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民族团结读书笔记个人》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9:48

如何写《民族团结读书笔记个人》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读书笔记的个人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民族团结。围绕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感悟和体会。
2. 选择合适的书籍:选择一本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书籍,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确保书籍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有助于自己深入思考。
3. 理解书籍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要全面理解书籍中的观点、论述和事例。注意把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内涵以及实现民族团结的方法等。
4. 结合自身实际:在写作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悟,阐述民族团结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体现民族团结,或者讲述自己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经历。
5. 结构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籍背景和自己的阅读目的;正文部分阐述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可以分段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6.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时,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观点要鲜明、有说服力。可以引用书籍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论证。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真情守护各民族团结丰硕成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志伟事迹材料


张志伟,男,汉族,1979年12月出生,199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林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在赤峰市林西县基层乡镇政府、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任职,2020年11月到城南街道任职办事处主任,2022年11月任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志伟敢于创新,把党的民族政策与基层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系列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亮点品牌和特色做法;敢于担当,坚持问题导向,面向街道热点问题和群众所盼入手,高效率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等问题,惠及各族群众过万,为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赤峰市“十佳街道党工委书记”等荣誉称号。



推动党的民族政策扎根基层、造福百姓
在张志伟同志的案头和口袋里,永远都装着一本街道民生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街道辖区内社区群众的急事难事,记载了如何让党的民族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思路和举措办法。近年来,张志伟到先后到过广西、青海等地区学习考察城市民族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优秀经验,对看到的创新务实的工作举措有深刻的体悟:只有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胆创新尝试落实举措,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受益。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这重大论断之后,张志伟下定决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落实落细到街道工作当中,真正造福各族群众。他提出并推动街道出台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民生清单17项,涵盖就业、教育、养老、优化公共服务等领域,带头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提高街道各部门落实工作主线的责任和担当。认真落实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工作要求,从改善各族群众居住环境入手,牵头制定执行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建立“社区党委+共建单位+网格党小组+业委会”的“1+N”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改造27个小区39栋楼,惠及各族居民1978户4749人;倡导在辖区内精心打造红色物业品牌,探索出“一个引领、三网协同、五方联动、六大行动”工作模式,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难题,在 46个小区实践成功,惠及各族群众2.2万人。积极探索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新举措,以“引线穿针”工作法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城市治理,推动建立“街道班子包社区,机关干部包小区”工作体系,12名处级领导包联所辖6个社区,49个共建单位全部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商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矛盾化解等,打造“微邻网事”红色网格党建品牌,选聘微网格员104名精细化做好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让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

注重用宣传教育增进认同、凝聚民心
“大榆树下的微党课”是城南街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特色品牌,把党课从会议室搬到大树下,让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们围坐树荫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干部群众共同学习进步,“大榆树下的微党课”还给各族群众开展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送医疗上门服务;城南街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是林西县各族群众热捧的打卡地,广场里的景观小品、元素符号、宣传标语处处都彰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这是张志伟任街道党工委书记以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点赞。他在学习其他地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在辖区内实施12项重点任务,推动宣传教育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落实,重点聚焦宣传教育内容的精准性,要求辖区社区、学校、单位等把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四史”、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作为宣教工作的重点内容,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深刻体悟“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聚焦宣传教育的灵活创新,注重抓好中秋、春节、端午等中华民传统佳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阅见北疆书香林西”、“心向党 过佳节 闹元宵 猜灯谜”、“我看身边新变化”、“浓情端午颂党恩”等一系列“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聚焦重点工作的持久用力,把推广国家统编教材和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组建工作小分队常态化开展专题宣传和解读,开办普通话培训班鼓励各族干部群众学习普通话,推动各民族在以语言通促进心相,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实暖心工作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张志伟总是对群众说,我就是城南街道的“大家长”,就一定要担负起、落实好家长职责。他来到城南街道任职后,发现很多小区有空闲地、门卫房、居民活动室,他就带头和社区一起把这些可利用的空间建成8处“情暖城南”暖心驿站,建立22个健康小屋、共享自习室、科技馆、24小时同城共享空间,引入理发、缝纫、磨刀等手艺人,为各族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辖区内的宏林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他建议把红林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试点,推动成立全县首个乡镇(街道)层面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吸纳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五老”人员、宗教界人士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五心工作法”、“四个一工作法”等民族事务治理经验。2024年,宏林社区启动打造民族团结共享便民市场和老年人综合保障服务中心,为促进各族群众致富增收、优化各族群众康养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城南街道的就业基地园区内,300多户外来群众在园区里发展传承非遗手艺、创业经商,积极浓厚的营商环境让各族流动人口更愿意在城南街道留得住、过得好。

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飘扬在各族群众心中鲜红的旗帜,张志伟用初心和使命用最朴素的情怀践行着“国之大者”,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精细的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城南街道必将因坚不可催的团结力量而更加闪光!

初审 | 姚丽丽

复审 | 刁建伟

终审 | 马文芳

来源 | 赤峰民委

抗日战争:民族团结的历史篇章

抗日战争(1937-1945)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和悲壮的时期之一。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尊严的斗争,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共克时艰的光辉篇章。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更是为了激励我们在当今时代继续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

一、战争的背景与爆发

抗日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强侵华。甲午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日本在这一时期不断扩张,企图将中国变为其“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标志着其对中国的全面侵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直接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日本的侵略者不仅对中国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掠夺,更对中国人民施加了惨无人道的暴行。南京大屠杀等惨剧让无数家庭破碎,历史的伤痛至今仍深深刻在国人的心中。

二、民族团结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无论是国民政府的正面抗击,还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外敌。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救国会、义勇军等形式,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志。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广泛的抗日宣传和动员工作,鼓舞了无数普通百姓加入到抗战的行列中。许多普通民众也在战争中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捐款、送粮、支援前线,形成了强大的抗战后盾。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英雄人物相继涌现。像赵一曼、左权、董存瑞等,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铭记:抗战不仅是军人的战争,更是全民族的战争。

三、国际援助与合作

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随着战争的深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日本侵略的危害。美国、苏联等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中国支持,尤其是美国的“飞虎队”协助中国空军作战,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此外,许多国家的志愿者也加入到抗战行列,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力量。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不仅为抗战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正是这种国际间的团结与合作,使得反法西斯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战争的结局与影响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中国人民不仅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然而,抗日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在这场战争中陨落,城市和乡村满目疮痍。我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应铭记和平的珍贵,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应,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

五、当代的启示

抗日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应当以历史为鉴,继续发扬抗战精神,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我们仍需时刻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以实际行动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致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团结一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这伟大的历史篇章中,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斗争,更是民族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让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这一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故事分享##抗日战争##为什么要牢记抗日战争#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