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劳模风采】我即教材 身正人范—— 记张掖市先进工作者、张掖中学教师孙殿旭

更新日期:2025-05-18 15:29

【劳模风采】我即教材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劳模风采——我即教材,身正人范——记张掖市先进工作者、张掖中学教师孙殿旭”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主题明确": - 确保文章主题围绕孙殿旭老师的事迹和精神展开,强调他的先进性、教育贡献和对学生的榜样作用。
2. "结构清晰": - 文章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孙殿旭老师及其在张掖中学的成就。 -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孙殿旭老师的事迹,如教学成果、育人理念、敬业精神等。 - 结尾部分总结孙殿旭老师的精神品质,并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对其未来贡献的期待。
3. "内容真实": - 确保文章内容真实可靠,避免夸大或虚构事实。 - 可以引用孙殿旭老师的工作经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等真实案例。
4. "情感真挚": - 文章应表达出对孙殿旭老师的敬佩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 -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突出

【劳模风采】我即教材 身正人范—— 记张掖市先进工作者、张掖中学教师孙殿旭


在张掖这片教育热土上,一位深耕高中化学教学数十载的教育工作者,用智慧与热爱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求学之路。他,就是张掖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孙殿旭。从青丝到华发,他始终以“我即教材”的教育理念扎根一线,在课堂内外书写“立德树人”的生动篇章。

文化为根探索高效教学之道

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孙殿旭将党员的使命感融入教育事业。他提出“我即教材”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成为教材的活化者。在三十多年的化学教学中,他摒弃填鸭式教学,以生活化案例、实验探究和思维导图为抓手,构建起“简单易行、高效互动”的课堂模式。学生评价他的课堂“如春风化雨”,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在他手中化作生动的生活故事,枯燥的实验步骤变成探索真理的旅程。2012届高三(12)班全班一本上线率100%,985名校录取率71%;2013年补习班56名学生二本上线率100%……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对教学创新的不懈追求。

以德为先护航青春成长路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孙殿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与“礼”融入班级管理,打造“科学与人文兼备”的带班风格。他以“感恩教育”为主线,通过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以“习惯成就人生”为信条,从作息规律到错题整理,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品格。

“好方法就是好习惯,好习惯就是好方法。”这是孙殿旭写在教案扉页的箴言。他坚持“120%的投入”——早起晚睡查寝,利用课间为学生答疑,自费整理十年高考真题供学生研习。考入清华大学的2008届学生贺阿亚达感慨:“孙老师办公室的灯光,是我们熬夜复习时最安心的陪伴。”

实干为笔绘就教育华章

从市级先进工作者到省级优秀辅导员,孙殿旭的荣誉簿记录着他的耕耘:2012年辅导学生斩获国家级化学竞赛二等奖,2014年带领团队实现物理奥赛国家级奖项突破……但这些奖项在他看来,远不及学生的一声“老师好”。他三次获评张掖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所带班级两次被共青团张掖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更赢得“桃李满天下”的口碑——2008年至今,他培养出袁伟涵、王莅昇等十多名清华北大学子,以及上百名985、211工程院校人才。

“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未必流芳,而您已铭刻在我们心中。”正如学生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孙殿旭用三十二载春秋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在三尺讲台上,他依然是那个以粉笔为剑、以黑板为田的教育行者,继续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壮丽诗篇。


来源:张掖日报 李录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