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孟子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15:49

推荐《孟子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孟子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你的赏析角度,是围绕孟子的某一部著作、某一观点,还是对孟子整体思想的评价。明确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深度和针对性。
2. 结构安排:一般来说,一篇读书笔记赏析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 引言: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著作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引出你的赏析主题。 - 主体部分:分几个小节,分别对孟子的某一部著作、某一观点进行赏析。每个小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a. 摘抄原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孟子思想精华的语句进行摘抄。 b. 赏析:结合原文,从孟子思想、哲学观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阐述你的观点。 c. 举例说明:用实际案例或历史故事来佐证你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孟子的思想对你的启示和影响。
3. 赏析角度: a. 思想内涵:分析孟子的思想内涵,如仁爱、民本、性善论等。 b. 哲学观点:探讨孟子的哲学观点,如天人合一、心性论等。 c. 语言表达:赏析孟子的语言风格,如平实

荐读|《孟子》精华30句,记住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来源:《读者》

作者:京博国学

据《史记》记载,当年孟子游说诸候,但是没有人愿意用他,于是孟子便退出当时的政治圈子,专心与万章等学生将多年以来的言论写在书策上,用以阐明自己的思想。当我们翻开这一页页的书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一个历经沧桑但是依旧不改初心的圣贤。

(1) 人皆可以为尧舜

感悟:尧舜是儒家经典所描述的圣人,但是孟子并没有认为平常人达不到那种境界。孟子认为每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就好比我们做事,要想做成一件事不在于“能与不能”,而在于“做与不做”。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意:在逆境中生存,而在安逸中死亡。

感悟:在生活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拿着稳定的工资,过着稳定的生活,然后安于现状,结果意志不断消磨,早早地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承受生活变动,不断地接受挫折冲击,才能变得更强大!

(3)彼一时,此一时也。

大意:今时不同往日。

感悟: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去适应新的变化,假如我们观念老套,老是认为现在与过去没什么不同,那么我们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意:富贵奢侈的生活不能引诱他堕落,贫困卑贱的生活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强悍的武力不能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感悟:有些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对着他人溜须拍马,奴颜婢膝,这些辱没尊严的事大丈夫是不做的。尊严是一个人生命的骨架,而对于民族来说,尊严是他们永不屈服的动力与源泉。

(5)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大意:人的祸患就在于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

感悟: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是对的,因此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教导别人,这样的人只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因此我们在生活上如果遇到非教不可的情况,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至于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事最好不要做。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意:不得志的时候就修身养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得志的时候就要兼济天下的福祉。

感悟:圣人的心思无非是造福天下,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们贫贱时能修养道德、坚守本心,在身居高位时能造福天地。而小人贫贱就为非作歹、偷鸡摸狗,即使身居高位也只会盘剥百姓。所以穷要穷得有志气,富要富得正当。

(7)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意:(道所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要到那里。

感悟: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先贤为了追求真理,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之所以这样,就是真理(道)在引导他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8)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大意:以武力战胜人,那不是心服,只是力量不够罢了;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服口服!

感悟:如果我们在生活上,与人发生争执,一味地用自己的优势压制别人,只会将矛盾越积越深,到头来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应当将心比心,学习宽容,和颜悦色地与人协调。

(9)仁者无敌于天下。

大意:仁者是在全天下都是无敌的。

感悟:虽然仁者未必无敌,但我始终相信好人的运气和人缘不会太差!

(1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大意: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二样不能一起得到,那么只好舍弃生命而救义。

感悟:当我们从新闻上得知消防员为救他人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

(1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大意:君子最大的优点莫过于与人为善。

感悟: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人际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与人相处好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人为“恶”。那么该怎样与他人相处?首先我应当接近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为伍能给自己带来进步,自然不会去做一些卑鄙的勾当。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意:对待其它老人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感悟:诚然,对自己的亲人不可与对待别人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体会别人对亲人的感情,就像自己对待亲人的那份感情一样(推己及人),那么还会有“扶不起”的社会悲剧吗?

(13)人不可以无耻。

感悟:“耻”应该是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王阳明说“耻可以全其德。”一个无耻的人必是个伪君子,就好比《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这种人表面仁义道德,其实是满肚子的鸡鸣狗盗,所以人要知耻,知耻而后勇!

(1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大意:抬头对得起天,低头对得起地。

感悟:人生短短数十载,不求功名利禄,只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心。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大意:用脑力的人统制别人,用体力的人被人统制。

感悟:虽然劳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这句话也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而且它也告诉我们在高科技时代只有依靠脑力劳动才有前途,而辛苦的体力劳动带不来高价值,而且将会被智能化所替代,因此现代的人们不仅需要好好学习,而且是要终生学习,以免被时代抛弃,成为“无用阶级!”

(16)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感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7)圣人,百世之师也。

大意:圣人,是千百年人们学习的榜样。

感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每当我们读伟人的传记,总能给我们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他们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座灯塔。

(18)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大意:假如人没有理想,那么将与禽兽同类。

感悟:马云说过,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事实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必定是一个庸碌无为的人,他一生必将安于现状,不敢去拼搏,然后白白度过一生,成功将与他无缘。

(19)如欲平治乱世,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大意:如果想平治天下,现今这个世界,除了我还有谁呢?

感悟:这是一个高尚的追求,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面对失意所展现的姿态,也是一个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的傲气。

(20)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大意:为民众的快乐感到快乐,民众也会替你的快乐感到快乐。为民众的忧患感到忧患,民众也会如此。

感悟:虽然这是针对治理者而言,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感悟:这句话讲的是战争,但是在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延伸成这样:“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22)养心莫善于寡欲。

大意:修养心性没有比寡欲再好的!

感悟:人的一生占绝大部分的是无聊,因此人需要通过感官享受来激刺自己、麻痹自己,然而通过物质上的奢侈享受无非是使自己陷入另一个空虚之中罢了。与其如此,不如清心寡欲,通过读书之类的精神活动来得到满足!

(2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大意:穷困但不失去义,显赫但不离开道。

感悟:此话无非是说不论贫富都应该清清白白,当我们身处贫困不能因为见到一点能改变我们处境的蝇头小利就丧失我们的原则,而当自己显赫的时候要劳记自己出发的目的是什么。相比贫困,富贵的忘乎所以更加恐怖。

(2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大意:假使人先辱没自己,那么别人就会去羞辱他。

感悟:如果想要别人尊重自己,那么得先自己尊重自己,即重视和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意:如果全部信书上说的,那么还不如没有书。

感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如果只知道读死书的话,那么它反而可能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因此人在读书的时候,应当持有批判的精神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书籍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炼自己的智慧!

(2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大意:没有圆规与尺子,那么就画不出标准的方形与圆形。

感悟: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大意: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也小了。

感悟:但凡人站得愈高,那么他看得就愈宽,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身处现实生活中,应当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假如我们的目光狭隘,看待事物的方式陈旧保守,那么我们就免不了被时代所抛弃!

(28)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大意:即使有聪明才智,也要乘势而为;即使有好的农具,种田也要趁农时。

感悟:成功有时候要凭借诸多因素,并不是仅靠一己之力就可以,还要静候时机,属于你的机会来了,便会事半功倍。

(29)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

大意:游说地位高贵的人,要在心理上轻视他,不要被他的权势吓到!

感悟:这是孟子大丈夫的处世之道,如果我们对别人毕恭毕敬,别人反而会轻视我们,所以有时候要有一种“平交诸候”的傲气。也就是后世所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布衣亦可傲王候。”

(3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大意: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释放烦恼。

感悟:人都是父母所生,并由其扶养,而长大成人后,我们的父母已经满头白发,面对无情的岁月,时间不会一直给人机会,为此何不从今日始,好好孝敬父母,两代人,一并坐在一起,喝喝茶,谈谈心,共叙天伦之乐,为人间幸福之事。

责任编辑:郭相淮 石敏琦

《孟子》经典语录,古人智慧精华,跟古人学为人处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动动你发财的手,点击一下“关注”,谢谢你这么好看,还来看我的文!

《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

该书共七篇,记录了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及政治活动,核心思想是“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

其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经典摘抄

0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赏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想要获得他人的爱与尊重,就要先主动付出爱与尊重,以宽容、善良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02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译文:(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赏析:这句话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挫折时,不要一味地抱怨外部环境或他人,而要主动反思自身的不足。这种态度能帮助我们便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修养。

03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孟子・离娄下》

译文:君子的德业和恩泽,经过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历史规律。君子辛苦打拼积累的家业、声誉等,往往难以长久延续。一方面是因为后代坐享其成而不思进取;另一方面,时代在变,先辈的经验与优势未必能适应新的形势。它提醒人们不能依赖祖宗福荫,而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04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完全相信《尚书》所言,还不如不读《尚书》。后来泛指读书时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

赏析: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读书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能一味地照单全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实践去辨别真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书中获取有益的知识。

05

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尽心上》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赏析: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为一时的急功近利而导致后续的迅速衰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06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选择与放弃的重要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勇于舍弃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才能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这是一种取舍之道,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孟子##深一度##国学##国学经典##国学智慧##读书##读书笔记##读书摘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