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观后感审计》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4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撰写观后感审计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观后感审计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一、明确主题
1. 确定作文的核心观点,围绕审计主题展开论述。
2. 分析审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
二、深入分析
1. 对审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案例背后的审计理念、审计技巧和审计风险。
2.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三、观点鲜明
1. 表达自己对审计工作的看法,如对审计制度的认可、对审计人员的敬意等。
2. 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逻辑清晰
1.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文章结构,如引言、主体、结论等。
2. 在论述过程中,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条理分明。
五、语言规范
1.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2. 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章通顺易读。
六、引用资料
1. 在论述过程中,适当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学术论文等资料,增强说服力。
2. 引用资料时,注明出处,确保文章的学术性。
七、案例分析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结合案例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感:锤炼政治品格 切实履行依法审计职责
2020年11月24日下午,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精心组织安排,临时增设了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章轲关于《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依法审计 推进法治建设》的课程。章轲同志以其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全新的理念,结合时政、案例以及自身经历为我们举实例、讲法理,深入浅出、极其生动地指导我们如何做好“关键少数”,不仅使我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深刻的学习,还使我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为我以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缺一不可。增强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做到用心思考、留心积累。当前,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对审计期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良好的发展形势,我们每个审计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所肩负的审计责任,同时必须认清我们存在的不足。在新形势下要深入推进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解决审计人员思想观念不适应、精神状态不适应、知识技能不适应、审计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等问题,树立创新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审计业务、作风优良的审计干部队伍。
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审计是差异化知识密集型工作,审计统筹看起来是对人,其实是对知识、组织的进一步优化。作为一线审计干部,在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任务重的硬缺口下,认识到要学的知识太多,个人存在的欠缺太多,要做到单周期循环倍感压力。我作为一名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系统钻研审计业务知识,学好业务技能,同时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强化知识储备,还要加强对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
以学促工,严以用权。法无授权不可为。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我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健全制度机制,落实严以用权。针对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要对各个岗位、部门的职责进行认真梳理,进一步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在此基础上,对审计项目立项、审前调查、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到审计报告提交等各项工作程序进行认真审查。要对各岗位节点进行分析,查找可能发生廉政问题的风险点,堵塞漏洞,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使其更加简洁、合理、规范,更加利于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作者: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2020年度市县审计局副职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审计局党组成员、总审计师)
初识审计——写于审计署成立38周年之际
审计·初印象与审计结缘是在大学的预算经济学课堂上,说是初印象,也不过是一些“财政收支审计”“预算审计”“监督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专业术语的定性描述。当时的我咬着笔杆囫囵记下这些抽象而又笼统的概念,概念背后像是蒙着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只知道是从事经济监督的专责机关,但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我却一头雾水摸不着门道,但也就是这样,我在心里埋下对审计的好奇与期待。毕业之际我有幸参加选调生考试,在密密麻麻的名单上寻觅着和专业相符的岗位,很快看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审计署。我想起之前课堂上与审计的一面之缘,不知怎的,冥冥中的吸引力让我把它加进了备选单里。和父母商讨的时候,他们提到之前县里的资源环境局被特派办进行了专项审计,“来的人别说不让接待,连水都是自己带的!工作也是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查出的很多问题都让大家焦头烂额,但也确实帮助我们县做了很大整改。”父亲三言两语,便在我心里勾勒出了一副克己奉公、刚正不阿、一身浩然正气的审计人画像。我想,这不正与我选择财政专业时的经世济民理想不谋而合吗?于是,毫不犹豫地,我填下了自己的志愿申请。
审计·延续研究理念几经考验,我最终站在了审计署的门前。庄严肃穆的米黄色大楼坐落在方兴未艾的丽泽南区,虽建成不久,但方正的空间设置与官椅式的楼厦结构为它增添了几分厚重感。刚入职的两周是整训,我得以有机会聆听各司局领导的审计经验分享与署外专家们的审计大讲堂。当然,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必然是侯审的讲话,可以说是让我对审计的理解进入了新的维度。侯审所讲的加强研究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抓好审计整改等几个问题恰好解答了我对于审计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去做的困惑,也打消了我对于自己非审计专业到底能不能干好审计工作的疑虑与担忧。财政的学术研究训练是坐而钻研、静而求索的过程,也是深入一线、求证求真的历练,这正与做实研究型审计的要求相一致,也就是要将研究理念贯穿审计的全过程,既着眼宏观,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又谋划长远,探究前沿,而非闭门造车。审计工作并不与过去的学习研究割裂开来,而是一种延续与传承,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不仅要用以往所学的财政知识服务审计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等的理解;也要立足于审计视角继续学习财政、会计、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锻炼审计思维,提高审计能力。
审计·体悟红色记忆作为即将赴基层锻炼的选调生,我在审计署人教司度过了启程前的一个半月。借助人教司这个窗口和平台,我在工作中,在与各司局同事与领导的接触中慢慢完善着自己对审计的认知与理解。在党小组会上,我们沿着审计的红色足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史,看到了审计的发展路径,听到了审计的时代足音,也体悟到了在革命历史时期里,审计前辈们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在学习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审计机构沿革、队伍建设等发展情况,领会到了审计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深刻认识到了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符合历史规律、因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举措,我们也必须坚持制度自信,助力推动中国审计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受到历史触动的同时,领导同事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对于审计发展历程的参与和见证,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疫情后的租金减免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这时候,审计不再是象牙塔课堂上一板一眼的术语讲解,也不再是书本上考试里枯燥的名词解释,而是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凝结着审计人百年奋斗的历史印迹;是鲜活的、生动的、用审计人的汗水与青春接续起来的故事传承,而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审计政治使命,什么是真正的红色审计、薪火相传。
审计·展望实践之路毕业典礼上,系主任刘怡教授送给我们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是十年前,然后是现在。”我想,在我即将为之奋斗终生的审计生涯中,最好的起点也就是当下。从初遇审计的懵懂到如今了解审计后的坚定,我不断认识到审计对国家、对人民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不断认识到审计研究与审计实践的重要性,就像习总书记在第五次中青班开班式讲话中说的那样,“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作为即将奔赴基层的选调生,我们应该深躬于田野,奔走于乡间,在扎根城镇乡野、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发扬红色审计传统、传承红色审计基因;而作为一名青年审计干部,我也应该在未来积极参与审计项目,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审计一线,笃学致公,审计为民,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坚守初心中撒播初心,在践行信仰中诠释信仰,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审计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审计署2021年新入职选调生 罗蓓)
(责任编辑:刘文昕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