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15:4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2017年七一讲话要点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保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应围绕2017年七一讲话要点展开,明确表达对讲话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背景和主题;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讲话要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3. 内容充实:围绕讲话要点,列举具体事例或数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注意引用讲话中的原话,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4. 观点鲜明: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讲话要点进行深入剖析,体现个人思考。
5. 语言规范:作文应遵循语言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病句等问题。同时,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6. 逻辑严密:论述过程中,注意保持逻辑严密,前后观点一致,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7. 紧扣时代背景:在阐述讲话要点时,要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体现讲话的现实意义。
8. 展现个人特色:在论述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展现个人特色。
9. 遵循字数要求:根据作文要求,控制文章字数,确保在规定范围内完成。
10. 修改润色: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点剖析
沂源县财政局职工 陈昌鑫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节点,立足党的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回望伟大历史,擘画时代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也是带领党和人民继往开来、开创新时代的行动指南。熟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言,提炼精华,对我县财政工作开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位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之源
中共一大在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便确立了党的革命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无数共产党人的至高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最终憧憬。真是有了这一远大理想目标,我党基于中国社会实际,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目标。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于挫折中奋起,带领中国人民从一次胜利走向另一次胜利。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党有着深入骨髓的“灵魂烙印”。它起源于这样一份伟大的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出自《共产党宣言》)。实践于俄国十月革命,兴盛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份“灵魂烙印”呈星火燎原之势,红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崇高的理想为党赋予了使命,也为人民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奋斗主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百年奋斗所做的高度提炼和精辟概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了文化血脉的国家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持久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在近代以来却饱受磨难,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腐朽封建统治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黑暗的深渊中痛苦挣扎。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民族复兴的探索。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未来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争斗。不幸的是各种救国方案的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也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并不能拯救中国,急需一种新生的力量来带领人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苦苦求索的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列思想的指导下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一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再次被眷顾,走上了由衰转盛的复兴之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不变的奋斗目标。风雨兼程一百年,气吞山河壮丽史,任凭地动山摇,我心亘古如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决好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发展截然不同的道路,也是唯一适合我们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以来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都充分证明一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这么说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初心和使命,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凝聚同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历久弥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正在一步一步践行着对人民的诺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开始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基于中国国情,进行改革开放,抛开“资”双引号并列之间不使用顿号“社”之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既破又立,为中国生产力发展开拓出了广阔的空间,在世界人民面前彰显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鲜活生命力。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领导,必须靠党的领导。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新的概括,既走自己的路是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上不存在统一且放之四海皆准的文明模式,中国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内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五)人民是党永远的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党不变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论断阐明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充分阐明了人民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党一路走来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来都是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从来都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双半社会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到改革开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最后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民的问题,不断地解决着人民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既是党掷地有声的光荣承诺,也是党评价自身工作的一条基本标准。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在人民。
学习重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结合我局职能职责,深入思考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落实好全县财政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建党精神,排除一切阻碍,服务好全县人民。围绕党组织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执行国家财税方针政策,争创依法理财、为民理财、服务全局的先进精神文明单位。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