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01: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教育名著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读后感作文的主题。是围绕名著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故事等方面展开,还是侧重于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明确主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2. 突出重点: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些章节或观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作文中,要突出这些重点,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
3. 逻辑清晰:读后感作文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通常可以按照“引言—正文—结尾”的顺序进行写作。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正文部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可以分段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观点。
4. 举例说明:在论述观点时,可以结合名著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这样可以使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读者信服。
5.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生动。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汇,同时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个人感悟: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成长背景或教育经历,谈谈你对名著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启示。
7. 避免抄袭: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观点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雨果曾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推出“我的读书笔记”新闻策划,记录下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老师的读书感悟,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西校区教师陈恩霞的读书笔记:
假期本来是为了陪闺女早起早读,拿出了两年前买的张兴华老师写的《我的教育人生》,没想到读起来以后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中就把它“啃”完了,竟然还摘抄了近两万字的笔记,受益匪浅。
在小学数学教育界,张兴华老师是一个被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是特级教师,但又与一般的特级教师不同:从语文特级教师转化为数学特级教师,创造了跨学科的奇迹;他的小学数学教育视野十分开阔,但又十分聚焦,其聚焦点是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把对儿童数学学习的研究筑建在儿童学习心理研究基础之上,因而更具科学性,更具理性,也更为有效。蒙台梭利说:只要儿童不能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并且受到偏离正轨的折磨,人类就将永远不正常。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张老师与儿童数学教学心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教育人生跨越了一个甲子,他的治学态度是科学的,方法是艺术的,逻辑是严谨的,语言是灵动的,思维是深邃的,呈现方式是活泼的;坚守的理论是鲜明的,展现的过程是简洁易懂的。这是一种教学特质进而形成教学风格。他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门实践着的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诱而导之;唤而醒之;鼓而舞之。在他的引领和培养下一大批青年优秀教师成长起来了,比如王庆念,张齐华,施银燕,顾青山,华应龙,贲友林,许卫兵,徐斌,蔡宏圣,朱玉如,张冬梅等,成为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精英人物。
他一直要求他的徒弟们每天的随堂课要像公开课一样上,永远不要重复自己,更不要重复别人。早在2000年他就提出“和谐教育”的操作,一要摆正学科教学位置,切断加班补课后路;二要构建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群体素质;三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四要优化三类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至今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他的《十字决》“热爱”“学习”“实践”“思索”“总结”,激励着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不断成长,由平凡走向优秀。他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塑造人的,想要潇洒自如的塑造儿童,必须先塑造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是最要紧的。学理论,学文化,学业务,由薄返约,厚积而薄发。认真的实践不仅仅是一种尽责的操作,而且必定会生出真知来。伟大的思想是从心里来的。勤于思索,就如拥有了一双睿目,能洞察每一鲜活生活背后所隐藏的理性光芒。及时总结大有益,吸取教训,总结规律,形成思想,可以防止错失,使今后的工作做的更好。
张齐华在他和师父张兴华的回忆中写到:在你失意时,给你鼓励;在你得意时,给你提醒;在你懒惰时,给你鞭策;他是一位永远知道你在什么时候最需要什么的智慧的长者!他还说:师父常说“凡事要学会抓住本质”,“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到最精致”,大师之大,在于他们常常在一些细小的地方,给与你最富启示的深刻影响!
我从小的梦想就想做一名人民教师,正是这个梦想驱使我努力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今踏上三尺讲台近20年了,越来越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够,知道的东西太少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值得庆幸的是在从教的这条路上我一直不忘初心,努力为做一名领导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教师而努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雨果曾言: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推出“我的读书笔记”新闻策划,记录下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老师的读书感悟,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山东东明县武胜桥镇沙堌堆小学教师王咏娟的读书笔记:
静下心来,一口气把张志勇教授的《问道教育》第一辑“教育•孩子”读完,再一次静下心来思考教授的话,并与我的真实生活做对比。
接连教了四年的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这学期接了两个二年级班,我自己一时适应不过来,一是教课的方法上还不适应;二是总是认为简单的知识不用再说了,但往往是学生出错最多的地方。
课堂上,学生的眼睛是无神的,学生对数学缺少兴趣,不管我是有意引起学生注意,还是随意让学生注意,大部分学生的专注力都坚持不了几分钟,一节课下来我很累,孩子也很累。效率很低,一些基础的知识都掌握不了,有的时候看着学生的反应,能感觉到学生掌握了,可是过了一天做题时又忘得一干二净。这让我很心急。
课堂上维持纪律,批评学生的时间占用了很多,但是效果也不见好转,成了恶性循环。我一度崩溃,课下我精心备了课,课上却发挥不了备课的效果。这本《问道教育》,让我困惑、迷惑、崩溃的情绪稳定了下来。离孩子们近些,也就是离真正的教育近些!
离孩子们近些,再近些!以尊重孩子为前提。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不听课,就不管不顾的批评,七八岁的孩子也有自尊,我没有照顾到他们的自尊,我的批评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想到此,心里很自责。
上周五,放学时,孩子们排队准备离开校门,一个二班的女生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这一天下来您辛苦了!”
自责一下子涌上了心头,急躁的心情没有了,孩子的这一句话让我反思了很多。我总是站在我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从来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学生学不会,我总是认为我该讲得都讲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进学生,走进和我有缘的这些孩子,而孩子们对我还这么信任。
“课堂教学除了完成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价值和内涵?”这句话问得多好,课堂上只是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课堂起不了好的效果,也不是教育的境界。
爱,在课堂中更为重要。没有人与人的情感交往,没有人与人的情感关注,没有人与人心灵世界的相互审视和关照,教育要想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是我的启明灯,让困惑的我有了一个方向。我得想办法让我的这些孩子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我该怎样去做呢?
这让我想起初入教师这一行业时的那一年,面对六年级基础不是很好的一班孩子,我静下心来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把笔顺写对,首先是我自己要有耐心,允许孩子们犯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改正,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无为而治”。
重新反思自己,审视自己,几年下来,再没有那样的心境了吗?不,不管到了何种时候,我们教师都要静下心来,走进孩子,多些耐心,学会真爱孩子。
杨守菊老师说:“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育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主动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检。”当教育具备这些特性之后,当学生进入了人性成长的自然状态,当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进取心之后,教育才能良性循环。
真正走进孩子,离孩子们近些,再近些!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