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11:15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旅游后讲话,言传心意的关键事项
正文:
旅游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与人分享美好回忆的机会。在旅游结束后,进行一次简短的讲话,不仅能够分享你的旅行体验,还能增进与同行者的感情。以下是一些在旅游后讲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确定讲话主题 在讲话前,首先要明确你的主题,是分享旅行中的趣事、感悟还是对旅途的总结。明确主题有助于你组织语言,使讲话更有条理。
2. 简洁明了 讲话时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你的观点和感受,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适时适度 根据听众的喜好和场合,适时适度地进行讲话。如果是在团队活动中,可以适当放慢节奏,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互动;如果是在正式场合,则应保持庄重和严谨。
4. 情感真挚 讲话时,要真情流露,让听众感受到你的情感。可以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5. 引人入胜 在讲话中,可以穿插一些旅行中的趣事、见闻和感悟,使听众产生共鸣。同时,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使讲话更具吸引力。
6. 避免负面情绪 在分享旅行经历时,尽量避免提及负面情绪,如抱怨、不满等。这可能会影响听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彩云之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追寻云南边疆各民族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足迹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指示要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深入人心。从巍峨的高黎贡山到神秘的阿佤山,处处流传着边疆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从气势壮观的怒江到浪涛奔腾的澜沧江,无不流淌着各民族兄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誓言。
誓词碑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这是70年前铭刻在云南宁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碑文,历经风雨沧桑,碑文依然清晰可辨。
1951年元旦,普洱兄弟民族代表大会在宁洱隆重举行镖牛盟誓仪式,党政军和各民族48位代表在民族团结誓词下面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汉文签上自己的名字。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取得胜利的重要物证,是云南各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的自觉实践。”云南民族大学博士后、云南行政学院讲师马喜梅说。
宁洱县民族团结研究所工作人员苏梅告诉记者,近几年每年约有10万人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参观,誓词碑已成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已编排花灯歌舞剧《盟誓》,正在拍摄电影《誓言》,还将编写誓词碑科普读本,讲好誓词碑的传奇故事。
记者来到茶叶飘香的宁洱县谦岗村,这是方有富的故乡。70年前,年仅21岁的方有富作为哈尼族代表在誓词碑上签字。此后60多年,方有富常在火塘边向哈尼族乡亲们讲述誓词碑和民族团结的故事,他家的火塘成了远近闻名的“火塘夜校”。几年前,年近90的方有富还在火塘边宣传脱贫政策。他带领乡亲们建新房、建电站、修公路、种茶园,摘掉了穷帽。如今家乡巨变,斯人已逝。
“小时候,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希望我们各个民族团结起来,一起把日子过好!父亲去世后,我接过接力棒,继续承担起誓词碑义务讲解员的工作。”方有富的儿子方财兵对记者说。
普洱市年满百岁的傣族老人刀正昌已经光荣在党66年,曾随团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国庆观礼,还曾亲眼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离休后,他走村串寨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把老照片捐到博物馆:“这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留念照片,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留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刀正昌用亲身经历为年轻党员讲党课,为学生们讲党史。
遗址碑见证卫国戍边精神
“我的祖先为了保护国土、保护家园、保护资源,头可断,血可流,绝不让侵略者破坏我们的家园!”抗英后人、滇西南沧源县班洪村老支书胡德学在班洪抗英遗址碑前对记者说。
1934年,英军侵入班洪、班老阿佤山区,佤族部落头人在班洪镖牛盟誓,与西南民众义勇军共同抗击英军,88位佤族儿女牺牲在战场,30名义勇军壮士血洒佤山……
今天,在毗邻中缅边境的沧源县班老乡下班老村,巍然耸立着一座班老回归纪念碑,纪念碑基座刻写着保卫国等佤族头人在20世纪50年代写给党中央的信。“这封信说,班老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班老人自古都是中国人,班老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请毛主席派大军来保护我们!”班老乡佤族乡长鲍永华哽咽着说。
班老佤族群众至今还在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班老乡班搞村佤族村民、外事界务员肖中华告诉记者,班老乡5个界务员守7个界碑,他当界务员25年,负责巡逻159界碑到160界碑的边境线,有15.8公里。“巡逻一遍要走两天,有的山上还有狼,村里的护林员常和我一起去巡逻,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守卫国土,今天我们也应该守好边境!”
肖中华的家在班搞村委会垌那海村小组,地处南滚河边,距159号界碑仅100米。班搞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强讲述了垌那海村小组的由来:过去偏僻的159号界碑附近没有村寨,常有境外人员越境种地,为了守住界桩和国土,政府从1990年开始搬迁佤族村民到那里,从3户发展到现在的33户,还派医疗队来消灭了疟疾,修好了路,村民们种橡胶、养佤鸡,安居乐业。
“30多年来垌那海村群众坚持守边护边,前年全村人都脱了贫,在我们佤山,真正体现了边疆人民心向党,党的光辉照边疆。”王强感慨。
“我们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把班洪打造成为全省知名的红色教育典型样板,弘扬班洪抗英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班洪乡党委副书记罗羚友说。
“在不断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意识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深入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心中,就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从自在的群体逐步变成自觉的群体。”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郭家骥说。
纪念碑铭刻边疆人民向党心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澜沧江渡口,屹立着5米高的渡澜沧江作战纪念碑。在距渡口10余里的傣族村寨曼团,还有一座曼团联席会议纪念碑。
1950年2月,南下解放军和滇桂黔边纵队追击国民党残部,进入西双版纳。傣族召景哈召存信请求解放军过江解放西双版纳,召存信还组建傣族船工队,募集木船竹筏,帮助解放军抢渡澜沧江,西双版纳全境很快得到解放,留在了祖国的怀抱。
“当年我的曾祖父为解放军运送伤员,现在我每天为游客们讲述纪念碑和解放西双版纳的故事。”曼团村青年讲解员玉光香说。如今曼团村早已脱贫,西双版纳也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澜沧江边的景洪告庄成为人声鼎沸的不夜城。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城,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傣历新年泼水节,还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各族人民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今天景洪市曼听公园内塑有周总理洒水铜像。在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还屹立着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和中缅两国总理会晤碑,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和学生络绎不绝。
“西双版纳各族儿女对周总理有深厚感情,这是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典范!”西双版纳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严芬说。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家国情怀
一座座饱经沧桑的英雄纪念碑,彰显着边疆各族人民浓烈的爱国情怀、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至今天,还激励着边疆各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展禁毒战争、脱贫攻坚,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防线……
去年以来,中缅边境疫情形势严峻,普洱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各族群众共同抵御新冠病毒疫情入境。公信乡班文村塘库一组有4公里边境线,村民们每天在4个卡点轮流值守、巡逻。村小组长岩种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一直带队巡逻在边境线上,和村民一起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一家五口人,四人从警路。一门两忠烈,忠勇荡乾坤。”这首诗讲的是滇西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强边固防的英雄故事。1994年8月,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张从顺在边境抓捕毒贩时英勇牺牲。后来,他的3个儿子从警,三子张子权主动投身禁毒事业,2020年12月,张子权突发疾病牺牲在办案一线。
云南省民宗委副主任李正洪表示:“云南一直把誓词碑、片马、班洪、景洪等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基地,这些基地成为广受欢迎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坚定了云南各族人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心。”
今年以来,云南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国史“教室”,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4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部旅游史 绕不开莫干山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杨建武(2020年12月11日)大家上午好!
在年关将至、年底忙碌的接续中,我们相聚在莫干山下,共同参加莫干山民宿大会暨国际乡村度假与婚旅融合发展论坛。莫干山民宿大会已连续举办了7届,是个老话题。国际乡村度假与婚旅融合发展,是个新课题。新旧结合,继承中有创新,很有意义。所以,我首先要代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的会场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不仅有***,***,还有***。选择在这个时候举办本次大会,体现了德清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相信必将对莫干山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会议,选择在莫干山下举行。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它虽不及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就与省内一些名山比较,其高远不如江浙之巅的凤阳山、其幽深不如佛宗道源的天台山、其奇崛不如海上名山的雁荡山,但它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尤其在浙江省旅游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浙江省旅游志》的主编,我曾经毫不夸张地说过,“一部旅游史,绕不开莫干山”。德清如此,湖州如此,浙江如此,甚至中国亦如此。
一百多年前,莫干山作为享誉全国的避暑胜地名扬中外,成为近代中国旅游的发端和萌芽。2007年一个外籍青年高天成不经意间的创业举动,又撩开了莫干山神秘的面纱,洋家乐的勃然兴起使莫干山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新地标和全国民宿发展的范本。现如今,莫干山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确定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里,莫干山赫然在列。
新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金字招牌,对于莫干山自然是众望所盼的大好事、大喜事,它表明古老的莫干山又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提升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阶段、新的起点就要有新的目标新的要求,要翻篇归零、重新出发,以更好的理念、更实的举措,紧紧抓住经济“双循环”涌动的时代机遇,乘势而起、迎风破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那么应怎样才能续写新辉煌,将莫干山真正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呢?借此机会提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既要有“国际范”,也要有“乡土味”。
莫干山是浙江省十大名山公园,全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末民初,就吸引了大批外国人来此休闲度假,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这说明莫干山先天就有国际遗传基因。100年后,莫干山以“洋家乐”品牌再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45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这就是国际基础。所谓“国际范”,不仅要有国际基因和基础,更要有国际胸怀。我们要以国际化为目标,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为着力点,以国际的视野面向世界,以国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国际的宣传提高影响力,主动对标国际、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打响国际知名度,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所谓“乡土味”,就是要不忘本、不离谱、有泥土香,要立足德清、扎根德清、研究德清,活化、转化和固化德清本地“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在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讲好自己的故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范”和“乡土味”是一体两面,必须要两手抓、两促进,要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标准、江南韵味、莫干风情的度假产品,建成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乡村旅游度假区。
二、既要当“领跑者”,也要当“追赶者”。
客观地说,这些年在德清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文旅系统的共同努力下,莫干山的美丽乡村建设已遥遥领先地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大家持之以恒聚焦全域旅游发展,做到“镇、村、宿”齐头并进,不仅在全国率先发展民宿经济,催生了“洋家乐”为代表的民宿群快速兴起,创造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奇迹”,打开了“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大门。而且早在两年前莫干山镇区各村庄就实现了村村景区化,如今更是史无前例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3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同时,劳岭村还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旅游乡村重点村。可以说,正是莫干山十年风雨、十年磨砺,方才铸就了如今的大好局面。发展成效之好、举措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是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取经的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真正起到了领跑者作用。
荣誉和成绩只属于过去。如果说当前的莫干山已成为普世公认的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的先行区的话,那么下一步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争做中国乡村度假的领跑者,可以说这个使命更艰巨也更光荣。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国际上的旅游度假大多以阳光、沙滩、海洋的“3S”为特征,而我认为于中国国情而言,今后最有潜力最活跃最有可能和希望的就是乡村度假,正如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说的:未来十年,“整个乡村都将是中国人的无边界旅游度假区”。然而,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度假区中,绝大多数的还是滨海型、滨湖型、滨江型、温泉型的亲水性度假区。连片的、集群的、持续的乡村度假还大多停留在理论思考和远景的设想中,尚未真正破题。因此,我们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就应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肩扛起领跑者这一职责,努力成为全国乡村度假的示范和样板,为全国乡村度假提供更多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但面对瞬息万变的旅游市场和众口难调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绝不能自满,还没有骄傲的资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认识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度假产品为例,今年四月就在郡安里这里,当我为99对抗疫新人作了集体婚礼的证婚后,提出大力发展婚旅产业将是莫干山一个很好的方向,希望先行试水、摸索前行。因为莫干山是一个具有深厚爱情底蕴的人文胜地,不仅有着干将莫邪“铸剑情深”的美丽传说,也有赵孟頫管道升“你侬我侬”等众多感人爱情故事。令我欣慰的是德清文旅系统具有强大的领悟力和高效的行动力,说干就干,速度很快、效率很高,不到半年时间里就陆续开展了上海婚旅品牌推介、2020玫瑰盛典“带着新房去旅行”莫干山站等系列丰富多彩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新婚夫妇来莫干山“蜜月旅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平心而论,我们的爱情婚庆产业还只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小树苗,与东极岛、与每年十万对夫妇到那里结婚的千岛湖等传统婚旅目的地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你们决不能沾沾自喜,要以打造国内婚旅结合示范区为目标,勇做“追赶者”。在国内各家婚庆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扬长避短,发扬特色,打造乡村婚礼、田园婚礼、民宿婚礼、草坪婚礼、古堡婚礼等多种形态的婚旅产业,并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婚庆经济,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让莫干山成为新时代新青年们喜闻乐见的爱情圣地和蜜月天堂。
三、既要做“骏马”,也要做“千里马”。
我认为,这些年,莫干山短短十几年间的旅游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黑马”到“骏马”的演变进化。许多不知情的同志也许会认为,德清的旅游资源禀赋这么好、区位条件也很好,旅游发展本来就应该很好。其实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体制的原因,德清和莫干山的旅游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不温不火的徘徊彷徨状态。十五年前,在湖州甚至于在全省也是居于落后的第三梯队。直到2007年,南非小伙高天成骑行时路过,被莫干山独有的乡村风情所吸引,创建了首家“洋家乐”裸心乡。此后,莫干民宿如雨后春笋,厚积薄发、层出不穷,莫干也重新出山、腾空而出,一跃成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一匹“黑马”。十余年来,小伙成了大叔,裸心乡成了裸心谷、裸心堡,莫干山也从一匹“黑马”成为了品相精良、丰神俊秀的“骏马”。但是,“骏马”常有,“千里马”不常有。所谓“千里马”,我认为主要特征就是蹄急、行稳、致远。蹄急就是要跑得快;行稳,就是要走得稳;致远就是要走得远,可持续。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区域概念越来越模糊,信息渠道越来越畅通,大众审美也越来越高,无数旅游目的地你追我赶、此起彼伏,产品越来越好、形态越来越新。若没有及时跟紧市场,就容易落得“人去楼空”,最终“落花流水春去也”,导致“满盘皆输”。为此,我们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去主动应变,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思维去主动破题,要有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绣花功夫去主动创新,全面剖析顺应旅游发展形势,全面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度假习惯,及时开展研究、探索和实践,因地制宜、超前谋划地做大做强做好乡村休闲度假这个大文章,努力实现度假区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使莫干山成为中国乡村度假发展的样板地、先行区,真正成为一匹纵横山水间的“千里马”、中国旅游的“常青树”。
那么,莫干山怎样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大争之世中脱颖而出,始终做到一马当先呢?我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里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用心着力:一是要用心美化全域,着力提高环境的承载力;二是要用心丰富产品业态,着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三是要用心优化服务,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要用心铸造品牌,着力提高品牌影响力;五是要用心富民惠民,着力提高旅游带动力;六是要用心理顺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干群战斗力、凝聚力。我相信,只要这些方面都用心用力了,莫干山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各位领导,同志们,都说“望文生义”,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天意,莫干山之名虽然来源于干将莫邪铸剑之美丽传说,但是单从字面去理解,什么叫做干,干就是做,就是要工作。“莫干”就是请您暂停繁忙的工作来休息歇息一下的意思。伟大的导师列宁曾经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也知道,劳逸要结合,只有科学结合工作和休息,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更好的状态。所以我们老祖宗当初取名“莫干山”,“莫干”是不是就预示着这里天生就应该是一座休闲之山,天然就应该是大众的休养生息之地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汹涌澎湃、扑面而来的大众旅游时代,面对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和旅游的两大幸福产业,咱们的莫干山应该是不负众望,也必须是不负众望,努力使其实如其名、名副其实,成为人人向往、个个开心的中国乡村休闲度假的圣地,成为一座快乐幸福的名山。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