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个体养殖户有多少家

化隆县个体养殖户有多少家"/

一座座现代化肉牛养殖场拔地而起,一头头科学饲养的肉牛膘肥体壮,规模化养殖占比不断攀升、产业化链条逐步完善……如今,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科上村,牛产业“牛”劲十足,全乡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撑起了群众的美好“钱”景。

近日,在科上村,夏知弯着腰整理了下卷起的裤管,从外面拿着饲草搬到圈舍,高兴地看着正在吃草的牛。夏知所在的位置正是两年前化隆县投资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2021年东西部协作金源乡科上村养殖场。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走进养殖基地内看到,宽敞的标准化牛圈和齐全的配套设施映入眼帘。圈舍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悠闲地啃食饲草,看起来十分惬意。临近中午,尽管气温逐渐升高,但圈内没有明显异味。

夏知是这座养殖场的负责人,他介绍,这座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新建了2160平方米的畜棚、消毒室、饲草料房以及人员办公室,引进了100头西门塔尔牛。

金源乡是化隆县唯一的纯藏族聚居贫困乡,也是化隆县六个深度贫困乡之一,位于化隆县东部,距县城巴燕镇45公里。

“正因为我们乡有丰富的养殖资源,科上村又离化隆县城60公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还符合环保部门对养殖场选址的要求。”金源乡党委书记石瑾说,这座养殖场是以夏秋季节放牧、“冬春季节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养殖,养殖产生的粪尿,通过粪污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使用,不仅能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在环保要求上符合要求,对持续发展生态养殖、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购买的都是6月至12月龄的西门塔尔育肥牛,根据以上收益计算可以实现19.56万元。”提及年利润总额情况,夏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他们的出栏为1批次,成本及效益按1批次计,预计收入有78.25万元。

这一项目实施后,明显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辐射带动本村及其他脱贫村农户受益,覆盖农户约500户,并且通过“夯实产业帮扶+创新金融帮扶+落实消费帮扶+推动教育帮扶+实施就业帮扶+强化人才帮扶”六大新举措,持续为化隆县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显而易见,该养殖场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壮大了科上村等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促进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近年来,化隆县坚持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强农富农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来培育,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精准“把脉”、科学布局,持之以恒强龙头、建基地、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推动肉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其实,我们建设本项目的初衷就是培育村集体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下良好基础。”石瑾坦言,项目实施后,利用集体经济发展收益,提取发展资金, 滚动发展,进一步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进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金源乡将项目收益用于项目村的公益事业、建设村基础设施,为贫困家庭、遭受突发灾害、大病家庭进行资助慰问,表彰奖励村里先进典型,为贫困学生等进行适当资助等,推动村里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石瑾表示,今后,他们将以肉牛养殖场为起点,牵住致富“牛鼻子”,争取将养殖产业做成金源乡覆盖面大、带动性强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标杆特色产业,带动村美民富。今年以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坚持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小养殖、小加工、小作坊、小农家乐、小买卖”为主的“五小”庭院经济项目,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庭院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村“方寸闲地”增收又增绿。

化隆县群科镇群科村村民马福海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依托村内杏花园的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庭院空间,在自家院内做起了特色餐饮。推开农家小院的大门,只见满园的柴牡丹掩映着古色古香的老屋,一缕缕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蔬菜的芬芳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在自己家里挣钱多幸福啊,而且现在天气又好,这几天来吃饭的游客还是很多。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福海告诉记者,他的农家院原来是家里的老房子,看到这两年家乡变化很大,于是回到家乡把自家院落进行改造,做起了餐饮。现在马福海赚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人,生活越来越有干劲了。

近年来,化隆县鼓励农户改造自家农院,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种菜种花种果,打造高端农家乐20余家,通过“以奖代补”,引导村民开设小吃摊、小菜摊。实施塔加乡易地避灾搬迁村特色产品展销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289户1502名搬迁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开设摊位、销售当地农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

化隆县投资2500万元实施庭院经济(养殖)项目,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程序,将411户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及低收入家庭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家庭养殖规模,加强技术指导,全县200余名养殖户参加庭院经济养殖技术培训,同时,发展庭院经济“小加工”“小作坊”,支持有条件的村利用闲置庄廓建立小工厂,发展面粉、牛羊肉、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先后投资实施雄先乡银器加工产业、非遗文化产业工坊、村集体经济粮油加工坊建设等项目,积极发展银器铸造、青绣加工、唐卡制作等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