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06: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爱护眼睛的广告词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目标受众: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了解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2. 核心信息:突出爱护眼睛的重要性,强调眼睛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等。
3. 语言风格: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可以采用轻松幽默、温馨感人、科普知识等多种风格。
4.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5. 朗朗上口:尽量使用押韵、节奏感强的词语,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6. 画面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广告词的画面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7. 互动性:鼓励读者参与,如提出问题、发起讨论等,提高广告词的传播效果。
8. 营销策略:结合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如优惠活动、限时抢购等,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9. 法律法规:确保广告词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性信息。
10. 重复性:在广告词中适当重复关键信息,提高记忆度,如“爱护眼睛,从现在开始”。
以下是一篇关于爱护眼睛的广告词作文示例:
【爱护眼睛,点亮生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这是一段眼镜的广告词,多么含蓄,给人遐想。眼睛不仅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取景器”,还是透视身体健康的窗口,很多问题都能通过眼睛反映出。你知道可知道习近平怎么讲爱护“眼睛”,且听“学习大军”分解。
1991年2月21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1990年度市“双文明”的表彰大会,授予洪山乡等20个“双文明”标兵,100个“双文明”先进集体,105个“双文明”先进个人。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依靠全党的团结,各级都要搞好党内外、军民军政、干群的团结,象爱护眼睛那样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团结出战斗力,才有了管鲍之交、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刘少奇在《党内团结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执行》中指出:“党内团结,除开中央内部及全党对中央的团结之外,还有党的上下级组织的团结,新老党员及新老干部的团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内部的团结,党员同志间的互相团结及党所指挥的武装部队的团结等。”那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下级对上级的服从的组织原则。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抗日战争战场上,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外侮,团结一致,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扞卫了祖国的尊严,获得民族的独立。在和平时期,凝心聚力,同舟共济,致力于经济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取得长足发展。
“一个好汉,三个帮”。早在1990年7月24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双拥共建”工作会议暨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人民解放军保卫海防和维护社会治安,就没有安定稳定的社会局面;没有人民解放军的参加和支持,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正如1991年1月习近平的诗作《军民情•七律》写的那样,“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爱我人民爱我军,心心相印,鱼水情深。部队在保一方安宁,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筑成百姓最值得信赖的钢铁长城;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高度军民融合项目,鼓山隧道、福厦路拓宽、机场扩建、水口电站、福建炼油厂等众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的完成,都离不开军民同心协力的通力合作。
艾思奇说过:“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习近平与民亲,与军密,保持和发扬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的活动开展,他以身作则,坚持市县大接访,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民情,倾听基层民众的呼声;他接地气,与群众拉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心灵隔阂;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勇于接受群众批评,及时改进各项工作;他真情关爱群众,把群众当家人看,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办,更注重服务引导,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练就“习式”的火眼金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像“习近平式”的那样保护“眼睛”,尊重群众,爱护群众,爱惜群众,依靠群众,中国的现代化就会早日实现!
作者:学习大军
2016年6月1日
标语,作为动员群众的重要载体,本应起到凝聚共识、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然而,近段时间以来,部分地方一些标语错字频出,一些宣传手册更是出现低级错误。基层标语乱象为何频频出现?
来源:网络
部分地方近期频现奇葩标语等乱象
近期不少地方的基层标语内容频现错别字、内容生硬、胡乱嫁接等乱象。
“扫黑除恶,害人害己!”“坚决打击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人民群众的什么财产安全”“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没好”……这段时间,多地均出现了标语中的错别字问题,不仅对推动工作没有益处,反而起了副作用。
有基层干部说,虽然错别字、病句、断句不当是当前“问题标语”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一些地方标语内容过于生硬、强势,也容易让老百姓反感。“秸秆禁烧、整治毒品都是好政策,但是有些地方却直接贴出‘一人点火,全家坐牢’‘种植罂粟,抓人罚款’等标语,太粗暴,且不规范,老百姓看了也很不舒服。”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诅咒式标语”。“不要屁股脸的人,办不要脸的酒;不知耻的人去帮忙,不要脸的人去吃酒”“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人畜不分居又无子孙又无妻”……这些诅咒式的标语在群众中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盲目抄袭、胡乱嫁接同样会闹出笑话。近日,某镇在扫黑除恶宣传册中,将医生列为中国十大黑心企业之首,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当地党委政府发布通报称,宣传资料照抄不当内容,镇相关负责人未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职责。
前段时间,一街道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展板中,将“失独家庭人员、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引发网民一片吐槽。而闹剧的原因也是打印社直接在网络下载与宣传主题严重不符的资料图片,社区负责人没有进行审核把关。
标语问题频发折射基层作风不实
频现的奇葩标语和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手册,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是否正如各地事后调查所言,主要是广告公司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地基层工作人员,详细调研了基层标语制作流程与基层工作负担,剖析问题标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某村村主任介绍,标语的制作,村里一般是结合上级给的模板,然后自行在网上找寻一些资料,设计出标语内容。确定标语内容后,再找广告公司进行制作,拿回成品后,细心的人会仔细检查,有问题就能及时发现,而不负责任的人,往树上、墙上一挂,拍张照片,转身就走。
某乡镇工作人员说,村里的标语和横幅,大部分是镇一级下发,镇里会把关,但有时村里或者其他部门也会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制作一些标语横幅。“这些自行制作的标语横幅,存在审核盲区,有时就会出现问题。”
“出现的奇葩标语问题,表面上看是广告公司工作失误所致,但背后主要责任在于标语制作委托方。”一位驻村第一书记说,这是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不走心的表现,只是单纯把挂标语作为一项任务敷衍应付,没有提升到推动工作、塑造政府形象的高度。
不少基层干部也反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基层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精细化审核。为了突击应付,有的部门直接让打印店根据某个主题到网上搜标语,制成后进行悬挂。
“任务太重了,各个部门都要,忙不过来。”一名基层宣传工作人员说,比如读书月,县里要求每个村至少悬挂两条标语,我们镇就要悬挂40多条标语。还有征兵、法制宣传日、秸秆焚烧等都需要悬挂标语,标语任务太多了,造成该镇交通要道两旁的电线杆上缠满了挂标语留下的铁丝,有些地方甚至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一样。
之所以出现一些奇葩标语,也与各单位对工作的理解程度有关。“很多工作存在交叉性,得有一个牵头部门,不能各部门自行开展,因为有些部门理解不准确,就会出问题。”
一位乡镇政法工作人员介绍,例如扫黑除恶工作,县里开会布置工作,各相关单位都要求参加,比如教育局局长,开完会后,落实扫黑除恶的工作只能在学校里进行,工作任务层层传导,对扫黑除恶的理解就容易层层失真,也就出现了“坚持打早打小,将黑恶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标语被挂在幼儿园门口的笑话。
此外,大水漫灌式、缺乏分类的标语悬挂也容易带来问题。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吕德文认为,现在基层动员环境跟以往不一样,社会异质化程度比较高,比如政府让某单位配合一个工作,该单位如果觉得这项任务和自身联系紧密,就会很重视,做标语也就会很认真。但是,也有很多单位觉得这项工作跟他们关系不大,上面任务又得配合,就会敷衍。一些部门还会在配合扫黑除恶等工作中,生硬嫁接自己部门平时的工作,有时候也容易出现问题标语。
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考核机制。很多动员工作虽然是面向群众,服务中心工作,但也有出发点是为完成考核任务的一种形式主义。“做很多展板,可能就是为迎接上级一次检查,有时领导没来,还白白浪费。”吕德文说。
当然,对一些地方的标语,也不能简单否定,要分析其背后的语境。吕德文说,“基层自治和行政管辖是两码事,乡村这一层级,主要做的是群众工作。有些移风易俗的标语,虽然外人不理解,但在当地却行之有效。”
基层标语呼唤减负和走心
一个好的政策,通过标语动员,可以形成社会共识,提高社会公众认可度,但一旦出现错误标语,就会损害政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最终会损害政府的形象。
“这些错误标语,对政府形象最大的损害就是容易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一方面,给一些人提供调侃恶搞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错别字也容易让群众对政策产生误解。”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
为了让标语、宣传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部分基层干部及专家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做法,加强基层工作作风建设,同时创新基层动员的语言表达方式。
庄德水说,基层标语错误频现,正是部分基层干部不走心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和作风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建设。
某乡镇文化站站长告诉记者,当前几乎所有工作都要求制作标语、宣传册,工作量太大,基层疲于应付,难免出现敷衍和各类问题标语,建议上级部门减少对标语动员的痕迹考核,同时加强对各类标语、宣传册内容的指导,严把内容、印刷与审核校对关。
此外,基层动员也要注重效率。吕德文认为,一是要分类动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单位对不同工作的利害关系、注意力分配有差异,要对相关性高的单位重点宣传,不能“大水漫灌”,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敷衍标语和问题标语的出现。二是动员要与社会时代进步相匹配。在保证政策准确性的同时,要尽可能用适合时代特点、老百姓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标语动员。三是避免所有工作都依靠标语动员,有些工作通过行政和法律程序完全就能完成,没必要增加基层负担。
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探索。广东南雄市(县级市)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全市重要性的工作,例如扫黑除恶,当地一般是全市范围内统一进行宣传,宣传部门根据上级提供的主题和标语,选择一些适合作为标语的内容后,下发到市里各单位和各乡镇,各个单位再从这些标语里进行选择,将本单位选择的标语和最终挂出来的标语,上报给有关部门把关。此外,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南雄市探索将市财政资金支付的公益广告,交由融媒体中心下属的文化传媒公司制作,融媒体中心审核把关,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作用。这样可以规范现在各单位自行寻找广告公司的做法,避免在广告公司制作环节出现问题。
辛识平:“问题标语”折射出什么问题
“保护人民群众的什么财产安全”“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没好”……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奇葩、雷人标语很是“辣眼睛”,“问题标语”折射的工作作风问题不容忽视。
标语大多字数有限,寥寥数语还错误频出,确实说不过去。标语出问题,常常因为工作中的“虚火”“燥气”太盛。一些地方和单位作风漂浮,直接把标语制作任务“全权委托”给印务公司,事前不管、事后不审,当起了“甩手掌柜”。不负责、不把关的“大撒把”之下,标语的质量关很容易失守。于是乎,错字、病句、雷语堂而皇之刷上墙。如此浮皮潦草地应付差事,不出问题才怪!
标语是一种宣传手段,目的在于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告诉群众,起到宣传、发动群众的作用。标语虽小,作用不小。精心制作、朗朗上口的标语,可以起到推动实际工作作用。标语不在多,贵在精到管用。随着时代发展,标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用好新的传播手段,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接地气、聚人心。
标语是一面镜子,照出干部态度,也照见工作作风。制作标语要“过手”更要“走心”,让“大义”寓于生动活泼的“微言”之中,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道风景。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雄鹰、陆华东)、新华社(作者:辛识平)、半月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