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3 16: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常新港作品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你的读书笔记要围绕常新港的哪一部作品展开,确定一个中心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读书笔记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常新港及其作品;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你的观点。
3. 内容丰富: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命运轨迹等,以及这些人物如何反映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b. 主题思想: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人性、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以及这些思想对读者的启示。
c.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叙述手法、表现手法等,以及这些特色如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 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如作品给你带来的启示、感悟等。
4. 逻辑清晰:在阐述观点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以使用总分总、并列、递进等逻辑结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
【百道编按】这个除了写作,在其他各种公共场合都不苟言笑、安静忧郁的作者,意外地接受了百道网的专访。当谈到写作本身,谈到儿童文学,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的活力、热情和“野心”!
作家常新港 摄影:赵煦阳
常新港,1957年生于天津新港,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青春的荒草地》、《夏天的受难》、《傻瓜也可爱》等,以及成长随笔《与荒原共舞的男孩儿》,并有作品《荒火的辉煌》、《咬人的夏天》、《独船》、《冬天的故事》等被译介到国外。曾获中国作家地办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一等奖;海峡两岸中篇少年小说一等奖等奖项。从1983年开始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选本,到2003年为止,是全国惟一一位每年都有作品入选的作家。
这个除了写作,在其他各种公共场合都不苟言笑、安静忧郁的作者,意外地接受了百道网的专访,对于自己连续两本书入选“中国好书榜”,他就像曾经的任何一次获奖一样,淡泊、平静,访谈中也带着惯有的云淡风轻。但谈到写作本身,谈到儿童文学,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的活力、他对写作的热爱和“野心”,他说希望“让自己的作品,写到成长中的孩子的内心”,等他们长大了会记得常新港,记得他的作品!
《书香童年:雪幕的后面》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常新港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百道网:首先祝贺《书香童年:雪幕的后面》《一匹倔脾气的马》入选“中国好书榜”6、7月少儿榜。多年来您获得过的写作奖项无数,更4次获得儿童文学最高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您讲故事的秘诀是什么?
常新港:一个为孩子写故事的作家,肯定要会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能力,不能叫秘诀,叫能力。讲故事的能力,首先来自人生经历和故事的积累。有的作家讲的故事可以从阅读中来的,从影片中来,仅仅是从阅读中来,从影片中来,那只是重复和复制。作家讲故事,最好是讲你自己的故事,避免别人故事的影子。
《一匹倔脾气的马 》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作者:常新港 著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百道网:从80年代的《独船》,到现在的短篇集《雪幕的后面》、长篇《一匹倔脾气的马》,您的作品总是能以新奇的故事、无限的想象力、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感动无数读者,您如何保持及提升自己这种不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常新港:首先,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会枯竭的。“保持不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存在的。作家的写作中,保持创作力和想象力,目标只有一个,保证自己的作品是新鲜的,想象力是新奇的。这些仍旧来自一个作家的生活阅历和天赋。一个作家一旦丧失了创作力和想象力,就不会写出生机勃勃的作品了。就是勉强写出来,也是平庸的作品。
百道网:笔耕多年,您已是硕果累累。目前您写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有具体的写作目标吗?
常新港:写作最大的动力,应该是自己喜欢写作。一个人从事自己喜欢的一项事业,就会有一种天然的动力,你的生活就会围绕着你的写作运转。具体的目标,每一个作家都会有的,有大有小。我的目标是,让自己的作品,写到成长中的孩子的内心,等他们长大了会跟别人说,“我小时候记得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叫常新港。我还记得他的一部作品!”这是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心里的一个渴望的目标。
百道网:对于新生代的儿童文学创作者,您有何写作上的建议和期望?
常新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是承上启下的。未来的儿童文学,是要靠年轻的众多的作家。我的建议,能写一些流传下去的作品,不仅为当下。我觉得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是新生代的,他们的作品不仅要让中国孩子喜欢,还要让国外的孩子喜欢。因为,中外儿童文学的交流,已经打开了一条畅通的路。就看新生代作家用什么样的作品行走!
百道网:您现在正在读什么书?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书是什么?
常新港:现正读的是女作家陈丹燕写的《我的旅行哲学》,因为我正在途中。不久,我还要做更长的旅行。今年读到的好书有好多,但是,重读的三本书还是让我唏嘘不已。那就是雅格塔的《恶童日记》三部曲。
百道网:您最欣赏的当代作家是?他(她)的哪些(哪部)作品最令您印象深刻?
常新港:当代的优秀作家很多,我欣赏的也有很多。比方说,刚刚去世的张贤亮,还有莫言、毕飞宇、迟子建等。迟子建的小说留给我印象更加深刻,因为她的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是我熟悉的,她的文采又是超越了本土的。她的大部分作品,我都阅读过。比方说,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短篇小说《清水洗尘》等。都是让人无法忘记的作品。
百道网:少儿时代读到的第一本文学读物是什么?对您的人生经历有何影响?
常新港:一九六九年,我十二岁,无意中读到了一本书,它里面都是繁体字,竖版的,从左向右翻阅的。它叫《城与年》,是俄国作家费定写的。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北大荒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大门,通向人生的大门。
在那本书中,我明白了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和不同国藉的人。我还知道了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使用了可怕的细菌战。在那本书中,我懂得了人类不仅有美丽的爱情、友情、亲情。我还知道了人类生活中有战争、流血、死亡、和人类自己制造出的巨大悲剧。
它让我在许多年后的写作中,会正确面对这些,把一个完整的世界慢慢讲给今天的孩子,帮助他们健康真实地成长。我们有责任告诉今天的孩子,过去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现在的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将来的世界还可能发生着什么。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容地面对世界,面对人生。这就是真实的成长。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 上官云)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童年是人生中的美好阶段,时间绘就一幅画卷,记录了每个人点点滴滴的童年回忆:这里可能有清澈的小溪、可爱的玩伴,充满欢乐;也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朗朗读书声。
资料图:学生们正在进行《弟子规》经典诵读表演。 陈超 摄
知识要靠一点点学习、积累而成,好的书籍是人们一生的朋友。阅读令人勤于思考,也令孩子们的心灵更加柔韧、富饶。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葛冰、常新港、汤素兰、肖复兴、李东华五位知名作家,分享阅读感受,鼓励小读者多读好书,并送上真诚的祝福。
抓紧童年时光,为人生铺出宽敞大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
借着这句话的积极寓意,葛冰希望,少年儿童朋友们抓紧童年的时光,脚踏实地,努力读书,学习知识,为自己绚丽的人生铺出一条宽敞的大道。
作家葛冰。受访人供图
葛冰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蓝皮鼠大脸猫》《小糊涂神》以及“中国历史传奇故事”系列。蓝皮鼠和大脸猫是孩子们心中的经典卡通形象。
他很看重知识对人们的影响,“知识要靠一点点学习、积累而成,掌握了知识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
在心中点一粒爱的种子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常新港很喜欢汪曾祺的这句话。
“人的一生中,要学会爱,要有所爱的东西。这种爱和我们所爱的东西会使我们变得坚韧、宽容,会使我们的生命不致干瘪枯燥而是丰富充盈。”他说。
作家常新港。受访人供图
常新港在创作中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著有《寒风暖鸽》《尼克代表我》等作品,他希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在心中留一块小小的空间,点一粒爱的种子。
“让爱在心中成长,慢慢学会爱,有所爱。这样如果经历挫折,也有爱的力量、有所爱的东西支撑着我们再次出发。”
爱上阅读,与书籍为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汤素兰如此理解高尔基的这句名言,“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知识,而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书籍,故而书籍为人类进步搭建了无限的阶梯”
一个人要想进步,也需要与书籍交朋友。汤素兰是著名作家,著有《犇向绿心》《红鞋子》《笨狼的故事》等作品。她说,自己从乡村成长起来,深知书藉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作家汤素兰。受访人供图
“孩子们一定要学会学习,并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持续的学习与持续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汤素兰说。
因此,她希望孩子们能爱上阅读,与书籍为友,与大师对话,一起共读经典,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书籍是一生的朋友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诗,说的是从小热爱读书,一辈子坚持读书写作记笔记。”肖复兴将这句诗送给孩子们,“希望大家热爱读书,希望书籍是你们一生的朋友!”
作家肖复兴。出版方供图
肖复兴著有《蓝调城南》《兄弟俩》等一系列作品。他曾表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爱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爱的教育,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师长,都是一门功课。
在他看来,孩子和家长需要互相理解,在孩子小时候,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真诚和孩子交流,是做家长最快乐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是孩子伴随我们一起成长了一回。
读发光的书,做发光的人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作家李东华。受访人供图
李东华很喜欢翁森《四时读书乐》中的这句诗,“冬日读书的乐趣,就像一抬头望见皑皑白雪中枝头绽放的数朵红梅,一刹那体味到天地孕育万物的本心。”
在她看来,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澄澈美妙心境,大约只有读了自己喜欢的书,读到某个让自己眼睛一亮的句子,那种瞬间喜悦盈心、福至心灵的感觉,才能与之媲美。
李东华分享了一些自己常读的作品,如童话《夏洛的网》、小说《老师,水缸破了!》等等。她期待小读者能热爱阅读,“读发光的书,做发光的人。”(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