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一二九思想汇报》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20:15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一二九思想汇报》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一二九思想汇报作文注意事项
正文:
在撰写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思想汇报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观点明确:
一、明确主题
1. 确保作文主题与一二九运动紧密相关,围绕运动的历史背景、意义、影响等方面展开。
2. 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即对一二九运动的评价和认识。
二、深入分析
1. 对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国内外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矛盾等。
2. 分析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原因,如民族危机、民众觉醒、学生运动等。
3. 深入挖掘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如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等。
三、观点鲜明
1. 在作文中明确表达对一二九运动的认识和评价,观点要鲜明、有说服力。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结构合理
1. 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结尾三个部分。
2. 正文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人物活动等角度进行划分,使文章层次分明。
五、语言规范
1. 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随意化表达。
2. 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章的整洁性。
六、引用资料

(时政)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70名委员、12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共青团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报告全面总结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青团过去五年的工作,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强调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对未来五年共青团建设和工作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要求、反映了青年期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大会决定批准这一报告。

大会认为,报告明确的大会主题阐明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精神状态、奋斗目标。全团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高扬理想主义,心系广大青年,锐意开拓进取,勇于自我革命,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挺膺担当、团结奋斗。

大会认为,在党领导下中国共青团走过了百年历程,一百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理想信念、投身民族复兴、扎根广大青年,在实践考验中塑造了立身之本、政治之魂、奋进之力、活力之源。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从来都是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彰显青春的使命,在推动时代进步中实现自身的进步。面向未来,全团必须始终做到红心永向党、绝对忠诚,始终做到实心干事业、尽责担当,始终做到热心为青年、朝气蓬勃,始终做到虚心求革新、清澈纯粹,切实当好新时代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大会同意报告对未来五年共青团工作的部署。共青团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力量。

大会强调,共青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锚定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改革方向,着力克服机关化作风和行政化依赖,着力巩固去贵族化、去娱乐化成效,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努力成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写入团章。

大会认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反映了包括广大团员青年在内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全团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大会认为,对标党章修改和党的要求,同团章总则部分修改相衔接,总结吸收近年来共青团建设和改革中的成熟实践经验,对团章部分条文适当修改很有必要。

大会号召,全团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唱响更为嘹亮激越的青春之歌,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更为绚丽夺目的青春篇章!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完)

抗战敌后战场 -(浅谈八路军第129师)


八路军第129师,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2、3、4团以及第15军团的骑兵团等改编而成,下辖第385、第386两个旅、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等共1.3万余人。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创建晋冀鲁豫、冀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集团。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及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第2、第3、第4团及红军第15军团骑兵团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训处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辖第385、第386旅及教导团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等,全师共1.3万余人。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辖第769、第770团;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第771、第772团。2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刘伯承、张浩、徐向前、陈赓、王宏坤组成第129师军政委员会,刘伯承任书记。10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八路军团以上部队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处)名称,张浩任师政治委员(1938年1月,邓小平任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任政治部副主任。王维舟任第385旅政治委员;王新亭任第386旅政治委员。

  9月30日,第129师以第385旅旅部率第770团及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留守陕甘宁边区,师部率第386旅及第769团、教导团、骑兵营等共9100余人,由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八路军在敌之翼侧和后方积极打击与牵制日军,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的指示,10月19日,第129师先头部队第769团,夜袭山西省代县阳明堡日军前线飞机场,毁伤飞机24架。接着,师主力部队挺进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以南的平定、昔阳地区,打击沿铁路西进的日军,先后取得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广阳等战斗胜利。11月10日,为贯彻毛泽东制定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作战方针,师部在和顺县武家庄召开干部会议,刘伯承作游击战术报告,为尔后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11月中旬,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关于建立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第129师在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以东、正太铁路以南,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石家庄至磁县段以西地区展开,派出多批游击队和工作团深入晋冀豫边广大地区,配合当地中共组织,建立抗日政权,组织群众武装和群众团体,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部队也随之发展。以师教导团一部和部分主力部队连队为骨干,先后成立了秦(基伟)赖(际发)支队、八路军游击支队、先遣支队、汪乃贵支队、赵(基梅)涂(锡道)支队等抗日武装。1938年1月,由陈再道、李菁玉率八路军东进纵队,3月由宋任穷率骑兵团,先后到达冀南隆平、南宫地区,协同当地人民抗日武装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

  为牵制与打击向晋南、晋西进攻之日军,配合晋南的国民党军和晋西北、晋西南的八路军作战,第129师于1938年2~3月,在正太铁路和邯(郸)长(治)公路沿线展开交通破击战和伏击战,先后取得了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的胜利,共歼灭日军2000余人。4月,第129师在八路军总部指挥下,与第115师第344旅、决死第1、第2纵队等部,以及部分国民党军共同战斗,粉碎了日军3万余人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歼灭日军4000余人,收复辽县(今左权县)、黎城等18座县城,巩固和扩大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同时,成立了晋冀豫军区,由倪志亮兼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辖5个军分区。

  4月下旬,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徐向前率第769团及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9团等部挺进冀南,与先期到达的东进纵队、骑兵团等部会合。6月上旬和中旬,第386旅第771团主力和汪乃贵支队也进至冀南地区。7月初,邓小平由太行到达冀南,将冀南部队统一整编为第1团、冀豫支队、青年抗日游击纵队、东进纵队(辖第1至第8支队和独立团)等,加强了冀南部队的统一领导。至8月,以南宫为中心,西至平汉铁路、东至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北至沧(州)石(家庄)公路、南跨漳河及卫河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同时,第386旅向豫北发展,开辟了安阳、林县、辉县山区根据地。经过1年多的斗争,第129师部队得到很大发展,组建了独立旅(陈再道任旅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及补充团、骑兵团等;并以第769团、独立团、汪乃贵支队合编为新385旅(陈锡联任旅长、谢富治任政治委员)。至10月,第129师发展到5万余人。12月,李达任师参谋长。

  主力部队挺进冀南和鲁西北平原,开展交通破击战和整军运动为进一步加强平原地区的对敌斗争,巩固发展平原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第129师师部率第386旅主力及先遣支队一部,挺进冀南和鲁西北地区。1939年1~3月,与冀南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部队协同作战,挫败了日伪军3万余人的“扫荡”,取得香城固等战斗的胜利。3月以后,当日军“扫荡”重点转向山区时,师主力返回太行抗日根据地,挫败了日伪军5万余人对太行区的夏季大“扫荡”。3~7月,第129师为巩固部队大发展的成果,先后进行了两期整军,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了思想教育,健全和充实了政治工作机关。根据两年来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战术技术训练,增强了战斗力,部队在斗争中又得到新的发展,全师发展到11万余人。年底,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派兵向晋西、冀南、太岳、太行地区的八路军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进攻。第129师部队奋起反击,于1940年2~3月间,在平汉铁路两侧发起卫(河)东和磁武涉林战役,歼灭石友三、朱怀冰等部1.8万余人。

  1940年上半年,第129师贯彻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关于建党、建军、建政三大方针,对部队进行政治整军。5月,蔡树藩任师政治部主任,黄镇任副主任。5~6月,整编部队,除第385旅(辖第769、第13、第14团)、第386旅(辖第772、第16、第17、第18团)未变外,原属八路军第2纵队之新编第1旅(旅长韦杰、政治委员唐天际,辖第1、第2团)归第129师建制。另新编了6个旅:以青年纵队改编为新编第4旅(旅长徐深吉、政治委员吴富善),以东进纵队改编为新编第7旅(旅长易良品、政治委员文建武),以筑先纵队和先遣纵队改编为新编第8旅(旅长张维翰、政治委员萧永智),以冀南军区部分基干武装改编为新编第9旅(旅长桂干生、政治委员李定灼),以晋冀豫边游击纵队主力、平汉纵队等改编为新编第10旅(旅长范子侠、政治委员赖际发),以冀西游击队、晋冀豫边游击纵队第2团及赞皇独立团等改编为新编第11旅(旅长尹先炳、政治委员黄振棠),师特务团改编为第34团。同时,还调整了军区和军分区的机构和区划,撤销了晋冀豫军区,成立了太行军区(军区机关由第129师机关兼),辖5个军分区;太岳军区(由第386旅旅部兼),辖3个军分区;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宋任穷),辖5个军分区。经过政治整军和整编,部队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

  为打破日军利用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第129师从1939年冬开始,先后进行了邯(郸)长(治)公路及平汉铁路的破击战。1940年5~6月间又发起白晋铁路(白圭—晋城)和武(安)涉(县)公路破击战。8~12月,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下,参加百团大战,100多天共作战520余次,歼灭日伪军7900余人。

  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和敌进我进方针,渡过难关1941年,华北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阶段。为适应斗争的需要,第129师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将一部分主力部队分期分批与军分区合并。新9旅机关与冀南第5军分区机关合并;新11、新10旅及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机关分别与太行第1、第2、第3军分区机关合并,其所属各团作为军分区基干武装。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8月,以第386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政治保卫队第212旅编成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隶属八路军总部,1942年1月归第129师建制),陈赓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针对日军实行的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第129师采取以武装斗争为核心的全面对敌斗争方针,大力组织游击集团,加强边沿区的对敌斗争,开展政治攻势,粉碎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并挫败其“治安强化运动”,开辟了太岳以南的新区。至1941年底,全区地方武装发展到5.6万余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加频繁和更大规模的“扫荡”,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受到很大摧残,所辖范围逐渐缩小,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变为游击区,同时,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根据地财政经济十分困难。1942年9月,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成立,邓小平为书记。统一领导中共太行、太岳、冀南、晋豫(中条山)4个区委。先后撤销了各级党政军委员会。各区委、地委、县委及县辖区委书记兼任同级军队(军区、军分区、县大队或独立营、区基干队)政治委员或指导员。在冀南、冀鲁豫平原地区,将野战军全部地方化,主力旅先后与该地区的军分区合并,主力团担任了军分区基干团的任务。第129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开展整风、生产运动和实行“精兵简政”等各项政策,并实行“敌进我进”的对敌斗争方针,把斗争的焦点引向敌占区,同时派出大量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开展军事、政治攻势,建立小块抗日根据地。并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和围困战,军民协力同日伪军开展英勇斗争,坚持和巩固抗日根据地,逐步渡过难关。

  积蓄力量,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自1943年开始,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入恢复和再发展的新阶段。1月25日~2月20日,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在河北省涉县温村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邓小平作《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与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的报告,对第129师部队坚持敌后斗争,作好战略反攻准备起了重要指导作用。随后,晋冀鲁豫边区各军区共组织了近千支武装工作队和小分队深入到敌占区打击日伪军。先后取得太行5月反“扫荡”、冀鲁豫边秋季反“扫荡”和太岳秋季反“扫荡”的胜利。在太岳秋季反“扫荡”作战中,歼灭日军“观战团”旅长以下军官120余人。7~8月,开展攻势作战,进行了卫南和林南战役,歼灭日军一部、伪军1.2万余人,恢复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并在卫河以南开辟了新区。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八路军总部直属的冀鲁豫军区部队打退了国民党顽军对这一地区的进攻,有力地配合了陕甘宁边区的斗争。

  1943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第129师机关与八路军总部机关合并(第129师番号仍保留),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军区统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同时另行组建太行军区机关,李达任司令员,李雪峰任政治委员。

  1944年,第129师一面继续深入开展整风、生产和练兵运动,一面积极打击敌人,有计划地在鲁西、微山湖西、鲁西南、豫北、中条山以西及平汉铁路两侧地区举行攻势作战,拔除日伪军大量据点,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5月,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黄敬任政治委员。在日军进行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之际,第129师为牵制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并扩大自己的力量,7~9月,先后派部队加强水东(新黄河以东之睢县、把县、太康地区),挺进豫西,开辟水西(新黄河以西之临颍、商水地区),打击日伪军,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2月,成立河南军区,王树声任司令员、戴季英任政治委员。

  自1944年下半年开始,第129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开展大练兵运动,并普遍训练民兵。各部队先后进行以反对军阀主义、改善官兵关系为中心的政治整训和以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土工作业为主,以游击战术为辅的大练兵运动,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加强了团结,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为建立大规模正规兵团培养了骨干,为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开展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创造了条件。

  1945年春、夏,第129师各部队为“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开展大规模的攻势作战,进行了道清、豫北、南乐、东平、安阳、阳谷等战役,收复县城28座,将日伪军压缩到中心城市及主要交通线上。自8月11日开始,第129师所属部队参加大反攻,向平汉、津浦、德石(德州—石家庄)、正太、同蒲、陇海(今兰州—连云港)等铁路线和部分中小城镇之日伪军发起进攻,收复县城59座,解放了大片国土,使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边4个区连成一片。20日,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薄一波任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第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县城80余座。在第115师的配合下,创建了东起津浦铁路,西抵同蒲铁路,南跨陇海铁路,北至德石、正太铁路的晋冀鲁豫解放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400余万,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