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衣裳思想》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13:14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衣裳思想》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衣裳思想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作文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比如是探讨衣裳的文化意义、社会影响,还是分析衣裳与个人身份、审美观念的关系。
2. 结构清晰: - 开头:简要介绍衣裳的背景和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题。 - 主体:分段论述,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可以使用举例、引用、对比等手法。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建议。
3. 内容丰富: -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等,使文章内容充实。 - 结合实际案例,如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衣裳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 观点鲜明: -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明确、坚定,避免模糊不清。 - 在论述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但要保持客观,尊重他人意见。
5.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 - 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多样性,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 - 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使文章易于阅读。
6. 引用规范: - 如需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应注明出处,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 - 引用内容应

“午间沙龙”第一期|“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午间沙龙

Midday Salon

为丰富团员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徐汇区检察院团总支整合现有资源,围绕团员青年思想建设、学习成长、身心健康等主题举办“午间沙龙”活动,并院内外嘉宾参与,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工作、生活、学习等各类主题讲座,帮助团员青年在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中成长进步。

第一期“午间沙龙”活动

“服饰文化”

7月12日中午,院团总支在青年活动室举办第一期“午间沙龙”活动,30名团员青年参加。

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机关党委书记何青云以“服饰文化”为主题授课。

“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饰是展示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文化涵养的重要标志。

在检察院,我们当然身着检察制服。

检察制服更换了一代又一代,

也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重建初期,没有统一的检察制服

0 1

“84式”检察制服(夏装)

“90式”

检察制服(春秋装)

2000式

检察制服

“2009式”检察制服:

胸徽和领徽合二为一

从“中山装”到“大盖帽”,从“武官”到“文官”,检察制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豆绿色检察制服到新式西装制服的变迁过程,不仅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和执法理念的变化,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录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那么

日常生活中,

我们怎么选择服饰呢?

三大基本原则:

1、整洁原则

2、个性原则

3、和谐原则

TPO原则:Time 、Place 、Occasion

时间、地点、场合

何青云同志通过分析身边人物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整洁、个性、和谐”穿衣三原则和“时间、地点、场合”的TPO原则。为了使团员青年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服饰和配色、服饰和体型、服饰和肤色之间的联系,何青云同志又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场随机点评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转化为可以感知的实践基础,为徐检青年提升个人形象气质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中,团员青年时而聚精会神,时而欢声笑语,还不时互动问答,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何青云同志的分析点评让团员青年和到场嘉宾们收获颇丰,第一期“午间沙龙”在全体人员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百家讲坛|不简单的“衣裳”

日常生活中,谁都离不开衣裳。服装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可是大家知道吗,“衣裳”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字,其实非常不简单。可以说,我们中国的服装文化,就是从这个词开始的。

李任飞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

两种读法

“衣裳”这个词的第一种读法,是yī shang(后一个字读轻音)。这样读的时候,是指衣物的统称,比如洗衣裳、买衣裳。这个词的第二种读法,是yī cháng。这样读的时候,它其实是上下装的分称。在古代,穿在上面的衣服叫“衣”,穿在下面的围裙叫“裳”。上衣下裳也就是衣裳制,是我们传统服装的典型代表。

衣裳制

我们的祖先最初之所以选择衣裳制,与当时农耕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上下装分穿,都是为了方便劳动:干活的时候,上下装分穿,可以把上装脱掉,既散热又灵活,干完活把上装穿回来,既体面又保暖。

天玄地黄

服装的形制源于生活,但是我们传统的服装却远不止为了方便生活这么简单。即便是上衣下裳这种看似简单的选择,其中也有着非常深邃的内涵。

《易经·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第一套服装是上衣下裳的形式,由黄帝设计。可以说,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服装设计大师。这样的设计参照了天地、乾坤的思想理念:上衣象征的是天,下裳象征的是地。

古人认为,上天的颜色是玄色,而地的颜色是黄色。地是黄色的,这个好理解,但玄色是什么颜色?古人认为,当天空出现太阳或月亮的时候,天色就已经不是本色了,所以要等到月亮落下去、太阳还未升起来的黎明时分,那时看到的深邃的、有层次的、黑里微微透出一点红色的颜色,就叫玄色。从“天地玄黄”,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世界观:衣服这样穿,就等于把天地穿在了身上,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实,中国传统的服装不仅仅是上衣下裳这么简单。比如,古代皇帝帽子上有冕旒,那个东西有什么用?古人腰前常常有一条下垂的布带子,那又是为了什么?这些服装现象背后,都有设计的考虑和有趣的故事。中华民族的服装,确实具有丰厚的人文意味。想了解更多?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中国衣裳》。

百家讲坛

《中国衣裳》

播出时间:2月20日—3月6日 12:16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myXdV95VidimYXq1EXERqA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