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读什么心得体会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6 02:49

读什么心得体会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什么心得体会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你想要表达的心得体会。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某本书、某篇文章、某个作者或者阅读过程中的某个感受。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阅读的背景,如书籍的作者、出版时间、内容概要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正文:正文部分是作文的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描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如兴奋、感动、疑惑等。
- 内容解读: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思想启示:结合实际,谈谈阅读内容对你的启发和感悟。
- 人物评价: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 阅读方法: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笔记等。
c.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展望未来。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错别字等。
b. 表达准确:用词要准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达。
c. 生动形象:运用修辞手法

你读我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感

读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关于全民族抗日的内容,我的思绪回到74年前那个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时刻: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中华民族用鲜血谱写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也涌现出一批抗日英烈和众多英雄群体。

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里再次读到杨靖宇同志的英雄事迹,我想起中学时代初读他的故事时,浸湿的眼眶、咬紧的牙齿和紧握的拳头。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20岁出头的杨靖宇在开封上学期间就开始传播先进思想;1927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女儿出生才5天,他就远离家乡,继续坚持投身革命,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多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从不畏惧,从未动摇要坚持完成党带领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1938年,杨靖宇同志时任东北抗联第一陆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突围进入长白山区建立密营。1939年冬天,日军趁大雪封山展开又一轮封锁。杨靖宇带领60余人在分散突围途中与日军多次激战。当地村民碰到长满冻疮、饥肠辘辘的杨靖宇,劝他投降保全性命,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1940年2月23日,在冰天雪地的濛江山区,时年35岁的杨靖宇孤身被围,坚持战斗至壮烈牺牲。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在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枯草、树皮和棉絮……

泪咽无声,分不清是什么让我深受震撼、感动不已。是杨靖宇同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还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或许是全部。正是这些精神特质,铸就了杨靖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伟业,也构成了同杨靖宇一样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筋骨血肉,使得中华民族能够渡过一个个最危险的时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在现实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开创和平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我想反复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意义就在于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冰婕)

征稿启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面向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征集读书感悟、心得。你来读,我来听。投稿请至zyjwgjjwwz@163.com,附作品标题及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原文赏析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

在同盟国军队于各战场陆续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后,中国战场于1943年秋季起逐步转入战略反攻。1944年至1945年春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发起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沦陷区城市党组织积极开展瓦解日、伪军工作,组织地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反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随后,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七道全面反攻命令。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这时,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都处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包围中。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末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的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大片国土。

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随即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第二日即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四章)

「读书心得」从《共产党宣言》读出的“幸福”

人人向往幸福,但幸福最难定义。从《共产党宣言》中,我意外地读出了三种“幸福”,由浅入深、由深及远。

读《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种幸福,纯而简,就是它的文学性瞬间深深吸引了我。那份初读它的愉悦,源自灵魂,虽还未能一下子让我尝及“真理的甜味”,但好像已经懂了陈望道当年翻译它时“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感觉,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共产党宣言》通篇气势磅礴,文势凌厉,从开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到结尾“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犹如大江澎湃,千里不止,一泻入海。再读那些字字珠玑的警句、格言及诗歌般的文字,有的斩钉截铁,发人深省,如“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有的韵律优美,令人叹服,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有的讽刺幽默,刺人骨髓,如“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字里行间蕴藏的力量,都让我长久沉浸在陈望道的“幸福”里,意犹未尽。

读《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种幸福,直接来自于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和不懈奋斗。人生的意义,究竟是如伊壁鸠鲁说的在于追求“快乐”,还是像马克思思考和践行的,一生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我很快从马克思这里找到了答案。

马克思诞生在一个家境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然而,他为何抛弃优渥的生活,在贫病交加中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越是追问,答案越是清晰。17岁那年,马克思在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接着写道:“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可见,他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清楚地懂得为人类服务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最伟大的事业。

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用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全面发展,用革命践行思想,用思想指导革命。30岁那年,他与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再次阐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为人类求解放”上。我不禁设想,如果马克思能活得再长一些,真不知道会给人类创造怎样的幸福?

读《共产党宣言》的第三种幸福,是读得越深,感受越强烈。我真的十万分庆幸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国家,生活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和情怀的当下。

然而,幸福不会从天降,人间万事靠奋斗。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回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中站起来,从“开除球籍”的危险中走出来,靠的就是奋斗;人民军队在枪林弹雨中愈打愈强,在小米加步枪中走向“世界一流”,靠的也是奋斗。对全社会来说,奋斗是促进时代前进的动力;对每个人而言,奋斗是通往幸福的阶梯。

天道酬勤,不劳何获。习近平总书记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更要牢记在建设人类理想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责任、有担当。(浙江省温岭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 庄启龙丨责任编辑 陈斯阳)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