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11:42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撰写开庭申请书时应注意的要点
正文:
在法律实践中,开庭申请书是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式文件。一份规范、严谨的开庭申请书对于案件的成功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在撰写开庭申请书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格式规范
1. 标题:应明确写明“开庭申请书”字样,并注明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
2. 受理法院:写明申请书的受理法院名称。
3. 申请事项:明确写明申请开庭审理的具体案件名称、案号等。
4. 申请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
5. 被申请人信息:包括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
6. 案件事实与理由:简要陈述案件事实,阐述申请开庭的理由。
7. 证据材料:列举支持申请理由的相关证据材料。
8. 申请时间:写明提交申请书的日期。
二、内容完整
1. 案件事实:准确、详细地陈述案件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争议焦点:明确指出案件中的争议焦点,为法院审理提供方向。
3. 申请理由:根据案件事实,阐述申请开庭的理由,使法院充分了解申请人的诉求。
4. 证据材料: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支持
实操指南
实操指南
下载
下载“北京云法庭”系统。电脑用户请点击
http://sspt.bjcourt.gov.cn/bcourt/onlineCourt/downloadYm,手机用户请点击
http://sspt.bjcourt.gov.cn/bcourt/onlineCourt/downloadYm,根据提示完成安装即可。
电脑端下载
手机端下载
登录
线上开庭前3日,您将通过短信收到“北京云法庭”客户端的登录账号及密码,请使用法院发送的专用账号及密码完成登录即可。
测试
在正式开庭前,需要您按照页面上的指引完成图像测试、声音测试及功能测试,以保障庭审顺利进行。
声音测试
功能测试
图像测试
开庭
选择需要开庭的案件,点击进入。系统将显示“视频庭审”“举证质证”“笔录”三大模块。
点击“视频庭审”进入庭审“直播间”,通过视频可与审判人员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沟通;
庭审中,点击“举证质证”可将证据材料上传至系统中,亦可查看对方提交的证据材料;
庭审结束后,点击“笔录”即可查看核对开庭笔录,如有需要修改之处及时向法庭提出,核对无误后等待法官发起签名。随后,屏幕会弹出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按照系统提示签署姓名和日期即可。
最后,待法官确认庭审笔录导出后,可退出网络庭审。
电脑端进入案件
上传证据
常见问题
1、没有账号密码怎么办?
开庭前3日,法院会通过短信形式告知各方当事人登录系统的账号密码。部分有拦截功能的手机可能会将法院发送的登录信息视为垃圾短信,如您的收件箱中未收到信息,请到拦截信息中进行查询,如仍未收到,请及时电话与法官联系。
2、遇到画面卡顿怎么办?
首先请您选择网速流畅的环境,以确保庭审正常进行。如遇视频卡顿,应及时切换网络。持续卡顿,可尝试退出程序后重新登录。如遇到长时间卡顿,建议您更换设备重新下载客户端登陆,并及时告知法官登陆中遇到的问题。
3、证人如何线上参加庭审?
如申请证人参加网络庭审,请您于开庭前向法庭提交申请书,列明证人的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申请证人出庭的理由、证人是否具备参与在线庭审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并附证人身份证复印件。经法院批准同意参加网络庭审的证人,不得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同一场所参加庭审,也不得旁听庭审过程,必要时,法院可以要求证人到法院参加庭审。
4、实物证据如何提交?
您可于庭前向法院邮寄书面证据材料,也可提前将证据材料原件拍照或扫描上传至“云法庭”系统中。开庭时,还需将证据材料的原件在镜头前向法庭出示。
5、线上庭审后文书如何送达?
您可以选择传统的邮寄送达方式,也可以选择线上电子送达。请您在开庭时向法庭明示是否选择通过微信、电子邮件、传真等电子送达方式接收诉讼文书,同时提供准确的电子送达地址。如果您同意电子送达,法院将通过网络为您送达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裁判文书。
01
“线上开庭”应选择相对安静、无干扰、无噪音、无回音、信号良好且相对封闭的场所进行,应避免在网吧、马路、广场、商场等相对嘈杂及信号不稳定且有损庭审严肃性的场所参加庭审,也不得驾驶交通工具时参加庭审。
02
参加网络庭审应规范着装、文明着装,禁止穿着吊带背心、跨栏背心、睡衣等有损法庭严肃性的服饰参加庭审。
03
庭审过程中, 应当保持通讯设备静音或关闭,服从审判人员的指挥, 尊重司法礼仪, 遵守法庭纪律, 举止得体、坐姿端正。不得吸烟进食、鼓掌喧哗、随意走动等。
04
庭审过程中,应理性表达诉求,陈述事实及观点时不得贬损他人人格或进行人身攻击。
05
庭审过程中,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旁听、讨论或提供庭审建议。
06
庭审过程中,不得录音录像。庭审后,亦不得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传播庭审活动。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