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13:59
写作核心提示: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文写作要点及专家头脑风暴注意事项
一、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文写作要点
1. 紧跟时代脉搏:应用文写作应紧密围绕新时代的主题,体现国家战略、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趋势。
2. 坚持正确导向:应用文写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风尚。
3. 注重实际效果:应用文写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发展。
4. 严谨规范:应用文写作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内容准确、表述规范。
5. 语言精炼:应用文写作要力求语言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6. 结构清晰:应用文写作要合理安排结构,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7. 针对性强:应用文写作要针对不同受众,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
8. 创新意识:应用文写作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二、专家线上线下头脑风暴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头脑风暴前,明确主题,确保专家们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2. 组建团队: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参与,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 制定议程:提前制定详细的议程,明确讨论时间、环节和流程。
4. 线上线下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便专家们随时参与讨论。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技术条件下,应用文的人工智能写作是怎样的?中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有哪些资源,又该做怎样的当代阐释?10月30日上午,由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国际汉语应用写作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开幕。
大数据和互联网+应用文写作的研究和实践
本次研讨会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几十家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结合疫情防控需求,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75位学者在线下,23位学者在线上,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应用文写作的新思路和新前景。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以新时代场域中应用写作理论与教学的时代功能和价值为”主题,通过组织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学术交流等形式,对应用写作与组织形象传播、话语权的建构研究,应用文人工智能写作与教学研究、中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资源的当代阐释、应用写作的职业化教育特征研究、东南亚与港澳台地区汉语应用写作文本对比研究、大数据和互联网+应用文写作的研究等6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借此推动全球化时代汉语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拓展和教学创新。
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会长、香港理工大学陈瑞端教授在线致开幕词。在开幕词中,陈会长讲到两点,让与会同仁受到启发与鼓舞:一是新冠疫情给传统产业带来冲击,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从凡间升入“云端”,因此我们的应用写作,也必须跟上时代和生活的步伐。二是面对环境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应用写作研究提供了很多新课题,待学界专家学者进一步整理与探究。
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学东教授受四川省写作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干天全教授委托,代其发表贺词。在贺词中,干教授诚挚地表达出对于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学术创新精神与工作的敬意,希望能够通过学术的碰撞与交流,加强四川写作学会与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的合作。
存在“从众跟风起舞多、开拓原创少”现象
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洪威雷教授,面对目前仍然存在教材多、专著少,应用写作学的专家多、学者少,从众跟风起舞多、开拓原创少的状况,发出了要“知与行,术与道有效结合”的倡议。为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写作人才,为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服务,洪教授提出了三点设想:一是在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名义下,成立应用文写作研究院,整合应用写作研究、教学的精英,形成集体力量;二是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热心学会工作,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充实到学会核心层中来;三是倡导应用写作老师需抓好典型学生和典型文种。
开幕式后,研讨会组织开展了一场主题报告和六场小组研讨。主题报告会由重庆科技学院黄文贵副教授担任主持人,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中文组主任吴学忠博士在线担任学术评议人。报告题目包括《新文科:大学写作课程建设的新指南》、《讨论应用写作传播及话语权的正面影响》、《新文科理念下的公文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等。报告会结尾,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吴学忠博士由衷感慨该次报告会带来了丰盛的学术盛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