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05:1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煤矿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总结目的":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提升自我,还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这将影响总结的内容和侧重点。
2. "结构清晰":一个良好的工作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开头":简要介绍自己的工作背景、工作内容以及总结的时间范围。 - "主体":详细描述工作内容、完成的项目、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取得的成果等。 - "结尾":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工作计划。
3. "内容详实": - "工作内容":详细列出自己负责的煤矿技术工作,如矿井设计、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 - "项目成果":具体描述参与的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等。 - "问题与解决方案":列举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经验教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包括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4. "客观公正":在描述工作成果和问题时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夸大事实,也不回避问题。
5. "语言规范": - "专业术语":使用煤矿技术领域的专业术语,但要注意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 - "语句通顺":确保作文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
“零失误率”创造支护奇迹
——记兰花科创唐安煤矿技术员武虎
□本报记者 闫卢静
“他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大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起武虎,工友们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38岁的武虎,自2007年10月到兰花科创唐安煤矿分公司参加工作以来,连续13年在综掘二队从事支护工作,2020年11月至今在生产科任技术员,主要负责井下矿压监测分析总结、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
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武虎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虽然一线工作“苦、脏、累、险”,但武虎没有退缩,他选择从一名支护学徒工做起,在现场,他孜孜不倦地向师傅、同事请教各类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渐渐地从一名门外汉成为队里的技术能手。十多年的支护工作中,他始终抱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在生产作业中遇到顶板淋水、底板倾斜严重、顶板破碎、断层及陷落柱等特殊地质条件时,会出现支护难度大、操作困难等情况,每当这时,现场总会出现武虎的身影,他主动与领导和同事探讨支护工艺及方法,将这些困难作为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靠着肯吃苦善钻研的劲头,不断磨炼,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有了很大提升。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不断挑战自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了支护岗位的主力。但是武虎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他继续以业务知识为基础,学习其他岗位知识,成为班组安全生产的多面手。
锚杆支护,作为煤矿巷道首选的、安全高效的主要支护方式,支护质量直接关系到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产量任务的完成,而支护锚杆种类多,安设标准高,通常误差要求在4厘米以内。超出就不合格,不仅浪费材料、影响进尺,巷道形不成稳定支护还有巨大的安全隐患。第一次操作钻机时,武虎手忙脚乱,不是忘记开阀,就是忘记加压,时不时出现卡钻、堵钻、把钻杆顶弯等现象,老师傅来处理问题时他就目不转睛看怎么处理,把过程记下来,闲暇之余找师傅请教,下班后再分析原因。
武虎的技术成才之路异常艰难,他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始终憋着一股子劲儿,遇到问题非要弄懂弄通,一次次挑战、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成长,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他逐渐掌握了支护工序的操作技巧,锚杆打钻要求外露在4厘米内就合格,追求极致的他把标准提高到2厘米,正是这两厘米成就了武虎。多年来,武虎创造了支护锚杆零失误纪录,也传为全矿的传奇,并因此为单位累计节约损耗数十万元。他支护的巷道质量高、用时短,带来的安全和效率价值对企业更是一份隐性财富。
2015年,武虎和综掘一队的陈德才师傅一起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潞安杯”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老大哥的陈德才师傅技术熟练、沉着冷静,在众多选手中获得支护工季军。武虎由于首次参加这样的大赛,经验不足,没有获得名次,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很失落,陈师傅就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找不足,让武虎学到了技能,也重新找回信心。2017年,武虎代表晋城市参加“晋煤杯”第四届山西省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举获得支护工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德才师傅的帮助让武虎意识到技能需要传承,武虎开始将自己多年的技能积累传授给年轻人。武虎的敬业钻研和取得的成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在以他为首的一批“工匠”的带动下,进一步激发起大家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企业内营造出了人人学业务、个个比技术的“比、学、赶、帮、超”氛围,从而提高了职工的岗位技能水平,实现了技能传承,也为企业培养了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19年4月武虎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他的每一个足迹、每一滴汗水、每一份成绩都真实记录了他对梦想不懈追求,他靠着十年如一日追求极致的精神,传承和钻研职业技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坚守和担当。
本文来自【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讲述新党员传承红色精神、勇于拼搏奋斗的动人故事,即日起本报推出“新党员风采”专栏。
专栏主要对今年发展入党的政治素质好、入党意愿强、群众公认度高、有较强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新党员代表进行宣传,主要宣传他们爱党信党跟党走、矢志追求入党的心路历程,自觉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积极奉献的先进事迹,以及在党组织教育培养下成长发展的生动故事。
35岁的姬刘超是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庄煤矿信息中心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他凭着一股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折腰的精神,一步步成长为“行业技术能手”。2019年姬刘超荣获中国技能大赛“河南能源杯”二等奖,2020年荣获中国技能大赛“陕煤杯”三等奖,并获得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姬刘超任劳任怨、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真正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今年6月,姬刘超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特别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成为一名党员。”
从2018年开始,姬刘超就参与智能化矿井升级改造,传输信号全部由频率传输升级为RS485传输,这项技术创新使设备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并融合人员定位系统、通讯联络系统、语音广播系统,为矿上的安全生产又增加一道保护伞。姬刘超一直坚持能修好旧的就不采购新设备的理念,努力为企业节约材料成本,2019年、2020年通过修旧利废共创造价值1000万余元。
姬刘超还注重关键岗位人才培养,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多年累积的工作日记整理成册,分享给班组兄弟们,做到“传道授业不遗余力,导师带徒薪火相传。”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一问二看三定位”快速故障排除法,通过“选、培、育”“传、帮、带”的途径和手段,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人才。多年来,他一共带领了10多名徒弟,其中5名先后获得矿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刘丹还荣获2020年“陕煤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