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11: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119》读后感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文章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即从哪些角度去评价和表达对《119》这部作品的感受和思考。例如,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论证充分:在正文部分,要充分运用作品中的具体事例、人物对话、场景描写等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避免空泛的议论,确保论证有力。
4. 表达真实:在写作过程中,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思考。不要为了迎合某种观点而刻意夸大或贬低作品。
5. 观点独特:在众多读后感中,要力求让自己的观点具有独特性。可以从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某个人物或者某个情节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
6.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保持书面语风格。
7. 避免抄袭: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观点和论述是原创的,避免抄袭他人作品。
8. 注意篇幅:一篇
我们倡导“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就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紧扣探究的核心问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让课堂看见学生、看见学习、看见成长。——陈淑娟
《山河无恙 人间皆安》
—— 学习雷锋月 有感于新冠疫情
2019级201班 王紫辰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愿大疫退去,国泰民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同志曾在那鲜红的日记本中写道。
雷锋在哪?“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总有一个个“活雷锋”在我们看不到的平凡岗位上,抒写着伟大的抗疫华章,替我们默默守护,守护安宁,守护健康,守护梦想,然后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不曾忘,那个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那些将鲜红的指印铿锵有力地印在请愿书上的“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白衣天使;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素甲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他们何尝不知疫情之危险,生死两茫茫,可国难当头,血脉滚烫,他们眼里只有呻吟的祖国和啜泣的患者。于是,他们毅然决然地奔赴在最危险的疫情前线,只为守护大国的安然无恙。
不曾忘,那些日夜心系学生的人民教师,拿起鼠标与键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不曾忘,那些经常发炎的喉咙,面对电脑依旧声情并茂;不曾忘,那些手握粉笔的钢枪,脚踏讲台的战场,瞬间化身“人气主播”的老师的激情……他们何尝不知家中乳儿嗷嗷待哺,亦或休息之舒坦,可疫情不退,网络发达,他们眼里只有学生那闪烁的眼神和梦想。因此,他们面对电脑直播授课,毫不懈怠,只为不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不曾忘,那些肩扛摄像机,首次穿上防护服毅然进入污染区的新闻工作者;不曾忘,终日站在高速路口的身着防护服,手握体温计的人民警察;不曾忘,那戴着口罩送菜上门的志愿者……他们何尝不知病毒之凶险,一人潜伏,全家遭殃,可他们心中只有职业的使命与担当。所以他们内心强大,做好防护,不惧病毒,镇守在各自的岗位,只为给大家带来安宁与心安。
鲁迅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才总有不期而遇的爱存在,然后像太阳一样,温暖人间,我们才能抬头便遇见清净与温暖。
五千年漫长岁月,我们的祖国遭受过太多的雨雪风霜,但是最后我们都勇敢地挺了过来。这一次,我们坚信,始终坚信,不管黎明破晓前有多么黑暗,我们终将会迎来曙光,春暖花开终会到来……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活雷锋”,我们坚强又勇敢,一切阴翳在我们面前都会过去,中国,注定不凡。愿疫情早日散去,山河无恙,祖国无恙,人间充满爱与希望。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观《雷锋的微笑》有感
2019级119班 晁欣怡
如果生命被定格在22岁,你会怎样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给我们的最好的答案。
生于贫农家庭的雷锋,在侵略者和地主的铁蹄下长大。幼年的生活经历,让雷锋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也坚定了他追随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见到毛主席”是雷锋毕生的理想。然而,在实现梦想的前不久,一根木桩砸到了这位年仅22岁的战士。他走了,什么也没有带走,却留下了那张稚嫩的脸庞上永远挥不去的微笑,留下了为后世所传诵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似涓涓细流,不断地在人们心中流淌。帮战友提水,把新发的军装留给他人,帮老大娘的儿子……这些都只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也许有人不屑于做,也许有人认为做了也没多大意义,但雷锋同志却会认认真真地去做,并且,他一生都在坚持这样做。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善意,然而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是及时的慷慨之举。
雷锋虽然永远的走了,可是雷锋精神将在人们心里永驻。正如毛主席所说:“雷锋精神还在,我们的政权就永远不会变色。”雷锋精神所影响的是他的战友,是他帮助过的人,是当时的中国,也是现在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中国的红色,是战争时期革命先烈的鲜血,也是和平年代普通人的拳拳赤子之心。
时下,我们正经历一段较为艰难的岁月,举国上下笼罩着病毒的阴霾,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事业等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就在个别人对病毒唯恐躲之不及逃亡国外时,无数逆行者却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走向那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与病毒作战,与死神抗争。这不正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吗?他们和雷锋同志一样,都不过是一束微光,但他们却愿意献出自己的微光去做温暖他人的太阳。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雷锋精神永存,我也将以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它,弘扬它。
不厌小流,方成江海;汇集微光,始得朝阳。
《天黑总会亮,春天总会到》
复习5班 樊振
当病毒无情地查封了春天的武汉,当官员的口误隐藏着庸能的悲哀,人们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看着那些逆行的身影,摆渡的人儿,用感动与热泪写下:武汉加油!
“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命运,钟南山院士扛了两次,零三年的非典,二零年的肺炎。当他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进行指导,许多人纷纷直呼:相信他,有他在,我就放心了。他逆行而去,距离上愈远,精神上离我们却愈近了。高龄不足拦,疫情不足惧。他把“人文情怀压在纸脊”,是医者仁心,是学者担当。他就好像许多人童年里的迪迦奥特曼,汇聚希望之光而去,只为打败黑暗,更盼春来。
原来,疫情带给我们的除了冷清与黑暗,还有英雄,而英雄,从来不止一个。
那吹哨的人已离我们远去,只是哨声萦绕耳际,久久不能平息。坦荡签过训诫书后,他虽认清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奔赴一线。李文亮,一个伟大的医生,给了黑暗一巴掌,自然而成了一束光。加里·施耐德说“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好人的陨落带给我们的,不能止步于惋惜,停留于感动,更应进步于反思。
百花齐放春满园。摆渡黑暗的历程,涌现了千千万万逆行者,出现了许许多多摆渡人。从安徽六安匿名捐口罩的男子,到上一线延婚礼的医护人员,再到日本捐赠口罩的华侨。一句句武汉加油,一句句富有韵味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直击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塑造了中国抗疫战争中最坚强的身影。
没有一个黑夜不会天亮,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抗疫战争还在继续,但我们坚信,中国定能漂亮地打完这场战役!那一个个黑暗中逆行的人,摆渡的人,似火,似灯,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的光,也终将预示着白昼将至,春光将现。那时,一定是春花烂漫,煦日明媚。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
2018级113班管梦琳
二零二零年伊始,本应喜迎春节的我们竟迎来一场肆虐的瘟疫。在这样紧张又恐慌的氛围里,每个人都格外地坐立不安,时刻关注着有关疫情的一切动向。有在家进行自我隔离的民众们屡次传来温情的关怀,亦有无数的平凡英雄屹立在一线进行救治工作,还有无数位于世界各地的朋友为我国捐赠与祈祷,每个人皆用自己的光和热,点缀祖国万里河山,护人间春暖花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在蔓延,爱的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难当头,各行各业的中华儿女,以己之力,集物集资,驰援武汉;疫情面前,相隔远洋的外邦友人,鼎力相助,贡献力量。主动请战的白衣天使们,没日没夜地坚守岗位,对每位病人尽职尽责,只愿救助更多的人;各个地区的人民皆自发地为武汉支援物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都在为国家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灾难面前,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为打赢这场战争而努力,这大抵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体现。
平凡英雄,牵动人心。中华五千年漫漫长河中,不乏有战争与灾难,亦不乏英雄的身影。平凡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如“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他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简单但正义凛然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段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可能只是一次危机关头挺身而出的果敢。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主动为白衣天使们送饭的饭店老板,兢兢业业的外卖小哥……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英雄,那些暖人的细节,给了我们感动的力量。
灾难袭来,青年勇担。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勇挑重任。战役的号角吹响,许多新上任的年轻医生与护士“学着前辈的样子从死神手里救人”,写下“我年轻,让我上”的请战书,义无反顾投身于抗议一线,展示了青春最美的模样。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巨大进步都离开不了青年的挺身而出。面对灾难吾辈青年学生更应坚守阵地,暗自努力,不断积累,为日后的战场作好充足的准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将要落幕。我们无法忘却那些牺牲的人,他们舍生取义;我们无法忘却那些坚守的人,他们视死如归;我们无法忘却那些勇敢的人,他们毫不退缩。那些温柔的坚守,那些艰难的前行,皆已成为无数星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定将在吾辈心中挥之不去了,我们本就是中国最坚实的脊梁。相信灾难过后,祖国母亲定将更加明艳动人,那时樱花盛开,春光烂漫。
《静待破晓,笑满山川》
2017级210班 师慧可
城市沉重的呼吸着,人们脸上戴着的口罩似乎是希望的稻草。疫情像一张正撒开着的网,越张越大,包住城市的每个角落,让人类丑恶与良善又一次得以显露。医院里充斥着沉重与紧张,无力的病人,焦灼的医生…这是2020年的序幕。
从医护人员的初步诊断,到钟南山院士的再度出山;从武汉封城,到全国驰援,这次疫情,吸引了每个国人的目光,也凝聚了前所未有爱与团结。隔离病毒,但并不隔离爱。面对肆虐的病毒,我们曾焦虑,我们也无力,但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之际,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
我们唾弃那些为一己口腹之欲引发灾难的人。但我们也自豪感动自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中国人民。无数的英雄奋斗在抗疫前线。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为我们带来希望;各地医疗人员自发写下请战书,摁下手印的那一刻,眼里只有坚毅,只有为祖国献一份力的渴望…他们也有家,有家人,但国难当头,疫情面前没人退缩,这,是炎黄子孙永不泯灭的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敢相信吗?十天,建成一所可容纳一千张床位的救命医院,这是中国速度。而这背后,是各方紧密的配合,设计图纸,召集工人,配备设备,供电供水…小到一个快递物资的运送,大到一个集团一个地区的支持,不计报酬,各方支援,终造就奇迹。一辆又一辆抗疫物资运往武汉,带去的是全国人们的团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带来的是外邦友人同期连理的爱心。这个冬天从未如此寒冷,但这个冬天也从未如此温暖!
冬渐远,春可期。没有一场冰雪不会消融,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期待战胜病毒之时,彼此携手,共去观樱花怒放,笑声遍布山川。我们相信,中国,必胜!
来源: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