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11:49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五水共治”的演讲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保演讲稿的主题围绕“五水共治”展开,即水资源保护、水域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监管、水灾害防治。
2. "了解背景": - 对“五水共治”的背景、意义、实施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确保演讲内容准确、有说服力。
3. "结构清晰": - 演讲稿应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五水共治”的背景和重要性。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五水共治”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4. "内容丰富": - 演讲稿内容应丰富多样,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 “五水共治”的政策背景和目标; - 各地实施“五水共治”的具体案例和经验; - “五水共治”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果; - “五水共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对未来“五水共治”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5.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十大代表讨论二十大报告综述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就必将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手中的二十大报告上,一句句围绕人民的阐述,一项项增进人民福祉的部署,被画上了一道道着重线。
“‘人民’作为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充分彰显我们说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裴春亮深有感触地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推动着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0年非凡成就,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每一位代表都体会真切。
宁夏固原,曾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苦瘠之地,如今变为山绿、民富的宜居之城。
“一路走来,愈发感悟思想的伟力,愈发坚定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固原市委书记冼国义代表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把谁放在心上。”湖南党史陈列馆副馆长陈艳代表常常向人们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在她看来,这段温暖人心的历史中藏着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的精神“密码”。
“正是因为坚守‘为了人民’这一崇高理念,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得以冲破重重险阻发展壮大,才取得了新时代十年的辉煌成就。”陈艳说,前进道路上还会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发展答卷中,就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驻村近4年,重庆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杨懿代表对“人民”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不断造福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鲜明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收入到就业、从教育到医疗、从养老到社会保障……报告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部署一系列新举措,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回应人民期盼,代表们表示倍增信心、倍添干劲。
“报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体现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脱亚莉代表说,自己所在医院的同事们已第一时间在网上关注到相关内容,感到很振奋。
脱亚莉说,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党中央顺应民生需求的新变化,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等要求,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为求职者“一对一”推荐岗位,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在抖音上直播带岗……这是来京之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公共就业服务实训指导中心主任于砚华代表的日常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于砚华说,报告对重点群体就业、消除就业歧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作出部署,将助推更多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过上更好日子。
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代表,对报告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关内容反复研读。
“过去10年,我们发起的‘助学走乡村行动’帮助420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相信在政策有力支持下,我们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会越来越好,山里的孩子们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刘秀祥说。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放眼未来,报告指明奋进的方向。
江西省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党支部书记康宽军代表,对“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一张张充满笑脸的照片印象最深刻:“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最生动的民生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康宽军表示,“报告激励我们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发代表们广泛共鸣。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壹家生活社区厨房”火热开张。这个便利老人的社区食堂,房子由小区居民提供,服务人员是志愿者,建设投入来自社区红色先锋公益基金。
“人民群众蕴藏无限智慧和力量。我们社区工作既服务群众,也依靠群众,二者彼此交融、相互推进。”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党委书记冷晓燕代表说,将以人民为师,向群众问策,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生活。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参军160万人,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支前馆的一组“东北解放战争人民支前统计”,让许多参观者驻足深思。
“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锦州市委书记靳国卫代表表示,群众路线的法宝不可丢。必须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努力开拓发展新局面。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武汉上万名建设工人夜以继日轮班施工,近千台设备、车辆彻夜运行,创下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
“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亲历者与建设者,回忆起这一幕,中国建筑三局电气工程师肖帅代表说。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力争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周群之代表说。
代表们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将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记者姜琳、谭谟晓、叶昊鸣、魏玉坤、于文静、白阳)
来源:新华社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社科理论界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职责。近日,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座谈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团结奋斗、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命题展开研讨。本端今日继续刊登专家发言摘要。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的精神实质。
何显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视野,对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黄先海: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陈立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深刻阐明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陈衍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提出“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把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实现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
孔凡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从生态维度上科学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使命任务,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新征程上,必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邱巍:为什么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此背景下,为什么在已经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