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2 03:28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小升初语文备考:注意事项全攻略
随着小升初考试的临近,语文备考成为了孩子们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语文作为小升初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备考策略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升初语文备考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了解考试大纲和题型
1. 深入了解小升初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和重点。 2. 熟悉各类题型,如阅读理解、作文、文言文、古诗词等,掌握答题技巧。
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1.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语文。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
三、加强基础知识积累
1. 夯实字词基础,掌握常用字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2. 熟记常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古诗词、文言文,提高文学素养。
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多读书,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做好阅读笔记,总结文章主旨、观点和论据。 3. 针对阅读理解题型,多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五、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1. 多写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2. 学习优秀
小学阶段,我们写的最多的作文就是叙事类作文。比如,《那次玩得真高兴》《我的心儿怦怦跳》《那一刻,我长大了》《记一次游戏》《多彩的活动》《神奇的探险之旅》《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一件烦心事》《童年趣事》《成长的故事》……这些都是写事情的作文;还有半命题的,《我和______过一天》《我学会了______》《一件让我______的事》《这件事真让我______》《我懂得了______》……这些作文也统统和事情有关。
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写精彩呢?这一章,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写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要把一件事写清楚。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呢?
首先,要学会围绕中心来选材,以免把一件事写成流水账。
其次,初学写一件事,既要交代清楚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又要写清楚这件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这就是叙事六要素。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把事情叙述清楚的写作方法吧。
招式一 围绕中心
你射过箭吗?你知道这项运动的得分规则是什么吗?
是的,射箭时,你只有将箭射在箭靶上才能得分,并且离箭靶的中心越近,得分就会越高。相反,如果把箭射偏了,就得不到分。
写作文和射箭一样,你在动笔前选择素材的时候,就好比是往箭靶上射箭。这里的箭靶是作文的中心,素材就是一支支箭。
一篇好的作文,素材之箭都要能够正中靶心。换句话说,素材要与作文的中心紧密相关。
举个例子,你参加了一次夏令营,回来后打算以《难忘的夏令营》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这次夏令营,你罗列了以下一些素材:
1.妈妈帮我整理行李箱。
2.奶奶再三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3.酒店旁边的工地正在施工。
4.我和小伙伴开展捉泥鳅比赛。
5.酒店餐厅饭菜不合胃口。
6.我们举行了篝火晚会。
7.第二天,参加了攀岩、漂流等项目。
8.好朋友杜小文肚子疼,我帮她在营地找厕所。
9.我们依依不舍,离开营地。
10.返程路上,下起了大雨,车开得很慢。
这些素材,有必要都写到作文里吗?相信你一定在摇头了。没错,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事情写得太多,就容易写成一篇流水账,结构上也会显得松松垮垮。
我们应当围绕中心来选择素材,应该将每一支素材之“箭”都射在中心上。
你会问,这篇作文的中心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夏令营之所以让人难忘,是因为夏令营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作文的中心是夏令营的活动,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夏令营的活动上。
确定了这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来选材,不难发现,应该选择下面的三支“箭”:
我和小伙伴开展捉泥鳅比赛。
我们举行了篝火晚会。
第二天,参加了攀岩、漂流等项目。
这三支“箭”能够射中靶心。
而素材1,妈妈帮我整理行李箱;素材2,奶奶再三叮嘱我要注意安全;素材10,返程路上,下起了大雨,车开得很慢;这些与作文中心关联不大,也可以少写、简略写。
至于素材3,酒店旁边的工地正在施工;素材5,酒店餐厅饭菜不合胃口;素材8,好朋友杜小文肚子疼,我帮她在营地找厕所;这些离作文中心就更远了,就像射偏了的那些箭。因此,这些素材完全可以舍去不写。舍去后,不但不影响作文的大局,反而能让作文的中心更突出了。
选择素材时,应当记住:选择素材如射箭,围绕中心来选材。射箭要瞄准靶心,选材要瞄准中心。
样样都写易成流水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有围绕中心来选材,才能将事情写得更加清楚。
这一招,你学会了吗?
招式二 写好开头
叙事作文怎样开头呢?常用的开头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开门见山,直接叙事;第二,点明主题,间接引出。
我们先来看第一大类,开门见山,直接叙事。用这种方法开头,不拐弯抹角,直接讲事情。比如:
1.有一天,我和爸爸来到一个湖边钓鱼。
2.国庆节这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朋友小邹去猴岛游玩。
3.这个国庆长假,大家一定都去了许多地方旅游。有人去了雄伟的泰山,有人去了秀美的西湖,而我们一家去的是清静的宜兴竹海。
你发现了吗?这种开头往往会交代这几个要素: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我们可以把它叫作交代要素开头法。例如,读了第一个开头,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有一天”,地点是“湖边”,人物是“我和爸爸”,事情发生的起因是去湖边钓鱼;读了第二个开头,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国庆节这一天”,地点是“猴岛”,人物是“爸爸、妈妈、我、小邹”,事情发生的起因是去猴岛游玩。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环境描写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比如:
树叶红了,它们像一只只红蝴蝶飘落下来。天气凉了,森林王国的居民们都穿上了薄长袖,候鸟们也开始启程去往南方了。一年一度的森林友谊大赛来了。
通过开头这一段环境描写,我们知道这个童话所写的时间是秋天,地点是森林里,人物是森林里的居民——动物,主体事件和友谊大赛有关。我们将这样的开头方法叫作环境描写开头法。
不管是交代要素开头法,还是环境描写开头法,都是开门见山,直接讲事情。
还有一类叙事作文,开头不是直接讲事情,而是先点明作文的主题,接着引出事情。
贝多芬曾经说过:“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蜉蝣就是这样,没有虚度光阴,它在仅仅一天的生命中,绽放了自己最绚烂的光彩。(作文开头,点明主题。)
有一天,我和爸爸来到了一个湖边钓鱼。……
——黄宁锐《蜉蝣的启示》
这篇作文的开头并没有直接讲故事,而是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点明了这篇叙事作文的主题——要珍惜生命,不要虚度光阴。而从第二段开始,才正式讲述所要写的事情。
这是“启示”类、“哲理”类、“发现”类、“难忘”类作文常用的一种开头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作点明主题开头法。这种方法,能够使作文在开头便紧扣主题。再如: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会让你伤心,有些事会让你后悔,有些事会让你受到感触……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这件事。(作文开头,点明主题。)
一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和弟弟去南麂岛玩,我开心得不得了,晚上几乎睡不着觉。……
当我遇到挫折,给自己找借口时,这句话好像对我说:“嘿!你只是个遇到困难就会推卸责任的人!”这令我羞愧不已;当我取得成功,这句话又好像对我说:“嘿!你真不错!一定要养成这种好习惯。”这令我更加努力。这句话就是“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作文开头,点明主题。)
新学期开始了,随着年级的增长,作业量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妈妈给我报了许多兴趣班,最终导致我做作业常常拖拉。……
上面的两个片段,都在作文的开头中点明了主题,再间接引出下文的故事。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种叙事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直接叙事。主要包括交代要素开头法、环境描写开头法。
二是点明主题,间接引出,也就是点明主题开头法。
相信你在叙事作文中,能够根据需要,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招式三 写好经过
俗话说,写作文要讲究凤头、豹尾、猪肚,指的是: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美精彩;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雄劲潇洒;经过,则要像猪肚一样,充实丰满。
事情的经过,是叙事作文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详细写。
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可以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描写,同时还可以穿插环境、场面等方面的描写。这样,就可以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你摔过跤吗?有个孩子在放学的路上,摔了一跤。他用几句话记叙了这件事的经过:
一天放晚学,天下着大雨。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留神,摔了一跤,手上破了,衣服也脏了。我回到家,家人关心地问我疼不疼,还帮我处理伤口。我的心里暖暖的。
这几句话只是叙述了事情的大概,很简单。不像猪肚一样丰满。如果要把经过写具体,我们可以添加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描写。
如,天下着大雨时的环境怎么样?我们可以把雨大路滑的情景展开来,做一番描写:
“哗啦啦——”雨尽情地倾泻在小路上,激起大大的泥泡,浊黄的水中荡着我和周围一截布满青苔的矮墙,墙角呆立着一只孤零零的黑狗,彷徨无助地观望着。
有了这样的环境描写,读者读起来就更有代入感了。
摔倒后,“我”又是怎样的狼狈?可以对此展开描写。比如:
一不留神,我摔了一个狗啃泥,这是真正的狗啃泥。我的身上沾上了一团团的污泥。手也蹭破了一块皮,流出的血很快就被雨水给冲掉了。我痛得剧烈地颤抖着。脸上分不清是雨水、泥水还是泪水。书包也脏了,校服也破了。此时我就像一个流浪汉,尤为凄惨。
回家后,家人是怎样关心地询问的?文中也可以增加家人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比如:
一踏入家门,我的狼狈样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注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了上来。“你怎么啦?快坐下,我看看!”奶奶慌忙把我按在椅子上,爷爷抓住我的手左看右瞧,心疼得不得了。“很疼吧?”爸爸边问边到壁柜上拿来医药箱,找出药品给我处理伤口。“哎呀,以后走路要小心。”妈妈说完又走进我房间,拿来了一套干净的衣服……
你看,作文中添加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这样展开来,可以把家人对“我”的关心写具体,写出了画面感。
招式四 写好结尾
叙事作文的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有两大类:第一类,自然结尾;第二类,点题结尾。
我们先来看自然结尾。所谓自然结尾,就是以事情的结果作为叙事作文的结尾。
一个孩子写了自己攀岩这件事,最终他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他在作文中这样结尾:
站在领奖台上,我的内心既激动又兴奋,我成功地战胜了自己。
你看,攀岩这件事的最后结果是“我”成功了,“我”站在了领奖台上。攀岩这件事写完了,作文自然也就结束了。
再如,一个孩子写自己登山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他登上了山顶。他在作文中这样结尾:
站在高高的南糯山上,我的心胸豁然开朗,放眼眺望脚下的群山,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我的身体中油然而生。
“我”登上了山顶,登山这件事结束了,作文也写完了。这种结尾方法就是自然结尾。
另一种结尾方式是点题结尾。什么是点题结尾呢?事情结束了,作文还没有结束。小作者还要在作文的最后,用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者用一个“金句”分享自己从这件事中得到的收获,以此来点明这篇作文的主题。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事情这条龙已经画好了,还要添加一段结尾来点上这条龙的眼睛——主题。
还是以刚才的两件事情为例。攀岩的孩子写完了自己攀岩这件事,觉得还不够,他在事情之后又引用了妈妈的话来作为结尾,点明主题:
站在领奖台上,我的内心既激动又兴奋,我成功地战胜了自己。
妈妈说的一点儿都没错: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不断超越自己,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登山的孩子写完了自己登山的这件事,觉得还不够,他还由登山这件事想到了学习,于是他在事情之后又写了一段话,分享自己的感悟,以自己的感悟作为这篇叙事作文的结尾,提升了作文的立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