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0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军神》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电影主题": - 确保你理解电影的核心主题,如军人的英勇、牺牲精神、爱国主义等。 - 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情节、角色和对话来传达这些主题。
2. "明确个人观点": - 在观后感中表达你对电影的个人看法和感受。 - 避免只是简单地复述电影情节,而是要深入分析。
3. "结构清晰":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信息,如导演、主演、上映时间等,并概括电影的主要情节。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的感受和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角色分析:分析主要角色的性格、动机和成长。 - 情节评价:评价电影情节的合理性、紧张感和情感冲击。 - 主题探讨:深入探讨电影所传达的主题,如勇敢、忠诚、责任等。 - 技术评价:如果适当,可以评价电影的技术层面,如摄影、剪辑、音乐等。 - 结尾部分:总结你的主要观点,并再次强调电影对你产生的影响。
4. "语言表达": -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文采。 - 避免使用口语化、过于主观或不准确的词汇。 -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啊,原来军人的精神如此坚强,多么伟大呀!我一直赞不绝口,为什么?因为我今天读了《军神》这篇文章,里面写出了军人坚强的精神。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吗?就往下看吧。 《军神》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刘伯承被土匪打伤了眼睛,来德国人开的医院做手术。医生沃克要给刘伯承打麻醉药,却被他拒绝了。原因竟然是眼睛离脑子太近,怕影响大脑清醒,影响到日后的战场指挥。 沃克医生正在进行着手术,病人汗如雨下,脸色苍白,白床单都被他抓破了。原来刘伯承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他为了分散注意力将心都放在了数手术刀数上。做完手术后,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问他,手术共割了多少刀?刘伯承72刀,沃克医生惊叹不已。在那样的疼痛之下,刘伯承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数着沃克医生的刀数他的精神是多么的坚强啊!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对刘伯承产生了敬佩之心。我知道他为了不影响大脑清醒,保持在战场上能够清醒地指挥军队,所以不打麻药忍受着一刀接一刀的痛苦,但他还是在坚持,所以军神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英雄,他就是邱少云。他烈火烧身,但为了不暴露自己部队的所在地,在30分钟的大火中化为了灰烬,但他还是一动不动。虽然他们一个是受着刀割的疼痛,一个是受的烈火烧身的疼痛,但他们都是为了人民才受的这种痛苦,他们都是为解放人民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奋斗。 虽然他们时代不同但目标相同,虽然他们名字不同但志向相同,虽然处境不同但都是军人,虽然忍受的痛苦不同,但心相同!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为了人民而忍受痛苦甚至是牺牲。他们为了我们下一代人才有这样敢于承受痛苦的精神。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学习他们如此坚强的精神吧,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也要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放弃要顽强的坚持下去。即使在这过程中受了再多苦再多累再多疼,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打开成功的大门。
□驻马店市第三小学
五(3)班刘航宇
我看过许多电影,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字伯承,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他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他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刘伯承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人们尊称他为“谋帅”。
1916年3月,刘伯承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眼睛中弹。在治疗过程中,他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强忍疼痛,坚持不打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刘伯承元帅和邓小平政委进入大别山作战,出奇制胜,足智多谋,把日军打得找不着方向。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率领第二野战军跨黄河,渡长江,把红旗从北向南插到了云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长大了,也要学习刘伯承元帅,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小记者证号:180845)
(指导老师:陈瑞)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