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07:28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撰写申请书成为妇女主任应注意的事项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日益提高,妇女主任这一职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有意向申请成为妇女主任的人,以下是一些撰写申请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申请目的
在撰写申请书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申请目的。是希望为妇女权益发声,还是希望为社区妇女提供更好的服务?明确目的有助于突出个人优势,让评审团看到你的热情和决心。
二、突出个人优势
在申请书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优势,包括:
1. 丰富的妇女工作经历:如有相关工作经验,应详细描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和贡献。
2. 良好的沟通能力:妇女主任需要与不同背景的妇女进行沟通,展示自己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3. 组织协调能力:妇女主任需要组织各类活动,展示自己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 热爱妇女事业:表达自己对妇女事业的热爱,以及为妇女权益付出的努力。
三、阐述工作计划
在申请书中,要详细阐述自己的工作计划,包括:
1. 了解社区妇女需求: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社区妇女的实际需求。
2. 制定工作目标:根据社区妇女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3. 开展活动:组织各类活动,如讲座、培训、文艺演出等,提高妇女素质,丰富妇女生活。
4. 加强宣传:利用各种渠道,
路生梅,女,1944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亲人,远赴西北,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用无私奉献改变佳县落后的医疗面貌,用坚守诺言诠释的“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
路生梅为佳县儿童耐心诊疗
背起行囊,她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栖居于贫穷的榆林佳县。从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到古稀老人,52年间,路生梅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这块土地,直到白发苍苍;52年间,从门诊到手术台,从县医院到乡村,她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满怀火热的心扶弱助残,成为无数妇女儿童心中的天使。
“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个头不高,带着眼镜,满脸笑容,说话声音好听,性格像活泼的“小姑娘”,这是七十多岁的路生梅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我生于1944年,出生时家里屋檐下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所以大家就叫我生梅。和同时代的北京女孩子一样,我在后海划过船,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和外国元首捧过花。”回想起北京的那段时光,路生梅露出少女般的笑容。
“12月5日正值寒冬,我踏上北京开往西安的列车,汽笛长鸣,火车开动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哗哗往下流。”1968年,国家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24岁的路生梅当时刚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没有多想,她就毅然决定,孤身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陕北小城——佳县。
年轻的路生梅
“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隆冬早晨,我拎着小包,走过窄窄的街道,进入佳县人民医院大门,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度过四十余年的日子。我不是来往过客,而成了这里的子民!”路生梅在文章《我的人生历程》中这样回忆道。
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当时的人民医院说是县医院,却只有两孔破旧的窑洞,周围是一片散落着坟头的荒野。在这里,喝的是毛驴驮来的黄河水,一天只有一瓢供给;因为不会生火,常常要睡冷炕,还要忍受虱虫叮咬……
除了生活的艰苦,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乡亲们医疗常识的匮乏。那是工作后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当她急匆匆赶到时,看到的一幕很是令人揪心。一进门,路生梅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子来铰脐带。她一把抢过剪子,一边消毒操作,一边告诉老婆婆: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破伤风杆菌就可以顺着脐血进入小孩的体内,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如这样一次次特殊又难忘的诊治经历,逐渐改变了路生梅原有的想法,“这里的人民需要”。她毫不犹豫做出了第二次选择,扎根佳县,服务这里的百姓。那天,她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将“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写进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历经23年,经受了各种磨难和考验。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来没有动摇过入党的决心。
路生梅为佳县群众看病
“我不去,这里的群众需要我”
“路医生,赶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在一阵紧促的带着浓厚陕北口音的喊叫声中,路生梅匆忙裹上衣服,带好随身医用箱,急促地跟着那位老乡到十几里外的崔家畔出诊。一路上,路生梅穿着双塑料底棉鞋,摔了四十多跤。快到村口的时候有条下坡路,路生梅索性坐在地上往下滑,这样可以早一点到病人家里,结果差一点掉到沟里。回想起这个经历,路生梅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患者是一个麻疹肺炎合并心衰的孩子,病情非常危急,路生梅做了紧急抢救工作,过了两个晚上,孩子的病情终于平稳下来。麻疹传染性很强,通过这起病例,路生梅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顾不上休息,冒着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排查,最终发现了5个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路生梅赶紧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救治,隔断了传染源。临别时,孩子的母亲带着愧疚的眼神递给路生梅一双十分合脚的千层底棉布鞋。后来她得知,在自己救治孩子们的这几天里,这位母亲心里过意不去,家里也拿不出啥好东西,为了表示谢意,就偷偷照着她的鞋样,一针一线给纳制出来的。再次抚摸这双鞋,路生梅眼睛湿润了,至今她也没舍得穿,细心珍藏着。在她看来,那不是一双鞋垫,而是老百姓沉甸甸的期望。
对于路生梅来说,病人就是她的亲人。有一个小婴儿在百日咳痉咳期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为她吸痰,反复人工呼吸40余次,终于救活了孩子;为紧急救治一个肠穿孔的病人,她因劳累过度昏睡了一天一夜……像这样被路生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不计其数,她也从来不去想。
走出黄土高原是很多人的梦想,当年和路生梅一样的很多大学同学纷纷回到了大城市。对路生梅而言,并非不是没有机会。1981年,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83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儿科主治医学习班。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都想把她调过去。可是,路生梅割舍不下佳县人民,她必须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言,她属于这块土地,这里的群众需要她。来时是异乡,如今是故乡。“我不去,这里的群众需要我。”路生梅婉言谢绝,信守自己的承诺,毅然回到了佳县。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佳县是榆林最穷的县,佳县医院自是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1984年医院分科,路生梅初任妇儿科主任,为了提升医护水平,她东奔西跑、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充电”。
“我们这儿条件落后,我想办法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进修,提高护理技术。当时佳县医院是全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但佳县医院小儿科在全市小儿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路生梅自豪地说。
路生梅和同事商议诊疗方案
“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
1999年,操劳半生的路生梅退休了。西安、榆林几家大医院提出高薪返聘她,她不为所动、再次谢绝,依旧在佳县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为孩子们义诊。
除了在医院问诊,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路生梅忙得几乎饭都顾不上做。有时刚端起饭碗,只要看到病人来了,她总是二话不说就开始给患儿诊治。很多家长为了表示感谢,硬要给路生梅诊疗费,都被她拒绝了。
退休后的路生梅还经常义务看病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2020年1月29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路生梅毅然向她所在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请战书”,并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用于抗击疫情。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小城,路生梅写下的这短短几行字,铿锵豪迈、感人至深,这是一位老党员的初心流露。
虽然没有得到组织批准奔赴疫情一线,路生梅却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动态,通过短信、微信把最新消息推送到朋友圈,并反复叮嘱大家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在医院,路生梅带领医护人员精心开展分诊接诊,耐心指导年轻护工科学合理进行病房消毒,通过点点滴滴的身体力行,感召和激励着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环卫工人在大街上作业时,她主动跑到县环卫所,为大家讲授“七步科学洗手法”和疫病防护常识。
与此同时,路生梅还组建了佳县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军人、关爱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将获评“榆林好人”楷模,所得的5万元奖励全部用来帮助弱势群体。
退休后的路生梅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关爱弱势群体
榆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霍凤莲感动地告诉记者:“路生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展现了新时代榆林女性无私奉献、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将女性的‘四自’精神和家国情怀高度融合,是榆林广大妇女学习的楷模。”
一路走来,路生梅先后荣获榆林市三八红旗手、榆林十大最美女性、榆林市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登“陕西好人榜”“中国好人榜”。
“佳县城一大半的人都找路大夫看过病。”“我们家四代人都是路大夫给看病。”“五毛钱能治的病,路大夫决不开一块钱的,她给我们开的药既便宜又管用。”“路大夫这么大的年龄还坚持义诊,我们佳县人发自内心的感谢她!”在佳县,一提起路生梅,大家无不充满敬仰之情。50余年来,路生梅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她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责任,更是信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我会继续在佳县干下去,争取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路生梅坚定地说。
再次眺望这块黄土地,虽然一切还是那么寒冷,远处黄河的残冰已经开始消融,春天就要来了,老区人民即将迎来一个最美的充满希望的季节。
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党柏峰/辛亚娥
红网时刻7月30日讯(通讯员 罗奋飞 杨衡)“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又是村妇女主任,做好脱贫后群众产业发展的带动工作,是我应尽的职责。”王菊兰很坚定地对笔者讲述她带领村民发展瓜篓产业。
47岁的王菊兰,曾是湘西州凤凰县腊尔山镇有名的粉店老板。2017年,腊尔山镇党委书记孙云峰和镇长麻求生启动了“引能人回村”的干部计划,王菊兰主动放弃年收入近8万元的粉店,毅然回到的货村,竞选上妇女主任。
坚守产业带动致富。对于脱贫后村级产业发展,王菊兰有着自己的思考,在湘西州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凭借她多年的营商经验,她和村主干们考察后决定,在的货村发展瓜篓产业。
因为前期需要一定投资,很多农户不敢产业“试水”;2019年,王菊兰率先发展34亩瓜篓,当年收益达15万元,今年盛产后可达20万元以上。
看到王菊兰瓜篓产业发展成功后,村内农户纷纷加入瓜篓产业发展,今年全村共种植500亩,不仅成了的货村的拳头致富产业,还带动全村留守劳力务工增收。
坚守人生信仰追求。王菊兰父亲曾是一名村干部,后被腊尔山司法所聘为司法调解员。从小目睹父亲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她,加入共产党一直是她心中的追求。
王菊兰撰写入党申请书。
王菊兰不仅多年坚持写入党申请书,还将党员的标准体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村妇女主任履职中,心中装满群众,积极带动村级妇女工作发展;协调组织村级文艺队,免费为各村汇报演出脱贫攻坚小品、感党恩民歌等节目,用自己的行动,讲述着动人的脱贫故事。
坚守家庭社会尽职。2019年,长年倾注村级事业发展的王菊兰,遭遇婚姻变故;她独自一人带着儿女,继续着她的追求,入党和脱贫后村级产业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关键期间,王菊兰来到腊尔山政府,捐赠了1万元防疫物资;还为的货村捐赠价值2千元的口罩和消毒液。
王菊兰在工作之余,还经常看望村内老人,努力让他们晚年幸福;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女儿在吉首开店经营,儿子在南京消防队供职。
王菊兰在村里还是一名“活雷锋”,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村民;她还利用自家的楼房在村里开了一家宾馆,准备用赚的钱帮助村里更多的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