆听文辞之美,解锁生命美学之灿烂。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