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1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桃花扇》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桃花扇》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包括其对历史、文化、人性等方面的探讨。这有助于你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李香君、侯方域等,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在作文中,可以结合人物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方面进行论述。
3. 概括故事情节:简要概括《桃花扇》的故事情节,包括背景、主要事件、人物关系等。这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作品内容,为后续论述做好铺垫。
4. 表达个人观点:在作文中,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肯定或否定某些观点,但要言之有理。
5. 引用原文: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桃花扇》中的原文,以增强说服力。注意引用时要注意标点符号和格式。
6. 比较评价:可以将《桃花扇》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独特之处。例如,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相比,它有哪些创新之处;与当代文学作品相比,它又有哪些差异。
7.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写的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显示了明末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变迁。全局情节跌宕起伏,剧中人物性格不一,大都人各一面。我非常喜欢这部戏剧。
在《桃花扇》这部剧中,秦淮名妓李香君是最耀眼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李香君身为妓女,身处当时社会的下层,可是她的高尚品格在剧中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当她得知侯方域送自己的妆奁是阮大铖资助的,她毅然却奁,以一句“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斥醒侯方域,使阮大铖的卑劣用心落空。从中牵线搭桥的杨文骢说香君气性忒也刚烈,我却认为香君是气节颇高,堪比东林党人,就像侯方域的好友吴应箕说的,“只怕复社朋友还让一筹哩”,真是正气凛然、义薄云天。阮大铖不满于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却奁行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于是不失时机地陷害侯方域,在清议堂议事时说侯方域要联合左良玉里应外合攻占南京。杨文骢报信让侯方域快快躲避灾祸时,侯方域犹自犹豫不决,香君明知“生离苦”、“后会期无凭准”,却仍是力劝夫君快些离开去避难,不要踌躇舍不得自己。侯方域走后,香君立志为侯方域守节,决不再嫁。
香君是那么不畏强权,敢于当着马士英和阮大铖的面怒斥他们害民误国;面对一切迫害,她又那么坚忍不屈,被选入内廷作歌姬,她仍抱着一腔痴情,盼望有朝一日能出宫再会侯郎一面。这样集正气与痴情于一身的女子,怎能不叫人心生佩服呢!她那样深明大义,又那样执着于自己对侯方域的感情。她将离别之苦压在心底,将思念之情系于心间,矢志不渝,誓不屈节,甚至不惜以死来抗拒再嫁的命运,不愧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好女子!在我眼里,李香君是极其完美的。在动荡的社会中,权势的爪牙下,她依然抱定自己的信念,她不与魏党余孽同流合污,毅却妆奁;她不向奸臣贼子献媚,大胆骂筵;她不弃自己与侯方域的夫妻之情,撞破桃花面……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何况她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女子。从香君那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一个人,再重的名利摆在眼前,也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再大的困难挡住我们的路,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做到这些,当我们在生命旅途上停下来回头看时,我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我们为别人而感动,还会有我们发自内心的为自己而感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踩着碎了一地的午后阳光,沿着石板路,我与友人国庆假期,擗进姑苏一名字已忘的昆曲小剧场,一壶碧螺春,两碟小吃。台上弦胡一响,顿觉周身清凉,恍如隔世,穿堂过室来到了旧时秦淮河畔。“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听着昆曲《桃花扇》里的戏文,感受那末世王朝的繁华与荒凉,历史的风吹散了六朝的金粉,金陵皇城最后的一点霸气,竟被温柔占据,输给了一朵娇弱明艳的桃花。 李香君故居,我路过几次,却没进去过,但我仍感受到,那日她在秦楼画舫,低眉浅笑,一把折扇,暗自妖娆。轻唱:“侯郎一去无音讯,花经风霜渐凋零。我为他洗脂粉,我为他抛罗裙。不理琴弦歇喉唇,冬朝每日深闭门。几时回到江南岸,你我好梦再重温。”侯方域这个软弱男子,为避迫害,将海誓山盟的女子抛在兵荒马乱之地,独自奔逃。染上美人的血,被画作点点桃花扇,在时光中慢慢淡去,她深沉的爱,却如桃花,开到难舍难收,而荡气回肠。台上青衣在锣鼓声中,优雅从容地舞着水袖,极尽抒情地演绎着悲欢。那种浩荡辽阔的气场,浑然天成的性情,散着油彩的气息,在风中荡漾,熏醉台下的看客。人生是一座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出折子戏,扮演着生、旦、净、丑不同的角色。在自己的故事里,演绎着别人的离合悲喜。世相纷呈,从古至今,来来去去,谁又说得清到底哪里是戏,哪里是真。 也许我们都是梨园里的伶人,你装扮我,我装扮你,从开场到落幕,由前世到今生。只期待历史长廊里,悠悠的风景中,找一座沧桑入骨的戏台,以花开的姿态,梦里的情怀,唱一出优雅而老去的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