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2 03:27
写作核心提示:
《幼儿园小班九月月计划作文注意事项》
在撰写幼儿园小班九月月计划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作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作文的主题,如“九月的新开始”、“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月”等,确保作文围绕主题展开。
2. "内容丰富": - 描述九月的特点,如天气变化、节日庆典等,以及这些变化对幼儿园生活的影响。 - 讲述孩子们在九月的新体验,如第一次上学、结识新朋友、参与新活动等。
3. "语言生动": - 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词汇。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趣味性和形象性。
4. "结构清晰":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九月的特点和幼儿园的准备工作。 -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孩子们在九月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可以分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围绕一个具体事件或活动展开。 - 结尾部分总结九月的重要收获和孩子们的变化,展望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5. "教育意义": - 强调九月月计划的教育意义,如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社交能力、学习兴趣等。 - 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关爱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等。
6.
班级:小一班 时间:9月26日—9月30日
项目 | 内容 | ||||
本周目标 | 1.喜欢来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同伴,主动问好,逐步建立与教师的依恋关系。 2.能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够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书,并发现、指认、用普通话讲述画面中感兴趣的人或物。 3.能够注意倾听他人讲话,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并能作出相应反应。 4.喜欢参与美术活动,操作易于使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并进行自我表现。。 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学习幼儿操。 6.从优美动听和形象鲜明的歌曲中理解内容和情感。 7.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 ||||
生活 活动 | 1.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神态、动作,以判断幼儿需要哪些帮助。 2.在老师引导下,能将常见的垃圾分类投放进正确的垃圾桶。 | ||||
区域 活动 | 区域名称及内容:美工区 活动目标: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撕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 投放材料:各种纸 指导策略:提前和幼儿讲清规则,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撕断,引导幼儿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 | ||||
区域名称及内容:图书区 活动目标:愿意看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画书;能够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书,并发现、指认、用普通话讲述画面中感兴趣的人或物。 投放材料:投放人物形象清晰、语言重复的故事书;有声图书等。 指导策略:陪伴幼儿共同阅读,鼓励幼儿对书中图画内容的指认和讲述,成人一页一页地翻书,为幼儿起示范作用。 | |||||
教育活动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科学:比较事物特征《动物的尾巴》 | 健康:营养教育《多吃蔬菜》 | 早阅:讲述:《长长的》 | 数学:比较《大小》 | 艺术:手工《粘贴国旗》 | |
艺术:综合艺术《我的好朋友》 | 社会:人际交往《小熊你好》 | 健康:安全《一个跟着一个走》 | 社会:自我认识《男孩女孩》 | 语言:诗歌《国庆节》 | |
户外 活动 | 复习《老狼老狼几点了》 | 新授《勤劳的小兔》 | 新授《我爬的最快》 | 新授《好玩的沙包》 | 新授《小动物来闯关》 |
复习《钻山洞》 | 复习《小孩小孩真爱玩》 | 复习《勤劳的小兔》 | 复习《我爬的最快》 | 复习《好玩的沙包》 | |
环境创设 | 主题:完成主题墙第三板块:你好,新朋友,以照片、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互动墙装饰:调整饮水互动墙的环境创设。幼儿作品墙:我们在节日里“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 ||||
家园共育 | 1.鼓励家长坚持送幼儿来园,鼓励幼儿积极来园。2.通过家长信、家园联系栏、微信联络群、面谈等多种途径,及时与家长行沟通,了解幼儿情绪变化与需求。3.提示家长为幼儿剪指甲,关注天气变化,给幼儿适当更换衣物。4.请家长疫情期间做好接送防疫工作,保证48小时核酸,保护幼儿安全,国庆节小长假期间做好疫情防护。 |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喜欢喝白开水
指导策略:运用儿歌“肚里小鱼快快游”,给幼儿的饮水赋予小鱼游的情境,鼓励幼儿多喝水,小鱼才能游起来。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有趣的手头玩具(1和许多)
活动由来:在上次的毛毛虫游戏中,孩子们初步感知了1和许多。手头玩具除了毛毛虫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孩子们也很感兴趣。虽然强调了每次只选择一个玩具,但在选择玩具时还是会出现选好几个。这个问题和这些手头玩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感知 “1和许多”,还可以认识它们的名字,从而拓展孩子们在玩具方面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喜欢选择手头玩具进行游戏。
2.感知“1”和“许多”以及它们的关系。
3.能尝试说出“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1”和“许多”以及它们的关系。
2.活动难点:能尝试说出“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手头玩具,了解一些玩具的名字。
2.物质准备:手头玩具、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坐姿操”
1.手指游戏“坐姿操”
师:孩子们快快来!“坐姿操”开始啦!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小朋友们请坐好,我们来练坐姿操,双脚并拢地上放,小手放在膝盖上,后背挺直身微倾,眼看前方面带笑。
2.小结
师:我们刚才做的操叫什么名字?现在让我看看你棒棒的坐姿吧!谁的坐姿棒,小贴画就会贴到你的胸前。
(二)游戏“有趣的手头玩具”
1.介绍手头玩具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手头玩具)它们为什么叫手头玩具呢?
2.选择喜欢的手头玩具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玩具?
3.介绍我的手头玩具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手中的手头玩具是什么?
师:你们的手中有几个玩具,前面的玩具车上有多少玩具?
4.送玩具回家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把手头玩具送回家。
5.小结
师:刚才,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有几个手头玩具,现在玩具车上有多少手头玩具。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和谁做了游戏,你的手里有几个手头玩具,玩具车里有多少手头玩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1和许多”。一个筐里装着许多玩具,一个脑袋上长着许多头发。你也可以去发现有趣的“1和许多”,然后和我们说一说。
活动延伸:可以在区域活动玩“1和许多”的游戏。
三、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钻山洞(复习)
活动目标:
1.手脚动作协调。
2.学习正面钻和手脚爬。
活动准备:拱形门、呼啦圈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关节活动——律动(我的身体)
重点指导: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重点活动腰和踝关节。
3.热身活动——小兔跳
重点指导:提示幼儿双脚同时起跳
4.游戏“钻山洞”
(1)示范游戏的玩法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集体游戏
5.放松游戏“人体山洞”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包、足球、球门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时哇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四、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益智区《喂小动物》
活动目标:愿意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对自己有信心。
投放材料:小勺,大小不一、质地不同、颜色不同的豆子、毛球类等。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动物,嘴巴要掏空,喂食。
指导策略:观察幼儿使用勺子,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勺子。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毛毛虫》
活动目标:喜欢玩轻黏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五、活动反思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时间:9月20日 星期二 下午授课教师:唐晓艳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睡眠习惯,逐步学会按次序穿脱衣服和鞋袜。
指导策略:运用儿歌《小枕头》和“梦的礼物”引导幼儿养成睡眠习惯。
安全教育:运用语言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黑牙白牙(健康-生活习惯)
活动由来:爱护牙齿是日常生活中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内容。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吃甜食和零食在很多方面不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孩子的牙齿保养不够重视。我们班有些孩子已经患上了虫牙。为了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孩子们有必要养成刷牙和漱口的习惯。最后,我用《刷牙歌》的结尾,期待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幸福,爱并愿意刷牙!让刷牙和漱口成为一种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刷牙、漱口习惯的必要性。
2.知道刷牙和漱口的时间。
3.能主动刷牙和漱口,逐渐养成刷牙漱口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主动刷牙和漱口
2.活动难点:养成刷牙漱口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刷牙漱口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黑牙、白牙图卡、小贴画、刷牙歌
活动过程:
师:这是什么?(出示牙齿模型)
师:我们每个人一生有两副牙齿,第一副是乳牙,第二副是恒牙。为了让大家好好保护牙齿,每年的9月20日为我们中国的全国爱牙日。今天就是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师:听,有两颗牙齿在说话?(师扮演黑牙白牙说话)
师:你喜欢黑牙还是白牙?请把你的小贴画送给你喜欢的牙齿(幼儿依次送贴画)
师:你为什么喜欢白牙?
师:我这里有面神奇的镜子,它可以告诉你,你的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幼儿照镜子)
师:请你说一说,你的牙齿是什么颜色的?
师:你是怎么保护牙齿的?
师:什么时间刷牙漱口呢?
师:你是怎么漱口的?
师:你是怎么刷牙的?现在请保健医给我们讲一讲,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保健医讲解刷牙的方法
1.保健医运用牙模型讲解如何刷牙
2.请小朋友体验刷牙的方法
五、儿歌漱口歌,感受漱口刷牙的乐趣。
师:我们的牙齿乐了,它喜欢刷牙漱口,你喜欢刷牙漱口吗?让我们和牙刷一起跳个舞吧。
六、总结,天天爱牙日
师: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做爱牙日,保护我们的牙齿,让我们的牙齿白白的。
三、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毛毛虫》
活动目标:喜欢玩轻黏土,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名称及内容:娃娃家
活动目标:愿意和同伴及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材料投放:娃娃、电话、小床等。
指导策略: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展现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如:给娃娃穿衣服,做饭,等等。
四、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小蜜蜂找花(复习)
活动目标:
1.手脚动作协调。
2.学习听指令游戏。
活动准备: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小蜜蜂找花儿》
活动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游戏。
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3.“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4.放松游戏“小蜜蜂回家”
儿歌1:小花小花真美丽,小蜜蜂们都爱你。蜜蜂蜜蜂一起飞,飞到美丽的花园里。
儿歌2: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飞来飞去找花儿,找到红花亲亲嘴,你是我的好朋友。(花瓣的颜色可灵活替换)。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包、足球、球门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地吐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五、活动反思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时间:9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授课教师:唐晓艳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喜欢喝白开水
指导策略:运用儿歌“肚里小鱼快快游”,给幼儿的饮水赋予小鱼游的情境,鼓励幼儿多喝水,小鱼才能游起来。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社会领域-交往-找朋友
活动由来:孩子们已经入园近三周了,对伙伴有了初步的了解,多认识几个小朋友,能有效的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小伙伴进行交往。
2.初步认识小伙伴的名字,尝试叫出伙伴的名字。
3.加深对同伴的了解,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愿意与小伙伴进行交往。
2.活动难点:能尝试叫出伙伴的名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和班级伙伴交流的经验。
2.物质准备:幼儿生活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我们小一班有22名小朋友,你知道她的名字吗?
(二)游戏“说说,她是谁”
利用IP依次出示幼儿照片,鼓励幼儿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三)游戏“找朋友”
1.教师示范找朋友的玩法
2.分组进行“找朋友”游戏
延伸活动:在表演区进行找朋友游戏。
三、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贪吃蛇(新授)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集体游戏
2.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活动准备:黄色方块场地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关节活动——律动(我的身体)
重点指导: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重点活动腰和踝关节。
3.热身活动——小兔跳
重点指导:提示幼儿双脚同时起跳
4.游戏“贪吃蛇”
(1)分两队站立,分别站在黄色方块上。
(2)教师和女孩示范游戏
(3)集体游戏
5.放松游戏“跟着老师走走”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包、足球、球门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地吐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四、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有趣的模型》
活动目标:喜欢玩轻黏土,学习用模型进行制作。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名称及内容:拼插区
活动目标:喜欢拼插,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力量。
材料投放:各种拼插玩具。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挥想象,动手拼插。
五、活动反思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时间:9月22日 星期四 下午授课教师:唐晓艳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学习七步洗手法。
指导策略:运用手指游戏《大螃蟹》引导幼儿学习七步洗手法。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艺术-律动-打电话
活动由来:在上次的歌曲活动中,孩子们初次感知了歌曲《打电话》,他们对歌曲很感兴趣,本次活动将尝试用肢体动作感知歌曲旋律,用音乐吸引幼儿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2.尝试跟随歌曲进行律动。
3.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跟随歌曲音乐进行演唱。
2.活动难点:尝试跟随歌曲进行律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做律动的经验。
2.物质准备:歌曲图片、歌曲音频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现在请欣赏一首歌曲,这是什么歌曲?”
(二)欣赏律动《打电话》,初步感知律动的动作。
(三)学习律动《打电话》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律动。
2.教师说唱歌词,带领幼儿再次感受律动。
3.教师清唱歌词,带领幼儿再次感受律动。
4.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律动。
(四)展示“我来演”
活动延伸:在表演区进行《打电话》律动活动
三、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有趣的模型》
活动目标:喜欢玩轻黏土,学习用模型进行制作。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名称及内容:拼插区
活动目标:喜欢拼插,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力量。
材料投放:各种拼插玩具。
指导策略: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挥想象,动手拼插。
四、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贪吃蛇(复习)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集体游戏
2.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活动准备:黄色方块场地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关节活动——律动(我的身体)
重点指导: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重点活动腰和踝关节。
3.热身活动——小兔跳
重点指导:提示幼儿双脚同时起跳
4.游戏“贪吃蛇”
(1)分两队站立,分别站在黄色方块上。
(2)教师和女孩示范游戏
(3)集体游戏
5.放松游戏“跟着老师走走”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锤、轮胎车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地吐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五、活动反思
小一班半日活动计划时间:9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授课教师:唐晓艳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学习七步洗手法。
指导策略:运用手指游戏《大螃蟹》引导幼儿学习七步洗手法。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安全教育——教室里不乱跑
活动由来:孩子们度过了分离焦虑期,对幼儿园的一切都熟悉了,室内奔跑嬉闹的情况出现了,幼儿间的碰撞、幼儿与物体间的碰撞发生了,在发生了之后多数幼儿不主动告诉老师,需要老师主动询问,或者选择回家和家长交流,有时会造成教师不能及时的发现处理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展本次安全教育活动-教室里不乱跑,既让幼儿认识到危险,也要学习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
2.知道在教室应该慢慢走,小心磕碰。
3.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乱跑的危险,学会在教室及走廊慢慢走。
2.活动难点: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如碰到怎么办?流血怎么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玩滑梯和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过不乱跑常识。
2.物质准备:大象玩偶、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手持大象玩偶,以大象的身份讲述故事。
大象:哎呦哎呦,好疼呀(捂住膝盖)。今天我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跑的太快了,膝盖碰到了桌子上面,好疼呀!
2.启发幼儿与大象对话
师:大象在教室里乱跑,受伤了,你想对它说什么?
(二)讨论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1.看图判断对错
问题1:大象在教室里乱跑对不对?
问题2:小猪在教室里面追着小朋友跑,对不对?
问题3:小猴子爬到了桌子上面跳一跳可以吗?
2.讨论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教师:你知道哪些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的方法呢?(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不追他人,不跳上桌面。)
3.讨论在教室里不可以做的事情
师:你还知道哪些教室里面不能做的事情?(打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爬到桌子底下,摸电插孔......)
(三)学习自护方法
1.讨论遇到危险怎么办
师:我们知道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那如果遇到了小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受伤了怎么办?
师:如果不小心流血了怎么办?
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腿呢?
2.总结
师:小朋友们说得对!有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还要保护受伤的地
方。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乱跑,要告诉他慢点走不要跑。
活动延伸:在图书区阅读和室内安全有关的图书或图片
三、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贪吃蛇(复习)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集体游戏
2.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活动准备:黄色方块场地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关节活动——律动(我的身体)
重点指导:活动身体各个关节,重点活动腰和踝关节。
3.热身活动——小兔跳
重点指导:提示幼儿双脚同时起跳
4.游戏“贪吃蛇”
(1)分两队站立,分别站在黄色方块上。
(2)教师和女孩示范游戏
(3)集体游戏
5.放松游戏“跟着老师走走”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沙锤、轮胎车
指导策略:幼儿分区活动,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保证安全距离。
安全提示:提示幼儿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触碰眼、嘴等敏感部位,不随地吐痰,有需要去卫生间。
四、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有趣的模型》
活动目标:学习掌握模型的用法。
材料投放:轻黏土、垫板、泥工模型等。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尝试用揉搓的方法进行泥工创作。
名称及内容:娃娃家
活动目标:愿意和同伴及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材料投放:娃娃、电话、小床等。
指导策略: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展现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如:给娃娃穿衣服,做饭,等等。
五、活动反思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