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6 22:58
写作核心提示:
数学活动主持稿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活动主题和目标
1. 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主持稿的撰写。 2. 明确活动目标,确保主持稿内容与活动目标相一致。
二、了解听众特点
1. 分析听众年龄、学历、兴趣爱好等,根据听众特点调整主持稿风格。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互动形式。
三、把握时间节奏
1. 合理安排主持稿内容,确保活动时间控制得当。 2. 注意主持稿的节奏,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
四、语言表达
1. 使用简洁、明了、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数学术语。 2. 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互动环节
1. 设计富有创意的互动环节,激发听众参与热情。 2. 适时引导听众参与,确保互动环节顺利进行。
六、内容安排
1. 主持稿内容应涵盖活动背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 2. 合理安排数学知识讲解、游戏、竞赛等环节,使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七、注意事项
1. 注意数学知识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误导。 2. 避免涉及敏感话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注意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主持稿。
八
4月18日,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举办 “快乐数学,智慧同行” 班级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数感培养、数据意识、应用意识三大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们在编排、练习和表演节目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在主持人充满激情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数学的魔法剧场” 正式登台亮相。三年级的同学们如灵动的精灵,率先踏上这个充满惊喜的舞台。在《奇妙的时钟王国》节目里,同学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带领观众走进时间与数学紧密相连的神秘领域,原本抽象的时间概念在活泼的演绎下变得鲜活直观;《智慧大闯关》中,三位勇敢的小女孩面对一道道数学难题毫不退缩,凭借着聪明才智过五关斩六将,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勇于挑战数学难题的可贵精神;《爷爷的钙片》以生活中一老一少温馨的对话为纽带,将浓浓的亲情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让人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数学乐园》里,十二生肖小动物们在游乐园里欢快嬉戏,不经意间就展示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让大家惊叹于数学的神奇魔力。
四年级的同学们带着更加成熟的思考和精湛的表演技巧,为大家带来一场数学与艺术相交融的表演盛宴。在《我爱数学》朗诵节目中,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声音,从跳动的数字到奇妙的图形,抒发了对数学这门科目的炽热情感;《森林数学大会》围绕鹿鹿和亮亮在安排森林大会座位时遇到的棘手困境展开,熊猫姐姐适时登场,运用古老的《墨经》智慧巧妙化解难题,带领大家揭开几何图形的神秘面纱;《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剧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小数点闯入整数王国后引发的关于数位、大小和运算规则的激烈纷争,让同学们在欢笑中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鸡兔同笼奇遇记》将场景设定在热闹非凡的集市,生动演绎了古人运用智慧解决 “鸡兔同笼” 这一经典难题的全过程,让原本枯燥的数学难题变得妙趣横生;压轴节目《祖冲之与圆周率》,深情讲述了祖冲之不畏艰难、刻苦钻研,最终将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历程,充分展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活动现场,掌声如潮、欢笑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台上尽情表演的同学,还是台下专注观看的师生,都沉浸在这场数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狂欢之中。
稼轩小学校长刘茂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活动是稼轩小学三、四年级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一次大胆创新展示。它成功打破了传统数学学习的枯燥模式,以艺术为桥梁,搭建起通往数学知识殿堂的趣味通道,激发了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活动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创新中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
3月26日,以“数智未来·守护创新——数学教育与思维成长的双向赋能”为主题的昌平区中小学数学节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盛大启幕。活动通过高峰论坛、学生实践成果展示、创新课堂研讨等环节,全面探索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与创新思维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昌平区教委、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承办,昌平区政府副区长高阳、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昌平区教委副主任苏杰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克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于金华参与高峰论坛《数学教育与思维成长的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论坛由昌平一中教育集团特级教师董武主持。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校长秦金森在数学节致辞。他表示,学校秉承“爱与尊重”理念,六年探索出“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课程体系,获评多项市区荣誉。他结合自身与数学特级教师共事经历,强调数学作为“思维体操”对核心素养的奠基作用,并感谢各界支持。学校将持续以数学教育为支点,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本届数学节成为思维碰撞与教育创新的盛会。
昌平区教委苏杰副主任致开幕词。他表示,本次昌平区中小学数学节开幕是落实北京市教委“以两节为抓手推动创新培养探索”的精神,也是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举行的首届全区数学节培养季。本次活动以“双向赋能”为核心,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创新实践反哺数学学习,深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常态培养和沃土样态。
开幕式上,初二2班张谨言同学代表设计团队解读本届数学节会标:“圆规象征数学的严谨与精准,日晷寓意思维如时光般永恒流动。两者交织,表达‘以数学丈量世界,以思维雕刻未来’的理念。”会标底部镌刻“2025”字样,呼应数智时代的创新使命。
在昌平一中数学特级教师董武老师的主持下,围绕“数学教育与思维成长的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总议题,三位专家从不同学段切入,分享创新策略。
桑国元教授(跨学科项目设计)
提出“以真实问题为锚点,构建思维训练场”,以“城市交通优化”为例,阐述如何通过跨学科项目整合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和工程思维,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锤炼系统性思维。
刘克臣老师(小学数学策略创新)
倡导“游戏化学习+开放性任务”双轨模式,展示“田忌赛马排兵布阵”“彩球概率实验”等课例,强调小学阶段需通过趣味活动激发思维活跃度,同时设计“无标准答案”任务培养发散性思维。
于金华老师(中学高阶思维培养)
以“套餐选择优化模型”为例,解析如何通过“建模五步法”(问题抽象-变量提取-模型构建-验证优化-现实映射)推动中学生从知识运用者进阶为策略设计者,实现数学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
项目式学习成果:让数学照进现实
《校门口的拥堵,我们有办法》(四年级1班王嘉禾 四年级2班李卓然 指导老师 董爱华)
四年级的孩子们通过测量人流量、建模分析,提出“错峰接送+智能导流”方案,并制作三维交通模拟图。项目成员李卓然说:“数学让我们发现,每天走过的校门藏着这么多秘密!”
《中西数学编年史的对比与启示》(初二1班张瑜珊 初一4班王君杰 初一6班张桓臻、秦浩天 初一5班铭安图 指导老师 马卫滨 吴佳勖 陈海燕)
七年级团队梳理从《九章算术》到微积分发展的双线历程,制作互动时间轴。
主持人董爱华副校长总结:“项目式学习打破了学科边界,学生不仅掌握了研究方法,更在文化对比中树立了学科自信。”
数学游艺会:思维狂欢的π日盛宴
学生自主策划的“拓扑折纸迷宫”“概率大转盘”等十余项游艺项目,将数独、几何、统计知识融入游戏。策划组组长赵釨田坦言:“设计‘斐波那契数列解密关卡’时,我们既要保证知识准确性,又要兼顾趣味性,这比解题更具挑战!”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副校长周婷作主题分享。她表示,以数学为载体推动创新教育,通过课堂改革、项目式学习及校本课程破“唯分论”,构建“创+课程”体系,培养骨干教师,学生科创竞赛屡获佳绩。她倡导教育如农业,守护创新节奏,实现从“解题”到“解问题”的转型。
此次数学节开幕式,还为来宾提供了六节高水平的研究课。从剪纸对称到二进制探秘,从田忌赛马到套餐优化,这些研究课让我们看到数学课堂正在打破边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完美结合,让孩子们在 "做中学"。
【小学研究课一】田忌赛马之排兵布阵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 张晓彤老师
【小学研究课二】玩转彩球—可能性 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陈朦老师
【小学研究课三】剪纸的对称之美 北七家中心小学 曹雅楠老师
【初中研究课一】帮马老师选套餐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 马卫滨老师
【初中研究课二】三阶幻方游戏的探秘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滕滨州老师
【初中研究课三】二进制—信息时代的基石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王英姣老师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张毅主任作点评。她表示,“在数学节游艺会上,孩子们令我震撼——他们自信教师对战,将‘井字棋’升级为概率博弈场,‘华容道’重构为空间思维训练营。这种创造性改造,不仅让二次函数、几何定理从课本跃入生活,更展现了高阶思维的动态生长。当学生汇报如何用拓扑学优化校园路径时,我看到了数学教育的终极形态:知识在真实问题中扎根,思维在自主探索中拔节。这,才是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阳副区长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让我们看见思维培养的校本化落地、看见学生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跨越、看见区域教育生态的创新活力。”她特别点赞“学生自创式数学π节”以及“用数学重构历史智慧”的研究,认为这为学科育人提供了新范式。
教师张晓彤(田忌赛马课程设计者)
“这节课颠覆了传统应用题教学,学生通过模拟对战、数据推演,自己发现了‘对策论’的本质。当他们喊出‘数学原来可以打败历史’时,我知道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
学生王嘉禾(校门口拥堵项目组成员)
“以前觉得数学就是做题,现在发现它能改变真实世界!”
家长代表
“孩子回家兴奋地讨论莫比乌斯环的拓扑性质,甚至用橡皮泥制作模型。这种主动探究的状态,远比考高分更让我们欣慰。”
当数学教育跳出纸面,当思维成长可见可感,基础教育便真正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型。昌平区数学节不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播撒下“思维赋能”的种子。正如会场悬挂的学生标语所言:“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世界皆是问题;用思维的钥匙解问题,问题终成阶梯。”这场思维盛宴,正为“数智未来”书写下生动的教育注脚。
在接下来的昌平区中小学数学节培养季中,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昌平分院将分学段开展“AI课堂诊断”“数学基本功培训”“小初高联合教研”“数学综合阅读展示”“数学智能探索”“数学中的艺术”“走进数学世界-学生论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育与思维成长的双向赋能。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王凤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