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09: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对话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主题。是对话内容本身的意义、对话者的表现、还是对话所引发的思考等方面。
2.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可以从对话内容、对话者、对话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3. 结构合理:一篇好的观后感需要有合理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对话的背景,如对话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以及你对对话的初步印象。 - 主体:分析对话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对话者的表现:分析对话者的语言、语气、态度等,以及这些表现对对话的影响。 b. 对话内容:探讨对话中涉及的主题、观点、情感等,以及这些内容对你的启发。 c. 对话背景:分析对话发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以及这些背景对对话的影响。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未来对话的期望或建议。
4.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作文更具可读性。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口语化表达,使用规范的书面语。 -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刚看完《对话》节目。对台上两位大师,无比钦佩。
巴菲特,在短短的对话节目中,已经充分揭示了价值投资的奥秘。伯克希尔的成功,就是依赖两个人的智慧成就了巨大的辉煌。
对于价值投资无需多言,仅仅想谈几个体会。
第一、但斌的问题,水平太低,充分说明他的玫瑰还得慢慢开放。
第二、刘建位击中了巴菲特的痛处。对于石油公司这种资源类企业,股神在操控时依然毁誉参半。
第三、国内的价值投资界,明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崛起真正灵魂式人物。
第四、毕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未来。伯克希尔的智慧,不仅仅是巴菲特,芒格的思想更加深邃。
还好,当下能看懂这个对话节目了。倒退一两年,肯定看不明白。我相信中国会有很多人看,但真正能看懂的就没多少。这玩意,比天书还难。
一位待人很是和善的教师曾告诉我这样一段“精彩”的对白:
师:上星期让你的卷子做了吗?
生:卷子掉啦!
师:那你做什么啦?
生:看书。
师:你能看懂吗?
生:慢慢看呗。
师无奈地叹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嗔怪学生的不理解:“当老师真难啊!”
学生立即:“谁当老师啊。”一脸的不屑。
听完后,我们谁都没再说什么,只是无奈地相视苦笑了一下。是啊,学生根本就没把你教师当成一回事,还何谈什么教育?
但若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学生是无知的,其心地如同一张白纸,人们在上面涂红则红,涂黑则黑。在它还没有“主色调”的时候,它是兼收并蓄,来者不拒的。因此我在为学生感到悲哀的同时,更为在其上面涂黑者感到气愤。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唯钱是亲者、见利忘义者、有钱后成为贾大者比比皆是,这个大染缸对孩子的涂染熏陶姑且不论——它们最多对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只能算是擦肩之交——我最为气愤者乃是孩子的家庭:孩子最初的思想看法就是从“掬之爱之,唯恐不逮”的他们的第一任老师那里得来的,正是他们有意无意的言行使得孩子们认为教师是卑微的、低贱的!
当然,孩子们的第二任,第三任……老师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孩子从初识a、o、e到熟稔牛顿、爱因斯坦……其间与老师孜孜不倦的耕耘是分不开的。可是,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们使学生们了解到教师的辛苦付出了吗?使他们懂得感恩这份圣洁的关爱了吗?——我们决不是希冀孩子们的什么回报,但却不能不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成长是父母与老师们无私的扶携,呕心沥血的哺育息息相关的。可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这种道德情感教育。正如一些家长的爱孩子,只知呵护饱暖督促苦学却不知关注情感,致使有的孩子由不理解到仇视父母甚至于对父母举起了屠刀!——可见感恩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当今人们都在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使得一些老师连正当的批评也要三思而不敢行了。——这是不对的,我认为。老师对学生尊重,是就人格而言不可污辱,而学生对老师更得尊重,更得感恩这份无私圣洁的师爱!古人有云:疾学在于尊师。这是千百年来经人们证实了的真理,勿庸笔者赘言。唯如此,学生才能以敬慕之心对待老师,对待知识;并进而树立“滴水必报”的思想观,以感恩的心态来看待社会,来对待他人的批评与帮助。而不致于像本文开头的那个学生一样,以一种无所谓的轻慢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知识……,——这于人于己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