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哈密瓜的广告词》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9:43

推荐《哈密瓜的广告词》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哈密瓜的广告词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是谁,是家庭主妇、年轻人还是儿童等。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有助于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广告词。
2. 突出哈密瓜的特点:哈密瓜以其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香气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广告词中,要突出这些特点,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感受到哈密瓜的魅力。
3.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用简短的语句传达哈密瓜的优点,让消费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4. 创意新颖:在众多哈密瓜广告中脱颖而出,需要创意新颖的广告词。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5. 强调品牌形象:如果广告词是为特定品牌设计的,要突出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可以在广告词中融入品牌口号或标志,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6. 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的营销策略,调整广告词的内容。例如,在促销活动期间,可以强调优惠信息;在品牌推广阶段,可以突出品牌优势。
7. 情感共鸣:广告词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产生购买欲望。可以运用温馨、幽默、感人等情感元素,让

这样的广告文案绝对不“翻车”,土味却实用

推广优质农产品,离不开一句朗朗上口、简短有力的广告语,但就是这么一句十几字的短句,不知让多少人穷思竭虑、搜肠刮肚。其实,很多地方特色农产品是自带“广告语”的,这里所谓的广告语,便是那些流传甚广的民谚、顺口溜。这些与农产品有关的民谚、顺口溜,虽然听起来土味十足,但它们经过了时间的凝练,朗朗上口、有利传播,其实是非常好的宣传推广素材。



1各地特产顺口溜


新疆是个出产优质农产品的好地方,各种高品质特产层出不穷,让许多人眼花缭乱,为了让人们对新疆农特产品有个全面的认识,当地人编了这么一段儿顺口溜:

吐鲁番的葡萄 哈密的瓜

叶城的石榴人人夸

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

伊犁苹果顶呱呱

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

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喀什樱桃赛珍珠

伽师甜瓜甜掉牙

和田的核桃不用敲

库车白杏味最佳


短短几句话,就把新疆的优质农产品囊括其中。这段顺口溜的妙处在于,对于像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等人人耳熟能详的产品仅仅是简单罗列,并没有任何特点介绍,因为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人尽皆知、不言自明的。但是对于一些相较而言不那么知名的产品,则会在顺口溜中“捎带”介绍它的特点,比如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的核桃——不用敲,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哈密瓜



特产顺口溜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因为朗朗上口、简单好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往往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比如重庆的特色农产品顺口溜是这么说的:

荣昌的猪儿

永川的茶

江津的花椒确实麻

大足的石刻

璧山的鞋

合川的桃片有特色

武隆的豆干

潼南的鱼

城口的腊肉端上席

忠县的豆腐

铜梁的龙

涪陵的榨菜大不同

万州的烤鱼

丰都的鬼

石柱的黄连来泡水

巫山的红叶

北碚的泉

酉阳有个桃花源

綦江的版画

长寿的柚

彭水的豆花吃不够

奉节的脐橙

梁平的鸭

云阳盛产黑芝麻

开县的凉席

秀山的鸡

要吃洋芋到巫溪

南川的竹笋

黔江的鸡杂

垫江的豆花麻又辣

巴国的山水

重庆的人

磁器口的麻花他姓陈



这段顺口溜放到纸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平平无奇,但如果你能想象这段话是一个重庆人用家乡话读出来的,那么普普通通的语言立刻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特殊的语言习惯加上独特的地方口音,会让这些顺口溜变得生动且“洗脑”。当语言在听众心间挥之不去的时候,那些关于地方特产的信息自然也就深深地扎根在了人们的记忆里。类似的农产品顺口溜,在潮汕地区也有,当地人把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信息编成了潮汕民谣,广为传唱。

敲起竹板笑呵呵,
手敲竹板口唱歌,
潮汕蕉柑最优良,
揭阳出名香豉油,
达濠出名本港鱿,
凤湖出名青橄榄,
南澳出名甜石榴。
鸥丁出名鸥丁鸡,
潮州出名义成鞋,
南澳出名老冬蛴,
桑田出名大赤蟹。
葵潭出名大菠萝,
苏南出名好卤鹅,
海山出名大虾脯,
溪口出名甜杨桃。
邹堂出名青皮梨,
石狗坑出鸟梨畔,
潮州出名鸭母稔,
后陇出名好番薯。
枫溪出名烧雅缶,
赤沙大蚶鲜又肥,
汫洲出名鲜薄壳,
庵埠出名大菜蕾。

……
潮汕物产实在多,
好编诗歌千万箩,
唱到日本新加坡,
唱到澳洲欧罗巴,
唱到美国墨西哥。


一首民歌顺溜口,把潮汕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说了个尽,人们也终于知道,潮汕为什么被称作美食天堂——不仅是因为当地出厨子,也出产好食材。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种顺口溜式的优质农产品介绍,的确可以为打响地方农产品品牌提供不小的助力。于是,很多人为了推广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开始主动编撰类似的顺口溜加以传播。例如河南省的宁陵县,为了推广自己的特产,就编写了一个顺口溜——“宁陵的花生,宁陵的梨,宁陵白蜡杆真神奇,华堡的吊篮,张弓的酒,程楼的黄瓜家家有……”顺口溜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河南省人大代表、宁陵县县长马同和。他在参加河南省人大会议时念起了这首顺口溜,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当地特产也以顺口溜的方式通过新闻报道传播给了更多人。


2什么样的顺口溜适合做广告语?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关于农产品的顺口溜,这是一座民俗文化的金矿。但即便是金矿,也不是说可以手到擒来地获取金子,必须要经过提炼才能取得“真金”。那么,什么样的顺口溜最适合用来作为宣传、推广农产品的广告语呢?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能够展示功能。市场上成功的广告语,大都是用最简单、最接地气的方式,很好地展示了产品的功能。例如王老吉的广告语是——怕上火,喝王老吉。简洁有效,而且很有号召力。同样类型的广告语还有脑白金的“送礼就送脑白金”。好的广告语之所以要把侧重点放到功能性展示上,是因为功能性是消费者购物最直观有力的需求点,品牌广告语跟产品功能发生关系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不容小觑。

在农产品顺口溜中有没有可以展示功能性的句子呢?当然有,比如“彭城伏羊一碗汤,赛过神仙开药方”。这句顺口溜说的是用彭城徐州的优质山羊肉做的特色羊汤。徐州地处丘陵地带,蔬草茂盛,适宜山羊放牧。山羊经过这一时期喂养,肉质肥壮、肥瘦相宜,膻味极小,用以烹制菜肴,其味香醇,为徐州人吃羊肉提供了优质的食材。用这种羊做的羊肉汤之所以叫“伏羊汤”,是因为徐州人喜欢在入伏天喝羊汤,这一习俗与古人对炎帝(属火)崇拜有关。这种以热制热的饮食方式,与中医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四时节气变化也相符合。


了解了以上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彭城伏羊一碗汤,赛过神仙开药方”这句顺口溜之所以能成为宣传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广告语,是因为它将产品的特点——“伏羊汤”,以及产品的功能——赛过神仙开药方(养身),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二是要有可读性和记忆点。好的广告语,一定要有一个能让别人记得住的“点”,没有这个点,别人听过就忘,起不到影响消费者心智的作用。一般来讲,构建记忆点有这么几种方法:重复某个概念、足够口语化、押韵。江苏的一句关于农产品的顺口溜,就拥有了这些要素。当地人经常会说——南京看石头,苏州看丫头,无锡啃骨头,杭州看潮头。在这句顺口溜里,虽然讲到了四座城市的四种“特产”,但只有无锡的骨头属于“商品”,因此它可以成为宣传无锡骨头的专属广告语。


这句顺口溜之所以有记忆点,是因为他的句式很重复,四句话都是地点加上特产的格式,而且还采取了简单的押韵方式——所有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头”。最后它很口语化,石头、丫头、骨头、潮头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词汇,词汇的意象也很明确。通过把无锡的骨头与南京著名的雨花石、苏州的美人、人尽皆知的钱塘江大潮联系、对比,凸显了无锡糖醋排骨作为城市名片的重要的地位,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种美食的印象。


三是可以引发共鸣。好的广告语,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最好是可以通过暗示的手法,表现出该产品的调性,让人觉得这个产品和自己的需求很“匹配”。例如海南地区有一句农产品顺口溜,就非常符合这一特点。这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潮州粉条福建面,海南咖啡人人传。


大多数人听了这句话顺口溜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那些东南亚的华人而言,这句话却可以极大地引发他们的共鸣。因为在20个世纪50年代,东南亚的归侨们不但把喝咖啡的传统和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带到海南兴隆,还生产出后来声名远扬的兴隆咖啡。这种咖啡销售到东南亚之后,与潮州的粉条、福建的面前成为了当地华侨关于中国饮食最深刻的记忆,因此“潮州粉条福建面,海南咖啡人人传”这句顺口溜在华侨当中流传很广,海南咖啡的影响力通过这句话传播到了全世界有华侨的地方。


四是要制造反差感。广告语要有新意、别出心裁,才能吸引眼球,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注意力与耐心都极其稀缺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信息排着队想进入人们的眼睛。但不是每条信息都能吸引人,我们的大脑很聪明也很懒,它有一个叫海马状突起的东西,每天都会不断筛选各种信息,把我们眼前的绝大部分信息过滤掉,只会让少数信息真正进入。那么,什么样的信息能够通过海马状突起的本能筛选,让大脑感兴趣呢?有很多,比如动态的、危险的、与性相关的、与我相关的、与生存相关的等。不过,大脑对反差类的信息是异常关心。就广告文案来说就是反常识的、颠覆认知的、制造冲突的,熟悉的场景陌生化或陌生的场景熟悉化的……在这方面,山东的一句话顺口溜可以说是反差型广告语的典范——莱阳梨子,肥城桃,比不上泰安的萝卜皮。


这种顺口溜中提到的莱阳梨,是全国知名的特产,这种梨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口感清脆香甜,是梨中的上品。而且它不但是美味的时鲜果品,还可以加工成梨干、梨脯、梨酱、梨罐头等,又可以用来酿酒、酿醋。此外,它还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它制作的"莱阳梨膏"、"止咳糖浆"是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的良药,全国人民都知道。


新鲜的莱阳梨


至于肥城桃子,也是鼎鼎大名,有句顺口溜说:天上蟠桃,人间肥桃,指的就是肥城桃子。这种桃又名佛桃、寿桃,因个大,味儿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自明朝起即为皇室贡品。早在1995年,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

莱阳梨、肥城桃是如此知名的美味水果,但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中却说“莱阳梨子,肥城桃,比不上泰安的萝卜皮”,这便形成了反差,能够让人忍不住去探究,这泰安的萝卜皮究竟有多好。


原来,泰安当地盛产红心萝卜,个头匀称,一般都在1斤左右,青皮白瓤里呈现清晰的红绿,质地细腻,汁多味甘,清脆爽口,并具有消食、健脾、理气、清热解毒等功能。据传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封禅泰山,行至泰安州夏张驿站小憩,州府将特有的红心萝卜贡上,宋真宗品后脱口而出,“ 京城苹果宫中梨,难比夏张萝卜皮 ”,后来这句话在民间演变成了莱阳梨子,肥城桃,比不上泰安的萝卜皮,这句反差极大的顺口溜,也口口相传直到今天,成为“反差型”广告语的代表作。

作者:戈旭皎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



奶茶吨吨吨,快乐一桶闷

新茶饮的赛道行进到2022年,开始朝着下沉的路径行进了。

一方面是下沉的价格,连喜茶、奈雪这样的头部品牌,价格都纷纷从逼近30元下滑到跌破20元。

另一方面,分量也越来越实惠。各家纷纷推出了1L版本的桶装奶茶,品类上看,水果茶居多,喝完还可以大口吃剩下的水果。一杯20元左右的价格,这样的性价比叠加大桶带来的加倍快乐,让桶装奶茶给这个夏日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凉风。

桶装奶茶,喜提热搜。

8月7日,#奶茶现在论桶了#上了微博热搜,当天阅读量就达到了2.1亿,讨论人数也接近2万。

有网友评论:“去年开始就盯着桶装的点了,性价比高,还不用东凑西凑一杯就能配送。”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奶茶桶:“秋天的第一桶奶茶——香瓜哈密瓜西瓜橙子柠檬桃子青桔青提百香果荔枝啵啵椰果……救命!这是俺喝到过最丰盛的奶茶。我愿称之为秋天的果园!”

秋天的第一桶奶茶。/新浪微博

无桶不欢,似乎已经是奶茶爱好者们一致的共识。

无桶不欢

从玩梗到玩真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奶茶桶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

2019年,“奶茶伦”,哦不是,周杰伦来广州做活动,当时就有粉丝提着5L装的珍珠奶茶桶去“引诱”他。当然,这种“引诱”没有成功,周杰伦显然是喝饱了才来的,看到这一大桶已经毫无感觉了。

周杰伦和奶茶,已经融为一体。

喝奶茶,具有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网上有一个讨论:“为什么奶茶最好喝的总是第一口?”这其实跟人体对糖的成瘾性有关。

广义上,只要是含糖的食品,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吃西瓜也一样,第一口,甜又爽;第二口,还有甜;第三口,变成了甜腻;第四口,只剩下腻;第五口,腻到有点“yue”了。

人的味觉细胞中有很多甜味受体,这使得人天生就会对糖上瘾。当糖进入人的口中时,神经系统就会向大脑传递愉悦信号。这种愉悦会使得人体对糖度的期待值变高,但同一杯奶茶或者同一块西瓜,甜度怎么可能会提高呢?所以,从第二口开始,就会有些失落了。

另外,糖类在口腔中积累过多时会转化为乳酸,越吃反而越酸,甜味就变味了,这样又会加剧失落感。所以,5升的奶茶,不见得比500ml带来的快乐更多。更何况,一人也喝不下这么多。成年人每天正常情况下,喝1L-1.5L水就够了。真要是5升灌下去,恐怕会“水中毒”。

这就是5L奶茶桶没有火起来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实用,这么大一桶没人喝得完;另一方面,就算喝得完,也会越喝越腻。所以,用来玩梗还可以,真拿来喝,并不现实。

这么大一桶,五个人都干不完。

今年火起来的这一波奶茶桶风暴与众不同,它主打的是800ml-1L的轻量型包装,品类也以蔬果茶为主。

把那桶快乐炫到我嘴里

作为周杰伦的忠实粉丝,爱屋及乌,我对奶茶的钟爱,是深入骨髓的。广州市面上已经推出的桶装奶茶,目前我已经品尝了6家。

一座城市的悲欢,奶茶最懂。/视觉中国

邻里的“霸王杯”堪称一绝。茶底是鸭屎香茶,搭配柠檬片和冰块,做法简单,喝起来却十分爽口。糖度刚好能抵消柠檬带来的酸涩,每当下午困到不行时,我经常会炫一桶,整个人马上就精神了。

丘大叔的“丘大力柠檬茶”,对比邻里的“霸王杯”,就苦涩许多,可能是柠檬片加太多的缘故。

奈雪的“霸气一桶瓜”也十分爽口。饿了么页面商品描述显示,这款“茶”里面并不含有茶,所以不用担心喝了会睡不着。配料也并不复杂,一片西瓜再加西瓜冰沙,底部还有一些马蹄粒。喝起来既有西瓜的爽甜,又有马蹄粒的爽口,喝完还可以把那一片西瓜吃掉,那感觉的确是爽。

相比之下,沪上阿姨的“超赞西瓜桶”,口感就差很多,甜度明显不够,不过,价格倒是便宜6元。观察商品描述不难发现,沪上阿姨选用的是“当季西瓜”,而奈雪用的是麒麟瓜,二者成本的确差距不少,糖度也相差很多,可能这就是口感有差距的原因所在。

沪上阿姨的大桶水果茶,你觉得怎么样?/上海去哪吃

不过,沪上阿姨的大桶品类不只有水果茶,还有一款“现熬仙草桶”,里面的小料那可就多了,有仙草冻、葡萄干、珍珠(不是贝壳里的珍珠)、红豆、花生碎,这分量让人想起了书亦烧仙草的广告词,“半杯都是料”。不过看附近外卖平台的销量倒是一般,月销只有9单。对比起来,“好大一桶鲜果茶”的月销量则达到了160单。估计人们怕喝太饱吃不下饭了吧。

靠“堆料”出圈的书亦烧仙草来了一波反向操作,推出了“一桶水果茶”,附近门店外卖平台月销量达到了197杯,比主打鲜果茶的沪上阿姨销量还好。

看来,大桶茶里,还是水果茶更为吃香。

作为新茶饮头部品牌的喜茶,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一波风。其主打的大桶产品叫做“超大桶多肉桃李”,产品名称已经隐约透露了它的配方——李子+油桃,茶底则是茉莉花茶,杯型为970ml。为了方便吸管吸取,里面的水果都已经捣成了糊状,喝起来口感清甜,富有层次感。

喜茶的多肉桃李,味道蛮有层次感。/土卫六摄

上面几款只是我喝过的,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品牌也在主打桶装奶茶。比如茶救星球就比较极端,居然把香菜和苦瓜放到了柠檬茶里,但销量还不错,只是我不敢尝试。

桶装奶茶心理学

为什么要喝桶装奶茶,而不喝正常杯型的奶茶呢?答案或许可以归纳成这三个词语:真诚、刺激和满足。

先谈谈真诚,要知道今年以前的奶茶,还在包装某种布尔乔亚的精致形象,在杯型上也是各种明坑暗算。有品牌的奶茶看起来杯子挺大,仔细观察杯子底部才发现,底下空了一大截,只有上面一部分装了奶茶。还有的品牌学了星巴克一套命名方法,明明就是小杯,非要叫做中杯。

现在不一样了,直接来一桶,不玩虚的,而且价格也实在,加量不加价。可以这么说,买大桶比买小杯性价比更高,更实惠。这也迎合了当下青年节约消费的理念。

对于我这种胖子来说,普通杯型一次要是不炫两杯,根本不够喝。/土卫六摄

再者是刺激,喝奶茶虽然会带来边际效用递减,但仅仅是1L或者1L以内,那还可以接受,当然再多就真喝不下了。尤其像大多数男生,胃口本来就大,正常杯型几口下去就没了,刚开始就结束的爽感根本就是吊人胃口。大桶奶茶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满足。

对于一部分女生来说,大桶奶茶里的茶水虽然不一定能喝完,但里面的水果也能带来足够的快乐,就像是在吃冰镇果切,可以一边吃一边喝,快乐加倍!

最后是关于满足,这里面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层次的口感,不同的水果带来的不同口感,喝茶和吃水果带来的不同体验,还可以吃冰。在这个炎炎夏日,还有什么快乐比这一大桶奶茶来得更加容易呢?

另一种是社交分享上的满足,喝奶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社交媒体还能表达积极阳光的心态,并收获一波共鸣和点赞,如此带来的获得感也是加倍的。

为快乐干杯!/上海去哪吃

桶装奶茶虽然能满足人们的不少心理需求,但如果太贪杯,可能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大桶的隐忧

大桶背后的隐忧,首先直接关联的一定是食品安全。

炎炎夏日,食品容易腐败,大桶奶茶中的水果会比普通杯型多,这将对奶茶门店的仓库管理和冷藏保鲜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尤其是西瓜,一旦切开,即使放到冰箱里也容易变质;如果冷藏的温度太低,那么拿出来一解冻就会酸化变质。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当天的水果当天要解决,一旦隔天就有变质风险。但这对于奶茶店来说,又是一笔额外的成本。

之前就多次有媒体报道,说有的奶茶门店为了节约成本,将腐坏变质的水果榨汁处理。普通消费者很难知道门店的后厨状况,只能希望监管部门加强对相关门店后厨的监管。

奶茶能治“心病”,却可能致“身病”。

另外就是健康风险,奶茶的含糖量本来就高。水果茶会将水果中的糖分转化为游离糖,导致糖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无形中增加了身体健康风险。所以,至少要减少桶装奶茶的消费。比如,一周喝一桶?每天一桶显然就有点多了,咳咳。

最后是食品浪费的风险。我询问了周围很多朋友,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桶装奶茶。反感桶装奶茶的人群中,多数人都认为这种形式太浪费,因为量太大,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完。他们反而更加青睐最近一些品牌推出的“迷你杯”,因为量刚刚好,还能多品尝几种口味。

那么,你更青睐大桶还是迷你杯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