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190字日记》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08:48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190字日记》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190字日记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主题明确:日记内容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确保条理清晰。
2. 语言简洁:字数限制在190字,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3. 结构完整:日记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使读者能了解日记背景。
4. 真实感人:记录真实的生活点滴,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5. 避免重复:尽量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避免重复啰嗦。
6. 注意语法:确保句子通顺,语法正确。
7. 情感真挚: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
8. 适当修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日记更具文采。
9. 保持风格:保持日记一贯的风格,让读者对你的日记产生熟悉感。
10. 适时回顾:定期回顾自己的日记,总结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成长日记(190篇)

2008.12.10

贝贝作的诗:好吃吗?不好吃。吃不好,吐出来。自己叨叨咕咕好几遍。

儿子们,妈妈没时间和你们呆很长时间,你们现在太有意思了,能说出很多刁钻的词。“脏兮兮“都会说。妈妈真喜欢。


2008.12.16

妈妈换了新手机,贝贝很嫉妒,一本正经地质问妈妈:“你一个人霸占两个手机呀,给我一个吧。”


宝宝打电话问妈妈可以上婆婆家吗?妈妈说不可以。他不高兴。爸爸来接他,在楼道里遇到妈妈,他把小嘴撅得能挂一个油瓶子。


2008.12.16

宝宝快胖成小胖墩了,两条小腿成为两个小柱子。妈妈把他叫做大象腿。如果他去婆婆家,晚上回来,妈妈就觉得他的小脸又圆了一圈,还有一个双下巴。这是宝宝自从六个月时,第二次成为小胖子。


贝贝就很瘦,不爱吃东西。


82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写了190本日记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 静

说起80多岁的老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是年龄大,腿脚不灵便,眼耳也不好使了,需要家人照顾。但82岁的冯安玲老人不仅腿脚灵便而且眼不花耳不聋,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66岁时爬上了千佛山,76时爬上了武当山,退休后她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锻炼;二是写日记,如今她的日记本就有190多本。冯安玲老人的信念就是做新时代充满正能量的健康老人。

82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

6月20日,记者来到定陶区老干所,冯安玲老人骑着红色冰花牌三轮车刚从外面回来。“听说你们今天要来,我专门去外面买了个南王店西瓜,特别甜,你们吃着好吃的话帮我们定陶宣传宣传。” 82岁的冯安玲看到记者到来热情地说道。头发花白但脸上的皱纹很少,面色红润,走路轻便,说话底气十足——这是冯安岭老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走进她的院子,地面被打扫的干净整洁,院子的一侧种着豆角、西红柿、蒲公英等蔬菜。“这种菜吃了可以降血压,这种菜吃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冯安玲指着自己种的菜介绍着它们对身体的好处。她说她吃东西首先看中的是这种食物的营养及养生价值而不是味道。在她的客厅里,除了几样简单的家具最多的就是报纸和她的日记本。“我目前只定了《牡丹晚报》和《生命时报》,《牡丹晚报》可以让我了解菏泽本地发生的大小事,《生命时报》可以让我了解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冯安玲老人说,她每天都会读报写日记,家里的日记本目前已经有190多本。

66岁爬上千佛山,76岁爬上武当山

冯安玲老人出生在哈尔滨市,1976年随老伴来到菏泽市定陶区,退休前在定陶县(现定陶区)百货公司上班。说起自己的锻炼经历,冯安玲老人说她是从1998年开始的,每天走1万步,风雨无阻,下小雨时就带着草帽走,下大雨时就带着伞,就这样坚持了十年,得了46年的关节炎被走好了。令冯安玲老人自豪的是66岁时她爬上了千佛山,76岁时爬上了武当山。“当年一块去武当山的有20多人,我年龄最大,但数我爬的最快,下山后几个年轻人累的腿抽筋,我还帮助他们按摩。”冯安玲自豪地说,好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本钱。她平时不光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还有脑力锻炼。为了锻炼大脑,冯安玲每天学习新知识,背诵新东西,用算盘算数。“以前用算盘算16875乘以16875需要10分钟,现在只需要3分钟。”说话间,冯安玲拿起放在沙发上的算盘“打”了起来,手指的灵活度和大脑的反应速度令周围人自叹不如。除了“打”算盘,冯安玲还经常用脑子记电话号码,三个孩子的手机号她记得一号不差。“健康的人都是勤劳的人,不仅身体勤劳,脑子也要勤快,要不然容易得老年痴呆。”冯安玲说,多年来她总结了很多健康养生小知识,她每天都会按摩太阳穴180下,揉腿肚420下,搓打脚600下……冯安玲的健康养生小知识也得到了周围老伙伴们的认可。77岁的王西荣因脑梗住院两次。“严重的时候我的腿都站不起来了,用了冯安玲的养生方法,现在我又能站起来了,没事我就过来找她玩。”王西荣说,在她眼里,冯安岭热情、不拘小节、心态好、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190本日记记录精彩生活

冯安玲说自己有82岁的年龄但有28岁的心态,她经常对外称自己是“80后”老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我上到5年级九辍学了。”冯安玲说,她虽然学历低但是她爱学习,爱写东西,写不了大东西就从生活的点滴写起。多年来她写了190多本日记,除了日记,她的记事本还分为感悟人生本、预防保健本、健脑学习本……每一个本子上都记录了冯安玲生活的点滴。“人家坐车,我爬坡;人家骑摩托车,我骑三轮车;人家住高楼大厦我住平房也暖和……”在冯安玲老人的日记本里很多这样知足常乐的句子。她说她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老太婆,她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健康是本钱,勤奋是前进的力量。在冯安玲的日记本里记者还看到这样一句话——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要活出自己的名牌。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和姜淑敏老人同岁,而且比姜淑敏多上了五年学,她的愿望就是像姜淑老人一样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