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8 18:0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明确:标题应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主题,如“知网涉嫌垄断?专家这样说”。
2. 引用权威观点:在作文中,应引用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说服力。可以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
3. 事实依据充分:对知网的垄断行为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其市场份额、定价策略、竞争状况等,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4. 分析垄断原因:从多个角度分析知网涉嫌垄断的原因,如技术壁垒、版权保护、政策支持等。
5. 探讨垄断影响:分析知网垄断对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等各方的影响,如学术成果传播受限、教育成本增加、企业创新受阻等。
6.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知网垄断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加强监管、推动行业竞争、优化版权制度等。
7. 结尾总结: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强调知网垄断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以下是一篇作文示例:
标题:知网涉嫌垄断?专家这样说
近年来,我国知名学术数据库知网因其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知网是否涉嫌垄断呢?专家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从市场份额来看
八旬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维权事件仍在持续热议。不少网友发出疑问:中国知网是否涉嫌垄断?记者就此专访了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
孙晋表示,“此次法院判决知网败诉,说明知网的行为已违背了法律所追求的公平、平等、诚实、信用等价值。”
数据库对数字学术资源的垄断,尤其是学术数据库经营者通过“独家授权”获得的学术期刊独家数字出版权,由此成为合法垄断。
孙晋表示,学术数据库提供的产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学术文献是汇集了人类智力成果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学术文献的版权资源形成垄断,供给方式单一,经营者凭借这种垄断优势实施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比一般商品市场领域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造成的危害更大。
在一般商品社会,若不存在市场壁垒,当经营者垄断了某种商品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时,会促使其他潜在竞争者通过投入更多资本而进入市场与之竞争,该种商品的垄断地位也会随之被打破。然而,在学术数据库领域,由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这种版权资源垄断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孙晋举例,知识产品本身又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正如《自然》期刊无法取代《细胞学》期刊,当大型学术数据库经营者相继垄断权威学术文献的版权资源时,这些学术数据出版商在相关市场内便获得了“超然”的地位,价格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学术数据库经营者便会肆无忌惮地提高其数据库价格,这种高昂的价格不仅使公共资源受损,还抬高了这些期刊的受众门槛,使得知识无法广泛传播,从而形成“知识垄断”。
孙晋坦言,要认定知网是否实施了我国《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垄断行为,需要遵循反垄断案件审查的一般思路,即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和滥用行为判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在家中书房办公,清理案头书籍和资料。记者高勇 摄
在相关市场界定上,应当将涉案行为的相关市场界定为免费的文献搜索服务市场,还是付费的文献在线阅读及下载市场,依然存在争议。
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上,2019年5月出版的一本法学期刊的论文上披露: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了独家与唯一授权期刊 3964 种,占我国期刊总量的43%;其中,核心期刊778 种,约占全部核心期刊的42%;包含各学科排行前3名的期刊194种,占前3名期刊总数的64%。与维普咨询和万方数据几百种独家期刊相比,中国知网显然拥有显著的知识产权优势,其收录的独家期刊在数量、质量上都远高过同领域的其他经营者。
最后,在行为是否存在滥用性上,则需要结合个案判断知网在定价等行为中是否存在正当理由。
“一切垄断都容易被滥用,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孙晋坦言,“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
“反垄断执法部门要对该社会热点事件给予回应。”孙晋建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