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3 11: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的重要性;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提升计划的各个方面;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提升计划的意义。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阐述教师专业素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b.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标:明确提升计划的具体目标,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
c.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详细列举提升计划的具体措施,如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实施导师制度等。
d.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阐述实施提升计划所需的制度保障、资源保障、政策保障等。
4.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注意句子结构完整,用词准确,避免错别字。
5. 逻辑严密:文章论述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避免出现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情况。各部分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专列一章,在强调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同时,对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为深入弘扬教育家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开辟了新领域和新赛道。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家精神是一个整体性结构,要以精神为引领,带动教师高素质专业化的全面发展。教育家精神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教育家精神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撑,教育家不是一个只说“大词”的人,他们不仅有远大志向,进行宏大叙事,而且要将弘道追求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体现在学科育人的具体行动中,有微观的切入和突破。弘扬教育家精神重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师要成为“用词来做事”的人。“用词做事”,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这一理念启发我们,教师应当成为有理想、有专业本领的行动主义者。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让弘扬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工程更具有专业性、科学规律性,也更具有学科育人的能力和智慧。
如果做一个概括的话,可以用三个词来描述新时代的教师形象: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硬脊梁之“硬”,当然包含真本领,有真本领的人,脊梁才有底气和实力真正硬起来;铁肩膀之“铁”,当然也包含真本领,有真本领的人,肩膀才能切实扛起社会之责和强国之任。因此,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应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和标志。
教育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永远记住马相伯,他提出教育教学要为学生“开门示径”:打开大门指一条路,让学生自己去走,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称自己“是一只狗,只会叫,要叫醒中国”。他要通过教育教学首先把学生叫醒,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增强本领——空洞的叫醒是苍白和无力的。我们要永远记住吕凤子,他创办学校,将其定名为“正则”,校训就是“爱与美”。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转化成学生成长的素养要求,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审美愉悦。我们要永远记住陶行知,他强调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于四颗糖果的故事,折射了他的生活教育理念;每日四问,映射了他“让尊重先于爱”的理念,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追问、自觉反思和自主改进。我们要永远记住叶圣陶,他的“不教之教”思想,四个字大道至简,充满思想张力。可以判断,人工智能时代,“不教之教”将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新的价值……无论马相伯还是吕凤子,无论陶行知还是叶圣陶,教育家都在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都为新时代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专业化是教育家的重要标识,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就应该像教育家那样锻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做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在熟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促进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坚持素养导向,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凝练,把握了基本原则就把握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把握了育人的方向。基本原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基本原则还提示了方法,指明了路径。
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凝练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学主张,在自然状态和实践中形成教学风格。风格最鲜明、最具本质的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的深处是思想的独特性。风格是在与学生积极互动中长出来的,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风格是众多合唱声中领唱者的旋律,领唱者提升合唱队的水平,但不能离开合唱队。主张的凝练,风格的自然生长,让教师专业发展走向了高境界。
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加强学科建设。尽管中小学的学科建设重在学科教学,但学科本身,亦即学科的学术素养却是学科教学的底层逻辑和重要支撑。教师要在学科建设中更新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增强学科能力,努力成为学科教学的领军教师。特别要注重学科的整合,深入探索跨学科教学,打开学科边界,打开眼界、胸襟,增强综合素养,培育与发展创新素养,和学生一起做有创造力的人。
教师要像教育家那样在课堂磨炼成长。于漪老师说,教育家是在课堂里站立起来的,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最具活力的基地,只有上好每堂课,才能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只有教师对课堂有真切的认知,受到启迪、得到鼓舞,学生才会热爱学习、坚定学习志向。一个能上好每堂课的教师,才能体会到教育家精神的魅力,获得永远前行的动力,才能满怀信心地走在教育家精神的桥梁上。
老师们,提升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要求如此清晰地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千万别忽略、轻慢学科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科建设,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成为学科领军教师,让教育家精神照亮我们的教育生活。
(作者系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23日第13版
作者:成尚荣
【来源:大众日报】
近日,位于诸城市的昌城学校树一中学推出一系列举措,旨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校通过“师徒结对”、专业培训、教学观摩和科研支持等多种手段,致力于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
大力推进“师徒结对”计划。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会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些导师在备课、课堂管理以及学生辅导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掌握教学技能。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确保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尽早独当一面。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专业培训。该校通过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以及校内外培训,使青年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这些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该校的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学校还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集体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整个教师团队的共同进步。
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学校设立专门的教研团队,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并定期组织科研沙龙和论文写作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素养。这些举措不仅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他们在学术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昌城学校树一中学校长表示,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举措,学校不仅能够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还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树一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再上新台阶。(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王辉 赵明亮 郭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