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总结》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23:56

写作《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总结》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总结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成果、经验教训以及个人感悟。确保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结构清晰:文章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支教团的工作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支教成果、经验教训和个人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展望。
3. 内容详实:在主体部分,要详细描述支教团的工作内容,包括支教地点、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同时,结合具体事例,展示支教成果,如学生成绩提升、教学效果、团队协作等。
4.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撑你的观点,如学生成绩提升的百分比、支教期间参加的活动数量等。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体现团队精神:在描述支教经历时,要突出团队精神,展现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与共同成长。这有助于体现支教团的整体实力和良好形象。
6. 反思与总结:在文章中,要对自己的支教经历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如教学方法的改进、团队管理的优化等。这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7. 个人感悟:在结尾部分,可以表达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个人感悟,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团队的信任

薪火相传 昭昭有光|浙江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工作总结



凉山共青团
有态度 有温度 有你有我


浙江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

昭觉分团 工作总结


2020年8月,浙江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踏上了昭觉这片土地,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奋斗在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第一线。



我们喜欢把中国比作一张巨大的网络,我们觉得这张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满怀青春的热血,希望将汗水和知识挥洒在大山深处,去编织这张网的一角,去感受中国最真实的心跳脉搏。



点击观看

支教团团歌《风雨无阻》2021版纪念视频


01

以课程教学为核心

引导学生筑梦未来


浙江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共有四人,其中易际泉、孙泳分别在万达爱心学校教授初三历史、初三物理,温可威在东晨中学教授初三化学和初一地理,滕治良在宝洁希望小学教授五年级3班语文。四个人平均周课时量为18-20节。



易际泉,担任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初三年级历史老师,任教3个班,学生数量为178人;结合本科专业开展校本课程《数学思维与经济博弈》;周末为初三学生辅导数学,周课时量为16节。易际泉任教班级历史成绩平均分进步明显,年级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位居全县第一。


孙泳,先后担任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初三年级5个班级的物理老师,结合本科专业开展校本课程《了解自己的身体:医学科普》;周末为学生辅导物理和化学,平均周课时量约23课时。孙泳教授过的学生在物理中考中包揽全校前60名,所教班级均位列同层次第一,学校平均分位列全县第二。

温可威,担任昭觉县东晨中学初三年级化学老师和初一年级上学期地理老师,化学任教3个班,地理任教1个班,周末为初三学生辅导化学,周课时量为20课时。化学在凉山州中考中,包揽本校区化学单科前8,所教班级均位于同层次班级第一;地理在初一期末考试中,所教班级在14个班级中位列第一,其中所教学生取得年级第一、全县第七。


滕治良,承担昭觉县宝洁希望小学五年级3班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同时担任本班级包班老师,教授英语、音乐、科学等其他学科,周课时量为20课时。滕治良所教授班级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平均分持续提升,70分以上人数持续增加至达到35人,语文单科及格率达到80%(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为16%,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为68%)。

我们一直坚信,所谓支教,便是站上三尺讲台,倾尽所有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让他们看得清当下、看得见未来。


02

以助学扶贫为桥梁

携手学生勇敢前行


助学工作是支教的延伸,我们生于平凡,却想活成一束光,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希望!



过去一年支教团顺利完成“暖冬计划”御寒物资募捐活动,持续推动“求是筑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扎实落实“千人圆梦”结对资助活动和“爱在彝乡”奖教学金设立计划。


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支教团成员行经5650公里,先后84次前往昭觉县18个乡镇及县城学校共发放物资,惠及39所中小学及幼教点的15000余名学生。



暖冬计划

御寒物资募捐活动

深处四川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城,全年最低气温处于零度以下的时间达三月之长。限于经济条件限制,仍有相当部分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无法拥有暖和的冬季衣物以及棉被,他们往往穿着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破旧衣物过冬。


支教团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开展“暖冬计划”,积极联系企业和公益组织,通过“腾讯公益”等平台筹集善款和物资,五个月内共向昭觉县贫困学生发放羽绒服、棉服外套等各类冬衣外套6035件,毛衣407件,棉裤634条,棉鞋、运动鞋等鞋类111双,围巾、围脖、手套等御寒物资2815件,棉袜2750双,床上用品棉被套装1232套,毛绒毯100条,合计市场价值约224万元。



求是筑巢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力支持下,昭觉县中小学硬件设施有了大幅提升。支教团积极调整工作重心配合当地政府,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抓手,力求在图书文具、体育设施等物资领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这一年,支教团联系捐赠幼儿园竣工一所(库依幼儿园),建设资金269万元,捐赠金额37.55万元;联系爱心上学桥两座(特布洛乡摩铺村上学桥和金曲乡乃姐村上学桥),建设资金51.6万元。此外,累计发放各类图书3008册、书包文具8550套、书柜25套、课桌椅20套,净水器13套,篮球架及配套设施7套、乒乓球桌及配套设施2套、篮球和足球装备3000余套、夏装1400套、水杯3800个、口罩82500只、卫生用品12箱等,合计市场价值超59万元。



千人圆梦

结对资助活动

近几年来,国家十分关心彝乡的发展,昭觉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教育和扶贫事业皆非一日之功,仍然有不少孩子迫于家庭的经济困难而负重前行。通过教学以及下乡调查走访,我们深入山区、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刻体会到了这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由贫穷导致的无助。


本学年,支教团“千人圆梦”结对资助活动完成了筹备、落实工作,联系社会爱心团体、个人为每位孩子每年提供500-2500元不等的助学金。本届帮扶昭觉县境内的22所学校的1000余名中小学生,筹集助学金90余万元。同时,我们与其中较大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沟通,并对学生的照片进行采集,对学生家庭情况细节进行充分补充完善,建立了更全面的受助学生信息档案。



爱在彝乡

奖教学金设立计划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程稳步推进,精神上的激励鼓舞对昭觉师生的意义将日益凸显。

为了激励更多教师全心投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激励更多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美丽的彝乡培养更多的人才,支教团于2020年12月启动了“爱在彝乡”奖教学金设立计划,设立发放“求是”奖教学金、“鲜衣怒马奖学金”等20个县级、校级奖教金、教学金,奖教学金总额达171600元。



此外,我们还发起“昭华基金”创新创业支持项目,联络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在昭觉设立“浙江大学昭华创新创业基金”,以100万基金每年的投资收益定向用于奖励支持昭觉县的5-10个青年初期创业项目。



我们不仅希望“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更希望我们的帮扶能像一座桥、一座天梯,让学生勇敢的跨过江河、越过高山,逐梦前行。


03

以感化育人为灵魂

浇灌学生茁壮成长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立德树人,育人工作是支教的灵魂。


启梦游学

公益助学活动

2021年4月,昭觉分团牵头发起“启梦游学”公益助学活动,旨在联合各在川支教高校的力量,通过游学的形式,帮助励志向上的凉山少年丰富人生视野、放飞心中梦想、体验多元文化、培养独立人格和团队意识。


“启梦游学”公益助学活动第一站受到四川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响应,于四月初共帮助来自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美姑县和喜德县的23名孩子走出大山、追逐梦想。



6月中考结束后,支教团带领7名东晨中学学生和1名教师前往成都游学,感受天府之都的独特魅力。


7月份,支教团又分2批带领共25名学生和6名本地老师走出大山,来到杭州感受浙江大学和杭城的魅力,拓宽梦想的边界。



求是之子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

在五十余次深入山区、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感在当下的时代转折点,“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素质、开拓多维视野、促进有效交流”对大凉山地区的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是“扶贫先扶智”新阶段山区学子的迫切需求所在。


支教团在昭觉县各中学和往届支教团成员的大力支持下,发起首届“求是之子”青年人才培养工程,面向昭觉县各中学选拔在学业成绩、专业特长方面拔尖的11名学生组成培养班级,并提供包含思想引领、技能培训、素质拓展、实践锻炼的全方位、系统化、创新性的持续教育,集中资源搭建多元培养体系,并设立专项万元奖学金、奖励浙大文创产品。



五月花海

团学和育人工作剪影

支教团成员牵头创新支教学校团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学联改革精神,组织学生会改组纳新,提升学生会的高效性和纯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权益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团校培训和考核模式,增强“入团仪式”的仪式感和教育性,提升发展团员工作的政治性、组织性和规范性,成功举办两期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数次主题团日活动。



支教团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利用平日放学后、周末、彝族年假期等课余时间参与当地民族风俗活动,并对5个乡镇的学生进行家访,走近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加深对昭觉当地的认识。


除此以外,支教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与1000余名学生一对一谈话,深入了解孩子们的个人学习生活、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情况,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们树立更高的目标与追求,激发学习动力。



守护春天

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支教团成员结合专业特长发起“守护春天”青春期生理健康讲座,并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远程分享,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和两性观念,从而更加有质量地学习和生活。



支教团成员参与学校校运会、体育中考医疗保障工作,并积极联络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借用心肺复苏模型开展“救在身边”校园急救公益讲座三次,累计覆盖百余名师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我们希望在学生们的心灵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薪火相传,昭昭有光

二十一年来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累计向昭觉县输送支教团志愿者123人

为昭觉县引进爱心款项和物资超2000万元


我们走向西部、扎根基层,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别样人生!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无悔这旅途。

放飞青春一起点燃,爱的温度。

我们是青年志愿者,不怕累和苦。

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风雨无阻。

也许今天以后我们迈开脚步

也许还未告别就要踏上征途

致这一年的《风雨无阻》

致这一年的无悔青春




来源 |

本期编辑 | 西人

校审 | 赖小小

微博 | @凉山共青团

抖音号:991347269

快手号:968066644


征 集

共青团凉山州委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征稿啦~关于学习体会、生活感悟、工作思考、读书笔记、旅游日志、小视频等方方面面。你的故事,我们想听!欢迎大家投稿给凉山小火团~

征稿邮箱:1152896760@qq.com

联系方式:0834—2180521




古浪县召开福建师大支教团总结交流座谈会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李彦龙)7月1日,甘肃省古浪县团委召开福建师范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总结交流座谈会,团县委书记张福宏、古浪二中与三中团委负责人、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古浪县团委 供图

座谈会上,支教团队长王季潇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就一年来支教、扶贫、志愿公益活动等做了工作总结。支教队员们围绕支教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谈了切身体验和感受。他们对团县委、服务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在这一年收获颇多,充分获得幸福的满足感,回去后将尽自己所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古浪县的发展。

团古浪县委授予福建师范大学支教队员“2014—2015年度研究生支教团优秀队员”荣誉称号。

古浪县团委 供图

团县委书记张福宏和支教团成员谈心交流,他肯定了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一年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赞扬了支教团成员们努力克服环境气候、生活习惯差异等困难,很快适应并融入新环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怕艰苦,竭诚奉献,不断丰富支教内容、创新支教载体,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推动古浪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扶贫攻坚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了别样精彩的人生。他希望队员们能够把古浪县做为第二故乡,“常回家看看”。最后,团古浪县委与古浪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支教队员“2014—2015年度研究生支教团优秀队员”荣誉称号,并赠送了书籍。

据悉,福建师范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古浪支教期间共筹集“圆梦工程”助学金38500元,资助了8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赠各类物资价值5万余元,有效覆盖近400名学生;并通过支教团的校友捐赠,在古浪二中等七所中小学捐赠了1200余套运动服,总价值7.6万余元,并在“温暖一冬”项目中,发放了80套围巾、手套等过冬物品,价值4000元。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