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00:57
写作核心提示:
文言文计划作文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计划作文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以下是关于文言文计划作文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了解文言文特点
1. 语法结构:文言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主谓宾结构、判断句、被动句等,需熟练掌握。
2. 词汇:文言文词汇丰富,但与现代汉语词汇存在一定差异,要积累文言文常用词汇。
3. 修辞手法: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要善于运用。
二、明确作文主题
1. 选取熟悉的题材: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有利于发挥写作水平。
2. 深入挖掘主题:对主题进行深入挖掘,确保作文内容丰富、有深度。
3. 确定立意:明确作文的立意,使文章具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三、构思作文结构
1. 开头: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入主题,吸引读者。
2. 主体:分段论述,层次分明,论述观点时要注意逻辑性。
3.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使文章具有完整性。
四、注意文言文写作规范
1. 语句通顺:确保句子结构完整,避免出现语病。
2. 修辞得体: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
4 月 20 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点,考生和父母走出考场。图 / 记者辜鹏博实习生张云峰
考试结束,走出考场,不少人脸上带着微笑。
4 月 20 日,约 10 万考生走进考场,参加 2019 年湖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今年省考在题量上出现了变化,材料上内容新颖,马拉松热潮、二孩等都进入考题。申论的乡镇卷与通用卷的区别比较大。
这次考试的成绩将在 5 月下旬公布,未达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将无法进入下一轮招录环节。
" 电子社保、全民阅读、马拉松热潮、全面二孩后新生儿出生人口变化、生态文明,这些都还好,因为平常我就很关注社会热点,就是计算题太难了,所以,虽然今年少了 5 个题,我还是没做完。"4 月 20 日下午 4 时 40 分左右,2019 年湖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涉外经济学院考点,现在长沙某小学教书的艾老师有些遗憾,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她报考的是老家乡镇的某个岗位。
今年全省公务员考录,是我省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后的第一次 " 四级联考 ",今年全省计划招录公务员 6522 名,因部分职位没有达到最低开考比例,取消和核减计划 229 名,报名总人数为 109762 人。
和往年省公务员招录相比,今年很大的一个不同,是将设定笔试的最低合格分数线," 为确保公务员基本素质,笔试结束后,由省委组织部确定并发布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未达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报考人员,不得进入下一轮招录环节 "。省委组织部公务员二处处长汤文胜解释,之所以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是因为这两年出现了个别职位笔试成绩过低但入围的个案。
本次考试时间为两天,4 月 20 日上午为行政能力测验,下午为申论考试;4 月 21 日上午为法律专业知识和招警专业考试,另外公安机关警犬技术职位专业技能测试从 21 日上午八点半开始。根据考试安排,笔试结束后,5 月下旬将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官方网站公布报考人员笔试成绩和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
解读题量和考察方向有变化,行测出现文言文
" 行测今年不仅出现了题量的变化,而且考察的方向也有所变化。"4 月 20 日晚,中公教育湖南研究院二院院长黄宇分析完今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后告诉潇湘晨报记者。
资料分析 6 年来首次减少题量,调整为 3 篇材料 15 道题;材料类型集中于文字和表格,材料内容新颖,出现了 " 马拉松 "、" 二孩 " 的相关统计内容,但阅读量略有增加,尤其是 " 马拉松 " 这篇材料阅读量最大;从考点来看,考查比较常规,主要涉及了单一数据和两数之比基础知识的应用,以基期值、增长率、比重为主,倾向于单独考查;求值题选项差距较大,所以计算难度降低,通过简单的估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整体难度较去年略降。黄宇认为在计算难度降低的情况下,还有考生认为计算题很难,是因为考生以学文科和社科类的居多,数学底子本来就比较弱。
黄宇注意到的第二个变化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出现了文言文," 判断推理第一题就是文言文,选项也是文言,以前没出现过文言文 ",黄宇认为其中暗含的导向很可能是出题者认为 " 传统文化可能蕴含着处理中国问题的宝贵的智慧或者说中国经验 ",另外,这也是 " 要求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一定要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自信 "。
黄宇注意到的与往年省考第三个大的变化,是申论的乡镇卷与通用卷的区别 " 非常大 "。" 通用卷考察了 1000 到 1200 字的作文,而乡镇卷是没有考察作文的,只是考了个 600 字左右的大应用文;乡镇卷整个申论试卷合起来要写的字数是 1500 个左右,而通用卷的字数达到了 2000 字以上;话题上,通用卷 4 个题目谈的都是诚信,乡镇卷的 4 个题目分别谈的是农村基层的 4 个问题。"
黄宇认为申论乡镇卷和通用卷的这些不同,是因为分级分类考试要求不同的岗位测试不同的方面。" 乡镇卷话题更加接近基层的工作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它涉及了农村的交通、产业、社保等问题;通用卷则围绕信用建设,它更多的是侧重于一个大的方向去考察。"
黄宇认为材料阅读有一定困难是部分考生觉得难度比较大的原因之一,材料中除出现文言外,还出现了一些不太常见的成语,如 " 低头折节 "" 缀玉连珠 " 等," 材料的表述,让某些考生阅读起来有些吃力 "。
部分考题
判断推理
1.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 B. 坐地日行八万里 C. 郡色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D.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2. 意志的活动过程会体现以下两大定律。其中,意志强度边际效应定律是指意志的强度随着自身行为的活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意志强度时间衰减定律是指意志的强度随着自身行为的持续时间的增长而呈现负指数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意志强度时间衰减定律的是: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量关系
1.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建设工程。原计划由甲队单独施工 30 天完成该项工程三分之一后,乙队加入,两队同时再施工 15 天完成该项工程。由于甲队临时有别的业务,其参加施工的时间不能超过 36 天,那么为全部完成该项工程,乙队至少需要施工多少天?
A.30 B.24 C.20 D.18
2. 某次田径运动会中,选手参加各单项比赛计入所在团队总分的规则为:一等奖得 9 分,二等奖得 5 分,三等奖得 2 分。甲队共有 10 位选手参赛,均获奖。现知甲队最后总分为 61 分,问该队最多有几位选手获得一等奖?
A.3 B.4 C.5D.6
答案
判断推理:1.C 2.D 数量关系:1.D 2.C
来源:潇湘晨报(xxcbwx)
记者:刘建勇
更多新闻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
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5天计划再进一步。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
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
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
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
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
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哪些内容,注意在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
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
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
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
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何乐而不为?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顺。
我是世界记忆法大师,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QQ/微信: 374067179(长按复制),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 gaoxiao3210(长按复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