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10: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三峡的广告词,200字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确定广告词的主题,即突出三峡的哪些特点,如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历史故事等。
2. "语言精炼":由于字数限制,需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避免冗余和重复。
3.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4. "情感表达":传达出对三峡的热爱和向往,引发读者的共鸣。
5. "文化内涵":融入三峡的文化元素,如诗词、历史故事等,提升广告词的文化品位。
6. "视觉冲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三峡的景色,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7. "目标受众":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根据受众特点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
8. "吸引力":在有限字数内,尽量使用吸引人的词汇和句式,提高广告词的点击率。
9. "品牌一致性":保持广告词与三峡旅游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增强品牌辨识度。
10. "校对与修改":完成初稿后,仔细校对,确保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宜昌市人文厚重、资源富集、山川秀美、区位独特,是建设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宜昌是屈原昭君故里,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等,屈原文化、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资源在此汇聚,爱国、奉献、求索、团结、开放、包容等文化基因深植城市血脉。
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宜昌特点、时代特征、全国知名、世界影响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宜昌市知名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联合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成立“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征集组委会,面向全球发起“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并向海内外进行传播推广。
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征集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入选宣传口号将广泛用于宣传片、公益广告、宣传报道、主题活动等各种载体和场合。
二、主办单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
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10月15日
四、征集要求
1.主题鲜明。征集作品应紧扣宜昌市提出的“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等发展定位,凸显宜昌城市特点、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精髓,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宜昌精神风貌。
2.富有创意。征集作品需文字简洁、词语精炼、朗朗上口,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便于记忆和传诵。
3.语言精炼。每条字数在16字以内,并备注作品的创作思路、理念和含义(限200字以内)。
五、征集范围
面向全球范围公开征集,专业设计机构和个人均可参加。
六、奖项设置
1.采用奖1个,奖金10万元人民币。
2.入围奖10个,奖金各2000元人民币。
获奖作品有多名原创作者,奖金由作者均分;采用奖与入围奖不重复计算;若应征作品内容相同,以电子邮件首先到达者为准。为确保评审质量,经评审若本次征集中没有遴选出可采用的宣传标语,采用奖空缺;奖金为税前金额,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自行交纳;获奖者需凭本人身份证领取奖金。
七、作品评审
征集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并政府部门代表、相关媒体、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市民代表等共同座谈研讨,最终评选结果经主办方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八、投稿方式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投稿,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名义应征投稿。
投稿方式采取电子稿件方式,以word文档在邮件附件中发送。邮件标题为:“一句话叫响宜昌”活动应征作品。所有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ichang_citylogo@sina.com
联系人:李颖
联系电话:(027)68881242
九、特别声明
1.入选作品的知识产权归组委会所有。
2.若入选作品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情况,由此造成的全部责任由应征人自行承担,如已发放奖金将原额追回。
3. 组委会有权对入选作品进行发表、复制、修改、应用而无须征得应征者的同意,不再另付稿酬、奖励。
4.本次活动不收取报名费,所有应征作品恕不退稿,请应征人自留底稿。
5.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征集方案所有条款,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附:宜昌市简介
“一句话叫响宜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征集组委会
2021年9月15日
宜昌市简介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6.20万人、乡村人口145.56万人,城镇化率63.77%;户籍人口389.9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160.47万人。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60.82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78亿元。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61.4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97亿元。
宜昌人文厚重,拥有240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三国时期的宜昌是魏蜀吴争夺的焦点之地,是著名的三国战场,相关文化遗址多达80余处。自古以来,宜昌备受文化名人青睐,留下了“李白三过荆门山”、“杜甫留宴下牢溪”、“白居易命名三游洞”、“苏轼赋诗三游洞”等故事。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发生的宜昌大撤退,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命脉,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1943年发生的“石牌岭保卫战”,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宜昌资源富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世界水电之都,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8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2%、占湖北省的62%。磷矿储量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2位,占湖北省保有储量的46.5%。
宜昌山川秀美,是典型的山水风光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其中5A级景区4家,数量在地市级中仅次于苏州,2019年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5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77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5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7%、70%。宜昌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低相差悬殊,呈现“七山二丘一平”特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99条。
宜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为9.3:46.1:44.6。宜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都桔乡”,是中国传统三大红茶之一“宜红茶”的主要原产地,有“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宜昌宜红”、“宜昌毛尖”等区域品牌。宜昌目前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等工业主导产业,正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航空航天、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上市公司达到12家,居全省同等城市首位。
宜昌区位优势独特,是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长江流经市域232公里,焦柳、宜万、汉宜等铁路和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三峡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三峡综合运输体系、三峡现代物流中心、郑万高铁等正加快建设,已形成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和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2017年宜昌入选全国第三批自贸区。2021年3月宜昌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
宜昌是建设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宜昌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两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等。
当前,宜昌正按照国家和湖北省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从更广的范围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增添更大动能,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六大目标定位。
来源:新华财经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长江三峡是举国公认的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1984年春,我曾经和八位同窗好友一起游览过长江三峡,深深地被三峡的“雄、奇、险”所折服和陶醉。如今35年过去了,与祖国一样,长江三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这一变化,有赞美之词,也有质疑之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那里再去看一看,不就明白了吗?
2019年4月11日,我偕夫人乘坐D2208到达湖北宜昌,下午来到了葛洲坝。
葛洲坝位于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工时,尚处于文革动乱时期。整个工程动用了30万人,化了18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工程建成后,缓解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用电紧张局面,也改变了宜昌这座老城,城市增添了葛洲坝这片新城区,葛洲坝人成为了宜昌人嫁女娶媳的热门之选。
三峡大坝建成后,葛洲坝已经不再对游客开放,我们行程表上也没有这一行程,是导游安排我们自費游览的。我们只是沿着葛洲坝坝体转了一圈,算是对工程有了感性的了解。
翌日上午8时30分,我们来到了三峡大瀑布景区,它位于宜昌晓峰泰山庙,是长江三峡西陵峡口新辟的以飞泉驰名的景区。
景区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我和夫人没有乘坐景区电瓶车,而是沿着幽幽峡谷一路步行。
沿途经过两座晃晃桥,其中一座长达200多米。一些兴致高的游客在桥上刻意大幅度地摇晃,十分惊险刺激。
大约一小时后,来到大瀑布前,瀑布高102米,宽80米,巨大的水流从陡峭的山厓上飞流直下,接天连地,数百平方米内一片水天雾海。因而从气势上讲,把其列入中国十大名瀑,称作华中地区第一瀑毫不为过。
下午2时,在宜昌赴神农架途中经过被称为“中国最美水上公路”之一的古昭公路。大巴在这里停了半小时,我们沿着香溪河畔走向观景台。开始还找不到多少感觉,可是越往上走,越感觉到其不凡之处。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向下俯瞰,更是被这条最美的水上公路所陶醉。
4公里长的公路全部建在水上,穿梭于峡谷溪流之间,蜿蜒曲折的道路,伴随着周边山水美景,此景原本只应该在画卷中才有。
下午3时40分,来到神农祭坛。提到神农架,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这里的主角是野人,其实这里的主角是炎帝神农氏,神农架也是因炎帝神农氏而得名。相传炎帝在这里采药时,曾把药笔放在香溪清洗后,架在此处的山上,故人们把这片山脉称之为神农架。神农祭坛正是为了祭祀炎帝而建的。
神农祭坛地处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香溪由此缓缓南流,整个景区由青山环抱,显得美丽而幽静。
神农祭坛的主体建筑是是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寓意中华56个民族同根同源。
4月13日上午,来到了神农架天生桥景区,我们沿着木质栈道进入景区,只见一股飞泉,穿过山体上一个巨大的溶洞飞流直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把这里称为天生桥,似乎有些勉强,它外表上看起来并不像桥,上面也没有道路,更没有行人。然而更不能说它不是桥,因为下面确实有水流过,而且是十分壮观的飞泉瀑布。
溪水潺潺、山岩叠嶂,野花绿树,这里也许是我到过的生态环境最好的景区之一,感觉到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特别的新鲜清新,一个半小时的游览时间仿佛都在天然氧吧中度过。
游完天生桥,大巴返回宜昌,下午开始在三峡大坝游览。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三斗坪镇,下距葛洲坝40公里。
大坝景区内的游客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国外游客。
乘坐观光电梯,经过l96平台。
来到坛子岭,它是三峡大坝景区旅游观光的制高点。
站在坛子岭上,极目远眺,三峡大坝四周的景观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185观景平台附近是观赏三峡大坝最理想的场所。
截流纪念园内拍摄的三峡大坝
当晚我们从宜昌太平溪港登上游轮。
4月14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游轮已停泊在码头。急忙赶到顶层甲板,晨曦中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的水面十分辽阔平静,似湖泊,如水库,甚至像平静时的大海,就是很难与35年前到过的三峡对得上号。
只有左前方的那座山峰似曾相识,应该是巫峡的神女峰吧!如果是的话,那么晚上游轮已经过了西陵峡。
三峡的黎明静悄悄,虽然与印象中的不同,但是依然有一种朦胧的美。
这里正是巫峡神女峰,上午7时30分,我们换乘画舫,开始游览神女溪。
天上下起了不小的雨,画舫拐个弯就进入了神女溪。

巫山十二峰中,有翠屏、飞凤、起云、上升、净坛等五峰,分布在神女溪。
云遮雾绕,峰峦叠翠,江流曲似九回肠。
雨渐渐地小了,天上却开始起雾了,烟雨蒙蒙中的神女溪和两岸的青山绿被显得更加神秘秀丽,更有诗情画意。
中午12时50分,游轮进入瞿塘峡。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短,但是却最为雄伟险竣。古人形容瞿塘峡:“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然而自从大坝建成后,这里的急流险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碧水连天;波滔汹涌的江水也变成了烟波诰淼的平湖。只有两岸的山势雄伟依旧,进入峡口,但见两岸山如拔地而起,峰似刺天而去,上悬下削,如斧劈刀削一般。
两岸绝壁中,有许多古栈道,这些古栈道本是建在半山腰中的,但是因为江水上涨了一百多米,现在看来已经离江面很近了。
这座看起来像个大盆景的小岛是白帝城的所在地。
下午我们下船游览白帝城景区。
白帝城和白帝庙
来到了景区内的夔门最佳观赏处,夔门在瞿塘峡的西端入口处,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高山,南名白盐山,北为赤甲山,两山拔地而起、夹江对峙、巍峨峥嵘,峡江两岸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故素有“夔门天下雄”之说。
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最美在夔门。
现在的夔门和10元人民币背面的老夔门哪个更美呢?也许后者在气势上远胜前者,但是前者应该比后者更为秀丽。
游轮穿过夔门,翌日清晨停泊在重庆万州码头,我们将在这里结束本次长江三峡之旅。
“再游长江,归来三峡”,这是上岸途中,看到的实景剧《归来三峡》的广告词,也恰巧正是我此时此刻的心声。截流巨变后的长江三峡依然十分壮观,只是少了些狂野,多了份壮阔,恰如由一位美丽任性的少女精灵,蜕变成了丰满甜美的大家闺秀。所以长江三峡,我们还会再来的。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