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京剧 观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23:27

如何写《京剧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京剧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在写作前,要明确自己的观后感主题,是赞扬京剧的艺术魅力,还是批评其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探讨京剧的发展前景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京剧的背景和自己的观后感;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自己对京剧的看法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从多个角度分析京剧的特点、表现手法、艺术价值等。可以结合具体剧目、角色、表演等进行分析,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4.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京剧的艺术价值、表现手法等进行评价。观点应客观、公正,避免偏激。
5. 语言生动:观后感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在描述京剧表演、剧情、角色等方面,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6. 举例具体:在论述过程中,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如京剧表演中的经典片段、角色塑造、剧情发展等。具体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 深入分析:不仅要描述京剧的表现形式,还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艺术

文武兼能 教学相长——观衣麟京剧文、武剧目有感

他本来是一名戏曲院校的教师,却以文武兼能的精湛演技成为京剧舞台上光彩四射的“大武生”。但他的初心不是为了追求舞台上的光彩,而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从而把更规范的京剧艺术传承下去。他就是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常务副校长衣麟。

2024年11月19日晚,在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第三十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展演中,衣麟以“衣麟折子戏专场”演出参与“主角奖”的角逐,上演了《狮子楼》《文昭关》《挑华车》三出经典剧目,文武兼备,充分全面过硬的综合实力。

衣麟在《挑华车》中饰演高宠 朱宏摄

上海的一位资深戏迷观看演出后说,衣麟在这几出戏中横跨文、武(短打、长靠)行当,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他演的《狮子楼》中的武松,出手快准狠,身段矫健,英气逼人,颇有盖派风貌。他演的《文昭关》中的伍子胥,一板一眼,唱出醇厚的杨派韵味。他演的《挑华车》中的高宠,自信、刚勇威猛。踢腿、摔叉、枪花、云手、圆场、演唱等都非常漂亮,腿、膀、腰、眼、手的功夫十分扎实。衣麟尊师如父,学艺如渴,博采众长,他学艺不是为了自己成名,而是为了京剧的传承贯通,他潜心教学,培养出了一批批京剧新苗。

10月28日、30日和11月1日,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在北京梅兰芳大戏院举办,其中《龙凤呈祥》、《楚宫恨》、《文昭关》、《大闹天宫》四出经典剧目由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师生共同演出。衣麟分别饰演了《龙凤呈祥》中的刘备、《楚宫恨》《文昭关》中的伍子胥和《大闹天宫》中的孙。衣麟通过亦文亦武、唱做兼长的技艺,追求“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艺术境界,展现了当代“大武生”的风范。

衣麟在《挑华车》中饰演高宠 朱宏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衣麟的师父杨少春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他不仅要做大量的行政管理、教学工作,还要坚持练功,他一直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他已经和我学习了13年。他不是为了个人在舞台上的光彩,而是为了在教学中更规范的教学生。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他还作为助教协助我教学,相信他未来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定能严把教学质量关,为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衣麟自幼学习京剧,先习老生后习武生,通过刻苦钻研与勤奋练习,在文武两行均有建树。他师从于周仲博、尹月樵、李景德、杨少春、叶蓬、刘福生、周龙、米福生、杨长秀、董和平、赵德义、董德义等诸多名家。近几来,衣麟先后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杨少春和叶蓬先生为师,精研武生、老生艺术表演和教学,又拜师著名导演杨小青,成为学院表导演全能的人才代表。

衣麟在《击鼓骂曹》中饰演弥衡 孙觉非摄

衣麟在唱念方面,行腔刚柔相济,念白富有韵律,吐字字正腔圆,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极富感染力。在《龙凤呈祥》中他饰演刘备,甘露寺一折“太后吴侯坐佛殿”一段中,衣麟一句导板先声夺人,响遏行云。接下来的一段【西皮原板】,衣麟演唱的不疾不徐,清晰流畅,娓娓道来,把“王帽戏”演绎得淋漓尽致。《楚宫恨》中,衣麟对整部剧进行了丰富创新,对伍员这一角色进行了再创作,将“战樊城”一折的内容加入剧中,体现了伍员的忠义与机智,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西皮原版转二六】“一封书信到樊城”这一段,衣麟演唱得韵味十足,表现出了伍员明知兄长此行凶多吉少,又不得不分别的无奈。【西皮快板】“兄长上马两泪淋”中,伍员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在衣麟的酣畅淋漓、快而不乱的演唱中,随着快板的节奏爆发出来,极富感染力。在《文昭关》中,衣麟饰演的伍员家破人亡,身陷困境。衣麟演唱的经典唱段“一轮明月照窗前”,可成为本剧中的亮点。衣麟开头一句“爹娘啊!”,瞬间营造出了悲愤的情绪基调。接下来【二黄慢板】中,衣麟演唱得平稳舒展,贴合了当时环境中的寂静,这种静与伍员内心的波涛汹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悲愤之情。其中“愁人心中似箭穿”一句中,“穿”字这个拖腔,衣麟演唱得凄凉哀怨,把伍员如万箭穿心一样的痛苦心情刻画的入木三分。接着“思来想去”的“想”字,衣麟使用的上划音潇洒而不卖弄,既有分量又有尺度。后面【二黄快原板】中一句,“不能见,爹娘啊”,衣麟熟练使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爹”后突然转而发出脑后音,凄厉如长空哀雁,为整段唱腔增添异彩。

衣麟在《闹天宫》中饰演齐天大圣 毛琼雯摄

在武戏方面,衣麟凭借他高超的技艺和扎实的功底,一招一式干脆俊美,尽显大将风范。《楚宫恨》中的伍子胥为靠把老生,非文武兼擅者不能胜任。在与武城黑的打斗中,衣麟饰演的伍员骑在马上与其搏斗,他一手执马鞭一手持枪,出枪快、劲头脆、力量足,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目不暇接。当伍员与马昭仪逃至禅宇寺时,有拴马和插枪两个身段动作,拴马时,衣麟手栓缰绳的动作孔武有力,插枪时,他手举长枪,配合着转身连耍几个漂亮的枪花,再顺势插入地面,潇洒自如。全剧结尾,伍员无奈丢下马继续逃亡,衣麟耍枪下场,只见他提枪接跨腿转身,稳稳亮相,展现了伍员的英雄气概。“猴戏”是武生演员的“必修课”。在《大闹天宫》中,衣麟化身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是一出经典的“猴戏”,与一般戏曲剧目不同,十分考验演员利用四功五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衣麟将其中的齐天大圣演绎的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展现了他在翎子功、水袖功以及短打武生等方面娴熟的功底。在《花果山》一出场的时候,他用水袖,用翎子,嬉戏兄弟子孙,虽为猴身,但在表演的分寸上,却表现出来是猴王的热情友爱,而不是一般猴子的嬉皮笑脸。小猴子们一阵嬉闹之后,追逐跳跃地下了场,他用翎子功夫,左“篡”右“甩”,表现了孙心里的欢悦兴奋。《凯旋图》一幕中,孙身穿抱衣抱裤,与青龙、白虎的对打,运用短打武生的表演技巧,适当地加入了“出手”的技术。孙与青龙对打时,衣麟手中的金箍棒时而轻便灵巧,时而重若千钧,展现了孙的武功高强。这里使用了“刀对棍”的打法,有时棍拔刀飞,有时刀绕棍起,衣麟表现的轻松灵巧。在孙战胜天兵天将后,一个虎跳接摔叉,只见他凌空而起又稳稳落下,干净利落。最后,孙迎战百官,战罢,一套行云流水的棍花表演使观众不禁为之喝彩,他运用了大刀花转身、迎面花转身、腋花等等繁复的棍花,眼花缭乱,精彩绝伦,流畅又富有力量感,为全局的结尾点缀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衣麟在《拜山》中饰演黄天霸(左)、舒桐饰演窦尔墩 朱宏摄

近年来,衣麟还主演了《连环套·拜山》《击鼓骂曹》《战马超》等剧目,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戏曲演员的全面素养,更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生动诠释了戏曲演员综合全面发展的成长道路。

“武戏文唱”是指武戏演员在武功扎实的基础上,唱念、做派方面都应该出色。如果武生演员唱念方面功夫下得不够,加之又在舞台翻打扑跌,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此在唱念的部分就会逊色。因此,一旦在舞台上出现了唱、念、做、打样样精湛的武生演员,人们往往就称赞他的表演为“武戏文唱”。自京剧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诞生以来,众多杰出的武生大师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如武生宗师杨小楼先生,念白清脆,唱腔激昂如战马嘶鸣,表演细腻,武打干净利落,但是他在台上绝不过分卖弄技巧,用以讨好取悦观众,而是根据剧情、人物进行表演,一招一式皆有戏情戏理,完美诠释了文武兼备的艺术境界。“文武老生”李少春先生,素有“李神仙”之称,非常注重武功和表演的统一,他的唱念韵味纯正,行腔圆熟婉转,感情深沉,荡气回肠。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改革家”,他对剧目《野猪林》加以改造,加入“大雪飘”一场,被奉为经典,可谓“一叹三咏、如泣如诉”。还有李万春先生,文戏、武戏、红生戏、猴戏都颇有造诣,并且是编新戏最多的一位演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武生中的翘楚。从这些武生名家的艺术境界来看无一不昭示着一个道理:一位真正优秀的武生演员,其艺术之路绝非仅限于翻打扑跌的技巧展示,更需在唱念做打各个方面均有所建树,实现技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唯有做到“武戏文唱”,方能超越技艺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成为流传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代“大武生”。

衣麟在《文昭关》中饰演齐天大圣 毛琼雯摄

要成为一名“大武生”必须有坚实的基本功,衣麟当年打基础的时候每天练习三个小时的圆场功,练了一个学期,打下了坚实的童子功,终身受用。京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市文化局局长马博敏说:“从这几出骨子戏来看衣麟的功底是深厚的,一天晚上连演三出戏,演完没有觉得筋疲力尽,还能够定住,说明你的体力、耐力爆发力都可以,作为一个43岁中年演员,能保持这样的体力就说明你平时练功了,教学、管理、练功够你辛苦的,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衣麟留校二十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是他的主责主业。他认为:“教学相长对于我来讲特别有体会,一位老教师对我说‘你教着教着就害怕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把自己的能力经过舞台实践提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如何信服你,你教他的东西如果在舞台展示的时候得到认可的话,学生也会认真地跟你学。”

作为教师和演员,衣麟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打破技能壁垒,精益求精,把演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戏曲教育和培养更多优秀戏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唱念做打才是京剧发展的根基,正是他对京剧一招一式刻苦钻研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学校的青年教师,和大家一起为京剧事业的传承共同奔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郑嘉琪

扎根乡土 一生为民——现代京剧《老阿姨》观后感

作者:郑少华(《中国戏剧》杂志副编审)

现代京剧《老阿姨》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龚全珍为原型,讲述了龚全珍老阿姨在丈夫甘祖昌将军的精神感召下,与其扎根乡土、一生为民的感人故事。

该剧表现内容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但主线清晰、结构合理。剧作选取龚全珍人生的特殊节点,重点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与冲突。特别是当主人公面临“留疆”还是“返乡”的人生抉择时内心的矛盾纠结,以及返乡后实际的困难远远超出预期时的迎难而上,是剧作重点呈现的内容。

此外,该剧编剧陈涌泉介绍,他创作这部剧时追求“诗意的写实和写实的诗意”,他把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在莲花县共同“垦荒”作为叙述重点,甘祖昌是现实生活的垦荒者(带领百姓修渠种树),龚全珍则是精神世界的垦荒者(教书育人),这二者虚实结合,照应全剧始终。

该剧创作团队对京剧传统程式理解颇深。黄梅戏、越剧等地方戏偏重旦脚戏,其他行当的人物形象相对较少,但京剧非常注重行当铺排。《老阿姨》延续了这一传统,除王润菁和田磊一旦一生领衔主演,剧中还起用老旦演员张兰饰演李平,花脸演员杨威扮演刘贵生,小花旦演员王珺扮演细妹子,老生演员马磊扮演村支书。这样的设置除了赋予这出戏更加绚丽的表演色彩之外,还使得故事的展开更加丰富立体。

昆曲名家周传瑛曾说:“大动作是演行当,小动作是演人物”。《老阿姨》的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有很多行当基础之上的细节雕琢。比如,龚全珍冒着大雨给住在山坳的细妹子送新书,到了细妹子家她已浑身湿透,细妹子的父亲刘贵生拿出一条毛巾递给龚全珍,刚递出去觉得有点脏,怕龚全珍嫌弃,递出去的手又缩回来了,龚全珍却毫不在意,一把拿过手巾,擦了擦。这个细节捕捉得很好,是剧本里没有的,完全是导演和演员的二度创作。

龚全珍给细妹子送课本是传统戏曲最擅长的“载歌载舞”场景。舞台上展现了龚全珍手持雨伞在风雨中行走的各种场景,演员有圆场、串翻身、蹉步等一系列身段动作,加上锣鼓节奏的配合,令观众充分感受到戏曲传统元素在舞台上的灵活化用。

同为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的王润菁、田磊分别饰演龚全珍和甘祖昌。在全剧的第二场和第七场中,龚全珍角色有大段唱腔,板式运用多变,非常能展现出演员的功力,王润菁充分发挥张派青衣的唱功特征,高音亮、低音柔,行腔婉转,驾驭自如,充分揭示了人物心境变化的过程。田磊允文允武,功底扎实,在剧中“文戏武唱”,虽然表现的是现代生活,但因为他有扎实的武生功底做支撑,因此人物一上场,就能精准地表现出一名将军的气质,为人瞩目。

在意象设置方面,该剧剧本设置了大漠胡杨与水中莲花两个意象。这两者既有着南北地理标识特征,也可以拓展到男女性别的象征意义,更隐喻着人物性格的内涵。前者代表着北方男性的阳刚,是甘祖昌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的写照,后者则代表着南方女性的柔美,映衬着龚全珍高标淡雅的温润气质。在舞台上,可以看到导演对这两个意象有更加明确的阐释,荷花池塘、大漠胡杨由作为主视觉的LED大屏幕呈现。除此之外,大屏幕还展现了一个日记本,从日记本中又延伸出一个带坡度的平台,传递出“本中有路,路中有本”的导演语汇。

日记本是个体情感和心灵成长的见证者、记录者、倾听者,是一个忠实的伙伴,陪伴着龚全珍度过每一个平凡或特殊的日子。正是这本日记,记载了龚全珍从胡杨树挺立的新疆到江西莲花县的千里路途,也正是从这本日记中,我们触摸到了龚全珍的真实温度。其实,这样的巧思贯穿在全剧的各处设置中,等待着更多的观众去解读、领会。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1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