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08:49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关于学校教育思想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我国,学校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它关系到教育质量、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撰写关于学校教育思想的作文,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探讨,也是对教育实践反思的过程。以下是在撰写此类作文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明确主题,聚焦核心
1. 确定作文主题:在写作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如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确保作文内容围绕主题展开。
2. 聚焦核心观点:在作文中,要围绕核心观点展开论述,避免内容过于分散,使读者难以把握文章主旨。
二、深入分析,论证充分
1. 梳理教育思想脉络:对学校教育思想进行梳理,了解其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2. 分析教育思想内涵:深入挖掘教育思想的内涵,阐述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3. 论证充分:运用事实、案例、理论等,充分论证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1. 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在作文中,要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分析学校教育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2.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学校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
四、语言规范,表达清晰
1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的从业者,我时常在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当然很多,但重视教育研究工作、理论先行,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教育的味道是什么?我认为是观念、理念、思想的酝酿,思想对了,思路通了,前进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021年年底,中国地质大学王静修副教授把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的味道——周远清的教育智慧及实践》一书寄给了我,近几个月也不断有高教界同行问我有没有读过此书。“味道”入书很不寻常,便想借味道的意蕴对本书所反映的教育思想思考谈些体会。
“高等教育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教育部周远清老部长时常说起的一句话。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当时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周远清副部长就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等系列理念思想和思考命题,有效促进了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进入21世纪,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的周远清老部长又筹资600万元在全国组织了“高等教育强国”的系统研究,影响至今;之后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那是一个充满改革与发展活力的年代,周远清老部长统筹教育行政、大学校长、研究人员三支队伍联合开展宏观战略与政策研究的力度和影响空前之大。我多次对我的博士生说,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世纪之交的改革,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跨世纪前后20年的发展,不看周远清老部长的论述,是入不了门的。
我于1995年由工业部委系统教育部门调入国家教委,作为综合组成员参加了周远清老部长组织的项目工作,后来断断续续根据工作需要参加过老部长组织的一些大型课题研究,其间多次听老部长说:“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周远清老部长倡导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及时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教育理论建设,从而逐步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理论先行”模式,提出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等著名论断。最近十几年,周远清老部长一直在呼吁“努力建设教育研究强国”,反映了他对教育思想的价值肯定。在我的认知里,周远清老部长是一位智者,思考从不间歇,也不断提醒身边人多思考教育问题。
记得十几年前在厦门大学组织的一次学术年会论坛上,我在开场主持环节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这代高等教育研究者,特别是教育政策研究者,是听着周远清部长的话、读着潘懋元先生的书成长起来的。”这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共鸣。在《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组织的笔谈中,我在《教育研究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一文中写到: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有了三代人,第一代多是其他专业出身的学术领导干部,既是实践者也是探索者,有经验、有兴趣、有思想;第三代是教育学科班出身,优点是学科功底扎实,缺点是思想性和实践性不足。我自我定位为第二代高等教育研究者,把第一代重视思想的传统传给第三代,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当今我国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使命要求,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是时代背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跨越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是新的阶段,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思想是发展的先导和灵魂,愿大家好好品其中之味。我想,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味道——周远清的教育智慧及实践》一书想带给学界同行的思考吧。
(作者:马陆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最前沿的思想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需求、兴趣、经验和能力为出发点。在这种教育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学习的规划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是一种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从而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融合式的教育模式
融合式的教育模式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达到学科的整体性和普遍性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实际能力等。
创新思维的培育
创新思维的培育是指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入手,引导其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这种教育要求教师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发展的各类服务,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的教育计划和服务方案,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以上这些教育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希望这些思想的运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