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在祭祖仪式上的讲话1》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5 15:49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在祭祖仪式上的讲话1》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一篇关于在祭祖仪式上的讲话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主题明确":确保文章主题是围绕祭祖仪式展开的,表达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2. "文化背景":了解并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祭祖习俗,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
3. "情感真挚":讲话内容要充满真情实感,体现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4. "结构清晰":讲话稿应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 "语言得体":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体现庄重、肃穆的气氛。
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开头":
- "引言":可以用简短的句子引出祭祖的主题,如“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我们的祖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 "表达情感":开头可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如“在这庄重的时刻,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
"中间":
- "祭祖的意义":阐述祭祖的意义,如传承家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
- "祖先的贡献":回顾祖先的丰功伟绩,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 "家族传统":介绍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家风,强调传承的重要性。
- "个人感悟":分享自己在祭祖过程中的感悟,

在西周曹国3070年祭祖大典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曹氏宗亲: 大家好!我是曹健,来自上海,代表上海曹氏宗亲会发个言。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虔诚之心,齐聚在这承载着曹氏千年荣耀与梦想的祖地,隆重举行西周曹国3070年祭祖大典。 三千零七十年前,曹叔振铎受封于此,开启了曹国的辉煌篇章。在那悠悠岁月里,曹国大地孕育了无数杰出曹氏儿女。我们的祖先以卓越智慧与勤劳双手,让曹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斗转星移,时代变迁,然曹氏一脉,薪火相传。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从事何业,“曹”姓都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印记,是我们心灵归依的符号。今日相聚,我们追思祖先功德,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更要传承他们的优良品德与精神。 我们当以团结为基,加强宗亲间的联系与互助,携手共进,让曹氏家族的凝聚力如磐石般坚固;以进取为翼,在各自领域拼搏奋进,展现曹氏子孙的卓越风采,为家族增光,为社会添彩;以仁爱为怀,践行祖训,扶危济困,传递温暖,将曹氏家族的善良与担当播撒四方。 让我们铭记祖先教诲,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曹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最后,祝本次祭祖大典圆满成功,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事业顺遂、阖家幸福! 谢谢各位宗亲! 曹健于2025年4月24日

漳州祭祖,王金平全程闽南语演讲: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台湾王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王金平一行此次登陆“寻根祭祖之旅”,7日上午迎来重头戏。他来到祖籍地漳州角美,参拜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并至王氏家庙祭拜祖先,受到宗亲夹道欢迎。

海峡导报记者7日上午8时到白礁村时,白礁王氏宗亲敲锣打鼓,舞狮助兴,热闹滚滚,洋溢着过节般欢乐的气氛。现场红旗招展,写着“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字样的旗帜间隔三五米就放置一幅,组成迎宾大道。与之相对应的是“人肉欢迎墙”,白礁王氏宗亲三到四个人一组,每组手中均举着红布条,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王金平大宗长回乡祭祖”、“热烈欢迎台湾王氏宗亲回乡祭祖”等文字,这别具一格的迎宾大道全长超过100米。除此之外,还有人高举书法横幅,写着“恭祝金平兄长故里寻根圆满成功”和“孝悌忠诚”。白礁王氏宗亲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台湾亲人。

8时40分左右,王金平到场后,也是笑容满面,和列队迎接的宗亲们一一握手致意,共叙乡亲情谊,随后便入慈济宫参拜保生大帝。



白礁慈济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内祀“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是一位宋代民间名医,姓吴名夲(音滔),白礁人。白礁慈济宫素有“南方故宫”、“中国故宫之一”之称,全国首批涉台文物,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于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省级保护单位,1996年11月,白礁慈济宫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国务院国台办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保生大帝信俗”现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宫内一眼水井,这是当年慈济宫扩建时,保生大帝涌泉以饮病者的遗迹。王金平首先汲水洗手,据说可以消灾,也代表对神明的尊敬,更引申为饮水思源之意。

随后,王金平一行徒步走到白礁王氏家庙,祭拜祖先。一路上,热情的白礁王氏宗亲分站道路两旁,举着“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热烈欢迎王金平大宗长回乡祭祖”、“热烈欢迎台湾王氏宗亲回乡祭祖”等红色横幅,一派欢天喜地。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王氏家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7·0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面阔三间,二进深,中有天井。左右两侧各建一排护堂厢房各6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家庙大埕前保留清代石旗杆4座(其中一座新安制),整座建筑仍保留明清的建筑风格。

白礁王氏开基一世祖,长房祖号右泰公,元朝年间官拜兵部郎。台湾王氏开基祖王文医是白礁王氏第十三世传人,王金平属白礁王氏第二十二世传人。据建筑内的碑文记载,该建筑现与台湾宗亲联系频密,有重要的涉台历史渊源。且有台湾宗亲回乡祭祖乐捐芳名,突出两岸文化的交流。

这是时隔27年,王金平再度踏上大陆这块土地,为了追寻自己祖先的历史,与王氏宗亲会的乡亲一起回角美白礁祭祖。

10时整,祭祖仪式正式开始,王金平作为主祭人参拜。只见他身着礼服,按古礼向先人上香,献祭品,读祭文,过程严肃庄重。

王金平随后全程用闽南语发表讲话。他感叹,现今从台北坐飞机到厦门只需要90分钟,非常便捷。但当年先祖过台湾,面对茫茫大海,克服了生命的威胁,千辛万苦才能够到台湾。如今王氏宗亲能在此相会,是先祖的保佑。

他表示,今日能够带着各地的王氏宗亲在此相会,是神明的保庇,祖先的保佑,也是大家的缘分,讲到这,就想起台湾一位陈达老先生,他是一位不识什么字,纯粹想到什么,就用嘴念歌的乡土歌手,一首《思想起》,令人无限的感动。

王金平接着说,“我们都有相同的先祖,都有相同的血脉,身上都流着王氏的血,我们就是同根同源一家人,人说‘人不亲土亲’,今日我们要讲‘人亲土也亲’”

王金平表示,他充分感受故乡亲情“黏糊糊”,没有台湾与福建的空间距离,也没有数百年的时间长度,大家都在此,“愈斗阵,愈会亲”,互相祝福、互相帮赞,两岸的和平、和谐、融合就此开始。

王金平最后指出,王氏宗亲数百年来,不分两岸,血脉相连,“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是中华儿女”,儿女既是同根生,中华儿女也是一家亲,“中华文化的薰陶,弘扬中华文化也将是我们追求共同发展的基础。”

致辞结束后,王金平前往王家祖坟,先后来到先祖王文医和大哥王珠庆的纪念碑前扫墓祭祖。

今天中午,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会见了王金平一行。王金平再喊话:中华儿女“本是同根生”。

上午行程结束后,王金平前往厦门,参加厦门台商投资协会座谈,并赴龙山文创园参访。

根据行程安排,明天,王金平一行将参观南普陀寺,并参访台企玉晶光学,并于下午搭乘厦航班机返台,结束此次三天两夜大陆寻根祭祖之旅。

来源:厦门第一时间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漳小编:洪婷婷

海峡导报漳州地区微信矩阵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