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14: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敬老院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敬老院的主题展开,如关爱老人、传承孝道、敬老院的社会价值等。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敬老院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详细描述自己在敬老院的所见所闻,结尾部分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内容丰富:在作文中,要尽量丰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描述敬老院的环境:如设施、绿化、卫生等。 - 记录与老人的互动:如交谈、陪伴、帮助等。 - 反思敬老院的社会价值:如关爱老人、传承孝道、弘扬传统美德等。 - 结合自身感受:如对老人的关爱、对敬老院工作的认识等。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对敬老院工作的认可、对老人的关爱等。
6. 举例说明:在描述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7.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重点,如自己在敬老院中的所见所
本次实践的目的一是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二是通过走入社会,使我们大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社会经验;三是培养我们的爱心、热心和善心。
我们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到往返联系敬老院负责人,我们付出了很多,经过不怕麻烦的重复再重复,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活动计划,熟悉了路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午两点左右,我班参加该活动的十几名名同学在国旗台下面集合完毕。我们满怀激动地前往敬老院进行公益劳动。
进入敬老院,在领导阿姨的安排下,有的同学对餐厅、院落、窗户等进行了认真、彻底地打扫;有的同学与老人们亲切、热情地聊天,给老人们送上一份温馨和幸福;还有的同学搀扶老人下床走路,个个都很认真的学着、干着。一些老人对我们赞不绝口。虽然辛苦,但是我们感到无比光荣。
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真的很高兴;作为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真的很欣慰。
我从中学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关心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老年人历经风吹雨打,千辛万苦地培养出下一代,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关心照顾他们。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和他们拉拉家常,倾听他们的诉说,他们会感到很高兴。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我们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对此,我们感到很光荣、很自豪。其次,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益的无偿的劳动,是不计报酬、不谋私利,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劳动。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人都会恐惧衰老,担心自己老了之后,老无所依,晚景凄凉。
中国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就是把老人接到身边和自己一起住,由自己照顾。
其实这样的养老方式,有很多弊端,比如上班去之后老人就要独自在家,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很难得到周全的照顾,但即使这样,也很少有人愿意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曾经有一份养老调查报告显示 ,去养老院的老人,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老人自己要求去的 ,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老人,是由子女送到养老院。
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中,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那么,是不是老人在养老院生活,真的就那么不堪呢?
前段时间,我特意去了一家养老院,和老人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天,从那天起我才知道,人生最好的活法到底是怎样的,以及人老了,真正的依靠到底是什么。
一: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积蓄
我去的是一家私人养老院,环境非常好,风景宜人,阳光明媚。
老人们通常是单间,或者双人间,一名护工照顾两位老人,不会出现忙不过来,以至于老人们无人照顾的情况。
这样的一座养老院,收费当然不菲,住在这里的老人经济实力都不错。我本以为养老院的费用是子女们缴纳的,结果问了几个老人才知道,他们的费用大多数都是自己出的。
陈爷爷退休前是一名高级教师,现在自己有退休工资,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每周还接了几个孩子的家教,都是之前学生的孩子,象征性地收点费用,或者根本不收费,主要就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用他的话说,就是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自己都年轻了。
我问陈爷爷,为什么不让孩子给他交养老费,陈爷爷笑得很爽朗:
“我有自己的退休工资,为什么要小孩给钱呢?人老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花就行了。当初选这个养老院,就是我自己选的。
如果要小孩给钱,还要担心是不是贵了,小孩会不会不高兴,可是我自己出钱,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我们之间很纯粹。”
他怕我误会,又急忙解释:“孩子肯定是不会嫌贵的,他们都很孝顺,是我自己心里会有这个想法。”
陈爷爷的话让我感触良多。
的确,无论在什么时候,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都是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就算子女再孝顺,伸手要钱和花自己的钱,底气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一点说,你可以用自己的钱,为自己选择更高品质的生活,差一点说,你可以用自己的钱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买来一份尊严。
现在收获的,都是你曾经播种的。想要过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那就从现在开始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二:有独立的行动能力,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其实养老院的老人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社会,也会默默分成三六九等。有退休工资的,看不起没退休工资的,孩子来看望的次数多的,看不起没孩子来看望的。
但是站在养老院生态链最顶端的,永远是身体好的那群老人。
老人们已经退休了,每天的生活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兴趣课,联谊会,以及自己举办的各种小型晚会等等,养老院还会组织他们出去郊游踏青,甚至是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去其他城市游山玩水。
但这一切参加的条件,最基础的就是一份体检报告。养老院必须要确认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接受这些强度的娱乐活动,才会允许老人们参加。
那些可以参加活动的老人,每天都是光彩照人,忙忙碌碌,好像要把他们前半生为事业、为家庭牺牲掉的快乐,全都补回来。
而那些无法参加的老人,就只能被禁锢在床榻之上,跟护工或者其他病友们聊聊天,听着其他老伙伴兴高采烈的欢呼声,看看窗外别的老人矫健的身姿。
那时候内心的苦涩和孤寂,我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针不扎到身上,你永远想象不到有多痛。在我们年轻时,我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我们有充沛的精力,我们喝最烈的酒,熬最晚的夜。我们永远不会去担心,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该怎么办。
你现在的果,都是你之前种下的因。身体是最诚实的,年轻时透支的健康,年老时都会用你想不到的方式,让你一笔一笔还回来。
你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都决定于你今晚几点睡觉。
为你的晚年去种一棵树吧,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或者现在。
END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