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22: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QC(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心得体会主题,是针对某个具体QC项目、某项QC工具的使用,还是对QC理念的感悟。主题应具体、明确,便于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QC的背景,引出你的心得体会主题,可以引用一些相关数据或案例,以增强说服力。 - 主体:分几个小节展开论述,每个小节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论述应具体、生动,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心得体会的重要性,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3. 内容充实:在论述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突出重点:针对主题,详细阐述你在QC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取得的成果等,突出心得体会的重点。 - 举例说明:用具体事例来佐证你的观点,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 反思总结:对QC过程中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4. 语言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 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确保文章的可读性。 - 用词准确:选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2021年9月29日,Bose发布全新QuietComfort系列头戴式降噪耳机—QC45,售价2299元。这是继上一代产品QC35II推出整整四年后,Bose再一次为QuietComfort(头戴式)系列更新新品。经典的外观设计、更长的续航时间、优秀的降噪效果、以及新增的通透模式,QC45依然可以定义为两千元价位里的标杆产品。但是,这款产品体验后给我的感受是——很好,但不值得买。当然,我希望大家能看完这篇文章后再来评价我的结论。
佩戴体验:重量变轻,舒适感提升
新一代QC45在重量上较QC35II变轻了一点,约240g,比隔壁苹果的AirPods Max(385g)轻了足足145g,差不多是一台iPhone 13 mini的重量。在我看来,耳机的佩戴舒适度甚至要高于音质。试想一下,如果刚戴上就觉得压头、不舒服,即使音质好很多人可能也不会买单。
实际佩戴体验也是如此,得益于比较轻的重量和合理的头梁结构,QC45的佩戴感受还是很舒服的——不夹头也不压耳,耳罩的包裹性也很到位;对我来说,一次佩戴2小时以上是完全没问题的。最近北京大幅降温,早晚出门戴上这款耳机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总的来说,QC45的佩戴感是可以给好评的,舒适、贴合、轻盈,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长的佩戴时间。
操控方面,QC45的按键布局和操作逻辑与QC35II几乎完全一样,音量调节、开关/配对和多功能键在右耳,降噪控制键在左耳。这部分对于用过QC35系列耳机的小伙伴一定都非常熟悉了,不需要再赘述。唯一的区别是,QC45这一次新增「通透模式」,可通过左耳的降噪按键来切换降噪和通透两种模式,接下来谈谈QC45的降噪和通透两种模式的使用感受。
外观设计就不展开描述了,大家从图片也都能看到。说好听点,新的QC45基于前代耳机的外形设计,保留了高辨识度的经典设计元素。说难听点,四年了。。。
降噪效果:一如既往地优秀,并新增通透模式
要知道,上一代产品QC35II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其降噪水平在行业里可以说都是标杆一样的存在。而且细心的网友会注意到,Bose从来不会强调自家耳机的降噪深度可以达到多少dB,然而只要体验过Bose的降噪耳机,你就知道它的降噪能力有多强。所以说真实力,真不是吹出来的。
前面说了些废话,这一次QC45的降噪能力毫无疑问,依然非常优秀。它的降噪效果能够兼顾深度和舒适,且没有明显的耳压感;在地铁车厢等嘈杂的地方,不仅可以让你安静地欣赏音乐,同时也不会出现听不到报站声坐过站的问题。然而,如果你要问我,它比QC35II的降噪能力提升大吗?我的真实感受是——没什么明显提升。
还是那句话,QC35II的降噪能力已经很优秀了,想要做更大的提升,本身就很困难。所以这就不难理解Bose这一次为什么要给QC45加入通透模式,他们之间绝对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需要共存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其实这一点Bose的跟进速度已经算很晚了,其他家厂商早就已经给耳机加入通透模式,或许Bose是想把通透模式的体验做到最满意,再植入到新品上吧。
QC45在通透模式下,麦克风会拾取周边环境音,并通过耳机自然播放。此时,你可以同时听到周边环境声和音乐,并以较为均衡的音量听到想听声音。QC45的通透模式体验还不错,但相较苹果AirPods Max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环境声的通透感不如后者,感觉一部分环境声还是被耳机过滤掉了。当然,话说回来,AirPods Max的价格也要比QC45贵了两千块,细节体验上自然也会存在一些差距。
音质表现:给平淡中加点料,细品下味道确实更好了
或许是之前大家对于QC35II音质的普遍评价是过于平淡,这一次Bose官方宣称在QC45上搭载了「TriPort」声学架构和动态音质均衡技术,旨在提高全音域的声音表现。以我自己试听后的感受来讲,QC45在动态和音乐细节上确实有所提升,但这个提升的幅度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在整体声音风格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的情况下,QC45的音质可以说是在平淡上添加了一点调味料,细品之下味道也更好了一点。
QC45在没有增大耳罩尺寸的情况下,相较QC35II在声音的深度和饱满度上均有了提升。此外,新支持的动态音质均衡技术,进一步增强了低频的密度和高频的明亮度。在任何音量下,QC45的声音都够饱满和均衡。例如:当你调低音量时,低频量感和密度始终如一;调高音量时,音乐的细节仍然清晰,而这也是我觉得QC45比QC35II提升较为明显的地方。
音质部分总体来说,相比QC35II确实有提升,只是在我看来这个提升幅度确实有点小,更没有那种初听时一耳朵的惊艳;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最多就是平淡中多了几分甜味和咸味。当然,或许在Bose看来,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声音,这点无可厚非。但至少与自家的上一代产品QC35II相比,音质的提升并不是QC45最大的亮点。
续航:享受24小时不间断音乐
续航是这一次QC45提升比较大的一点,从上一代产品的20小时(降噪开)提升至24小时。要知道,多出的这4个小时,可以给足你每天出门前和下班后通勤路上的淡定。同时,QC45在快充效率上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充电15分钟,可播放约3小时音乐。当然,你也可插入随附的音频线,在有线模式下享受更长的播放时间。
总结及选购建议:
其实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我对QC45的整体评价还是挺满意的,但是我为什么依然不推荐大家购买?其实我在前面也一直在强调,QC45相较QC35II的升级真的没有那么大。降噪和佩戴感几乎是一样的,虽然新增一个通透模式,音质有小幅提升,续航时间也增加了,但是看看价格:QC45新上市2299元基本没有优惠,而QC35II双十一到手价可是有望低于一千元啊!也就是说,你花QC45的钱能买到两个QC35II。所以到底买谁更划算,大家心里应该很有数了吧?换句话说,如果你就想买QC45,等过一段时间各大电商平台有了新的优惠活动,到时候再入手也不迟。
(7790218)
与Bose全新一代QC消噪耳塞的邂逅是在北京的深秋,那天早上出门时下着小雨,气温比前一天骤降十度,寒意四起;然而周五早高峰的街道依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忙碌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突然想安静一会,于是掏出耳机戴在耳朵上,然后打开了消噪模式....“呜一声”安静了下来,太安静了,我猜没有用过Bose降噪耳机的人可能很难体会到生命中如此安静的时刻,我决定听完一首歌再去挤地铁。
以上就是我对全新一代QC消噪耳塞降噪效果的评价....开个玩笑。在我体验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我发现它的降噪效果在千元档TWS耳机里依然拥有出类拔萃的表现,甚至与大鲨系列也难分高下。不论是像日常上下班路上的通勤噪音,还是出差时飞机上持续的引擎轰鸣,在我戴上这款耳机的时候,一切干扰都为我耳机里的音乐让道。
换新外观设计
新一代QC消噪耳塞又称“小鲨”,从体积和重量上来看,它确实比大鲨系列整体都小了一些,并且外观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特别是耳塞本体更为小巧紧凑,配色方面除了经典的黑/白配色,还有紫色可选。整体来说,新一代QC消噪耳塞的外观设计更年轻化、时尚化。接下来,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使用体验。
戴上耳机,噪音为音乐让道
首先,如果你的刚需是降噪,那么在我看来,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Bose家的降噪耳机就是你的首选之一。新一代QC消噪耳塞左右每个耳塞内置三个麦克风,支持六个麦克风系统协同工作,从而确保优秀的消噪和拾音效果。
当然,长时间持续降噪难免会令人感到不适。因此,在不需要降噪的时候,我可以通过触控耳机表面一键切换至感知模式与外界互动。此模式下的聆听效果真实自然,我可以察觉周围环境,无论是行走在繁忙的街道,还是在办公室埋头码字,我都会切换到感知模式。
耳机在开启降噪模式下可以使用大约8.5小时,至少对我来说,日常通勤和长途差旅基本不会有充电焦虑。即便是早上出门前发现耳机没电了,使用随附的充电线快速充电十几分钟,就能应急使用约3小时,日常使用我觉得还是挺省心的。
音质宽松自然,人声耐听
在音质方面,QC消噪耳塞非常适合听流行、R&B、摇滚等曲风,而且人声的表现也比较耐听。对于这个价位的耳机来说,它的声音素质没有问题——宽松自然,人声温润平滑,低频量感充足。
具体来说,以我最近特别喜欢的创作才女Tate McRae《Think Later》专辑中的热门单曲《greedy》为例,其独特的制作和充满流行魅力与感染力的曲风迅速走红。当歌曲开头标志性的低音beat通过耳机传到我的耳朵时,我切实感受到了声波的冲击。低音饱满深沉,富有质感,又不会过于轰头。McRae低语般的人声清晰可辨,仿佛就在耳边细语,展现出耳机优秀的中频表现。
再比如,听涅槃的纽约不插电现场《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live Acoustic)》,我可以清晰分辨出人声与乐队中不同位置的乐器,纵向和横向声场也都比较开阔,整体上声音层次感有着不错的表现。
如果追求更细腻的听感,Bose QCE App的均衡器值得一玩。除了5个预设好的EQ,我也可以手动微调低/中/高音的增益。在我看来,由于这款耳机本身的低频量感多一些,所以我个人会比较喜欢高音增强(如下图示)。高频的亮度上来了,声音的通透感也会表现得更好一些。
降噪和音质部分总结来说,这次新一代QC消噪耳塞的表现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当然也有不足,比如不支持自适应降噪和自适应音频功能(比如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媒体音量),而这对于我的日常使用来说确实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如果你并不在乎这两个智能化的功能,它还是挺香的。
操作便捷,新增实用小功能
功能和操作方面,QC消噪耳塞采用触控功能,我只需轻点耳塞即可实现跳过、调节音量、暂停/播放、调整消噪模式等操作;我也可以在Bose QCE App里根据使用习惯,自定义左右耳塞的触控功能。
另外,我发现还有一些新增的有趣小功能,比如“语音控制”。它类似于手机里的语音助手,但只负责控制耳机,通过语音唤醒词“Hey Headphones”来控制播放/暂停、调节音量、接听电话等功能(同上),甚至还能遥控手机自拍,这个功能让耳机化身相机快门遥控器,只需摆好姿势,让耳机帮你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在我看来,这个功能显然是为当下喜欢拍照的年轻人设计的。
另一个让我觉得比较方便的是它的双设备连接功能,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在电脑和手机上频繁切换耳机。虽然此功能在蓝牙耳机上已经很普遍,但是各家的体验却参差不齐,而且有些延迟很高。
QC消噪耳塞在这方面优化得还不错,除了可以保持在两台设备上稳定连接,当我暂停一台设备并在另一台设备上播放内容时,耳机的音频衔接几乎感受不到延迟。当有手机有来电时,我只需按一下多功能键即可接听电话,体验还是比较流畅的。如果你平时在工作中也需要在两台设备间切换耳机,至少不用担心QC消噪耳塞拖你的后腿。
写在最后:
这次体验下来,我发现新一代QC消噪耳塞最让我满意的还是它出色的降噪表现和舒适的佩戴体验。就像我在前面说的,如果降噪功能是你的刚需,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这款耳塞可能就是你的首选之一。其他方面,像是新增的语音控制、遥控手机自拍等功能,也给用户带来了新鲜的体验。此外,稳定的双设备连接功能,让我在工作时使用耳机更加游刃有余。总的来说,新一代QC消噪耳塞,值得一试。
(9202272)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