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10:5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总结的主题,即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 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或工作流程,将总结分为几个部分,使文章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
3. 内容全面:总结应涵盖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通风、防尘、防火、防爆等,确保内容的完整性。
4. 数据支撑:在总结中,应尽量使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来证明工作的成效,增强说服力。
5. 分析问题:在总结中,要深入分析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强调亮点:突出一通三防工作中的亮点和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7. 语言规范:使用专业术语,确保语言准确、规范。同时,注意文章的语法、标点符号等细节。
8. 突出重点:针对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9. 结合实际:将一通三防工作与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总结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10. 严谨态度:在总结中,要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避免夸大或贬低一通三防工作的成果。
以下是一篇关于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吕梁市煤监局、应急管理局及两级集团公司“一通三防”专项整治要求,山焦汾西柳湾煤矿结合形式下发《柳湾煤矿“一通三防”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及时安排部署多项举措,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及时排查整改各类隐患,有效预防瓦斯、煤尘、火灾隐患的发生。
“原有的风门技术台账只有基本参数,没有图解。显示不出风门的大小、施工材料、在井下巷道的具体位置。”柳湾煤矿通风区技术组的崔昌告诉记者。近期,该矿通风区通过完善风门技术管理台账,可以明确知道风门及其他通风设施在井下巷道的具体位置,风门使用的材质及样式。同时根据细化以后的风门台账记录又设立了局部风机管理台账,通过这个台账能准确掌握各作业地点风机安设位置示意图,还有检修及更换时间,即使在地面也可以做到各项参数一目了然。
在防尘方面,柳湾煤矿在885胶带巷、六盘区胶带巷一联巷、三联巷等地点安设了自动喷雾降尘装置。此套装置采用特殊喷头,将水珠细化至μm级别,喷洒附着到漂浮的煤尘上增重,使其快速落地。此外,该自动喷雾的控制箱、感应装置设有内置电池,皮带开机后,通过振动装置反馈给主控箱后喷淋装置自动开启,在喷雾5米前后有自动感应,当有人员经过时,自动感应装置反馈给主控箱即可停止降尘作业,避免工作人员经过喷雾降尘区打湿工作服的情况发生。此项设备的使用改造,提高了洒水降尘效率,有效抑制了煤尘飞扬。
在日常工作中,该矿向职工贯彻“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理念,加强采掘工作面及各类硐室等地点的瓦斯检查管理,防尘工每周对隔爆设施进行排查,如发现破损、缺水等情况后,当班汇报,并安排专人及时处理,将隐患问题从发现到销号时间大大缩短,确保了隔爆设施数量、水量、质量符合各项要求。“六盘区南翼受矿压影响,之前施工的小煤窑密闭底部出现裂隙,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我们制定了专项措施,采取了在密闭墙外构筑一道0.5米的砖墙,砖墙的内外全部用水泥砂浆抹面,之后充填黄土并捣实,逐步的加水灌注,不断夯实,有效制止了有毒有害气体从底部裂隙中涌出。”通风区副区长张万芝告诉记者。
该矿还进一步加强工作面风筒管理,做到逢环必挂,严密不漏风,并进行编号管理;加大风门的管理、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多措并举,以切实保障该矿“一通三防”系统安全稳定。 (苏宏 闻国庆)
通风(“一通”)
矿井通风是“一通三防”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向井下输送新鲜空气,稀释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如瓦斯、CO₂、CO等),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1. 通风系统组成
入风井:新鲜空气进入井下的通道。
回风井:污浊空气排出的通道。
主要压风机:提供动力,维持风流稳定。
通风构筑物:风门、风桥、风窗、密闭墙等,用于调控风流方向。
局部通风机(局扇):用于掘进工作面等独立区域的通风。
2. 通风方式
中央式通风:进风井和回风井位于矿井中央,适用于中小型矿井。
对角式通风:进风井和回风井分别位于矿井两翼,风流路径短,适用于大型矿井。
混合式通风:结合中央式和对角式,适应复杂矿井条件。
3. 通风管理要求
风量计算:根据井下人数、瓦斯涌出量、作业强度等确定合理风量。
风速控制:回采工作面风速 0.25~4 m/s,防止瓦斯积聚或扬尘;掘进巷道风速 ≥0.15 m/s,避免无风或微风作业。
风质监测:O₂≥20%,CO₂≤0.5%,CH₄(瓦斯)≤1%。
反风演习:每年至少1次,确保灾害时能快速改变风流方向。
4. 常见通风问题
风流短路: 风门未关、密闭不严
瓦斯积聚:通风不良、风量不足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