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11:1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我最崇拜的人”的演讲稿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主题明确": - 确定你崇拜的人是谁,以及你崇拜他们的原因。 - 主题应集中在一个核心人物或品质上,避免内容过于分散。
2. "内容充实": - 详细描述你崇拜的人的生平事迹、成就或品质。 - 结合具体事例,展现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如何影响你。
3. "结构清晰": - 演讲稿应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尾。 -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你崇拜的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崇拜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化你的观点。
4. "情感真挚": - 在演讲中表达出你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真挚情感。 - 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逻辑严密": - 演讲稿中的观点应具有逻辑性,前后呼应,避免出现矛盾或跳跃。 - 举例应具有代表性,有力地支撑你的观点。
7. "时间控制": - 根
我最敬仰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他,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有一副对联写的好,堪称经典。
上联:一介书生,岂止文章惊四海,胸怀天下
下联:旷世奇才,重铸国魂开新纪,福泽东方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是中共一大十三位代表之一。他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坚持革命到底,直到革命胜利。二十八年后的开国大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共一大代表只剩下二个人,毛泽东,董必武。
1949年10月1曰,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27年,毛主席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28年到1935年长征前后,毛主席经历了他人生的低谷。三次被撤销了中央委员,多次受到严重警告。但是,毛泽东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强的革命意志,高度的革命觉悟和大局观,最后,战胜了重重困难,走出了低谷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终于又回到了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渴望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全体红军将士的选择,是人心所向。因为,只有选择了毛泽东,才有可能胜利。十四年的斗争史的实践,证明了只有毛泽东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从此,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当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中国革命最根本问题的人”。
毛泽东的路,是独立自主之路。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政治上:创建了共产党人的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 装;经济上:也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方面,经济上同样重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一样,没有经济独立,其它都是无米之炊。
1949年,毛泽东等领袖们,决定离开大决战指挥部西柏坡,驱车进京。毛主席说:“今天是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周总理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从此,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启了建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征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毛泽东未雨绸缪,1950年8月5日,毛主席命令:“东北边防军必须在八月份完成战争准备,以防不测。”8月 18日,他再次要求,务于9月30日前,完成 一切准备。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
1950年9月15日,美军开始实施仁川登陆
1950年10月1日,金日诚请求中国出兵援朝。
1950年10月2日开始,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出兵援朝问题。
毛主席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国家的实情,战争和战局的发展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即将造成的威胁和后果等方方面面考虑,强调出兵援朝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他说:”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况且,唇亡齿寒。虽然我们现在刚刚建国,刚刚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一穷二白,困难重重,我们也不想出兵参战,但是,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烧到了家门口,现实逼迫我们,必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我们必须也是唯一的选择。
在毛主席的分析论证和指导下,最后,统一了思想,形成了一致意见一一出兵援朝。
1950年 10月19日晚8时,一个值得纪念的曰子,中国人民志愿军26万人,在彭德怀元帅的率领下,肩负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重托,高举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奔赴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毛主席指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彭老总的亲自指挥下,全体志愿军将士充分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用落后的武器装备,彻底地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逼迫他们不得不坐下来谈判。
1953 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被迫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这一停战协定,宣布了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宣布了中朝两国人民军事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美国侵朝军队总司令克拉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后,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统帅。”
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之战,是立国之战,是立威之战。这一战,打出了国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毛主席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用一位高人写的一副纪念毛主席,让人拍案叫绝的对联,来表达我对毛主席的敬仰之心
上联:一心为民,两个务必,三大战役,
四渡赤水,五卷雄文,六亲殉国,
七御外敌,八字宪法,九评反修,
十论关系。 背负青天朝下看,
人间正道是沧桑,泽东恩泽东方。
下联:工人当家,农民做主,兵士精忠,
学子报国,商界清明,土地归公,
水利兴邦,木盛业旺,火红年代,
金光大道。 中华儿女多奇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润之德润神州。
短短的146个字,便道尽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实在令人贊叹不已!敬佩之致!
01我心中的英雄——鲁迅
作者:郑卓语
何谓英雄?才能出众,谓之英;胆识过人,谓之雄。曾有多少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却在浊流中迷失自我,停滞不前而归于平凡,那些仍然手执明灯,不停追寻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曾有多少青年怀有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却害怕担当,怯于发声而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那些勇于把世上的苦难一概承担,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理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那些目睹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更早更深察觉到个人与社会的不幸而思想觉醒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是我心中的英雄。“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这是多数人所认为的英雄,但谁又规定英雄必须驰骋疆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鲁迅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他的这一举动对人民思想觉醒、奋起反抗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鲁迅拥有英雄的气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悲叹于百姓思想麻木而无所察觉,鲁迅奔走于报社与学堂间。他创办杂志《新生》失败后,开始在杂志《新青年》发表文章,之后又创办周刊《语丝》。从此,鲁迅加入《新青年》阵营的战斗行列,投入到新文化战线上,汇入反封建的革命洪流,成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旗手和主将。在这一时期,他与战场上厮杀的战士一样,手握纸笔如持刀枪让敌人无所遁形。鲁迅拥有英雄的血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鲁迅留给敌人的印象是冷酷、刻薄、强硬、犟;留给人民的印象却是一位英雄。千千万万受鲁迅影响的民众力量汇聚成河,也能使大地春风吹又生。鲁迅拥有英雄的骨气。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是英雄。希望是有的,地上已成路,而人也在不断地往前走。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习鲁迅的批判精神、家国精神、革命精神;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留住“鲁迅精神”。鲁迅就是我心中的英雄!02我心中的英雄——鲁迅
作者:吴佳慧
何为英雄?英雄当如大海胸襟宽广,当如青松百折不挠。他们挥毫泼墨,他们驰骋沙场,他们一心为国。他们是一代伟人,是一个时代的方向。我心中的英雄是鲁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用手中的笔,顽强坚定地同黑恶势力作斗争。鲁迅——用笔杆战斗的英雄。语文课上,我学过很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藤野先生》。它不仅赞美了藤野先生的优良品质,更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当鲁迅在旅馆得知学生们懈怠学业,忙于跳交际舞时,他感到气愤;当鲁迅看到中国留学生围观国人被杀却表情麻木时,他感到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累积起来,让鲁迅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远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治病要治本,要改变中国人的命运首先要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决心用笔去战斗。他像一盏灯,指引着中国人走向思想觉醒的道路。鲁迅——不畏强权的英雄。他有明确的是非观,爱恨分明。他有一颗柔软的心,但也不会任人摆布。他是刺猬也是刀,坚硬的外表露给敌人,柔软的内心留给人民。在他从事文学活动的过程中,常会遭受反动派的迫害,但他对此毫不畏惧。犀利的话语宛若刀子般毫不留情地刺向反动派。他就像漫长黑夜中的一团火,即使被燃成灰烬,也要照亮整个天空。愚昧无知的人想要把他送上断头台,有志青年将他奉为导师,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屹立不倒,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鲁迅——名留青史的英雄。直到现在,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仍然被人传颂。他不畏强权,心系国家,心怀天下!他是人们崇敬的对象,他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会永远追随着他的脚步,努力向他看齐!03我心中的英雄——鲁迅
作者:何雪瑜
他,面容消瘦,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他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有特点,好像浓墨写的“一”字。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他——一个用笔来战斗的英雄!鲁迅先生曾于日本学医,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他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这使他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治病不如救民心,所以,他便弃医从文。他拿起笔,用笔作武器,用文字作军队,一次又一次向旧思想、旧文化猛烈进攻。他还用手中的笔激起了大家浓浓的爱国之情,将大家召唤到一起并肩作战。虽然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但这丝毫没有撼动他反封建礼教、唤醒国人的坚定信念!笔,伴随了他的一生。他——一个热爱劳动人民、关心劳动人民的英雄!“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鲁迅先生对敌人向来是横眉冷对,对人民却甘愿俯下身子,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曾在寒冷的冬夜,半跪着给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他曾赠书给进步青年阿累,引导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生了重病时,对自己的病情毫不在乎,却劝他家的女佣多休息,别干重活儿……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一个珍惜时间的英雄!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先生工作起来从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逝世前不久,生着重病仍然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在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写了一篇日记。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与别人约好见面,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还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他的这种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也教育我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他——一个永远活着的英雄!鲁迅先生是一个英雄,是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进的星火,是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虽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很多年了,但他仍活在我们心中。正如臧克家在诗中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鲁迅先生为祖国为人民心甘情愿地奉献,他的拳拳爱国心,他那犀利而深刻的文字,都如同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高大而不朽。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我心中,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笔墨英雄”,我要继续读鲁迅先生的著作,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做鲁迅先生这样的人,长大后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04我心中的英雄——鲁迅
作者:侯苏容
何为英雄?是“云边雁断胡天月”的苏武;是“誓将直节报君仇”的岳飞;是“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而我心中的英雄,则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英雄者,必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担当。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语文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令我尤为触动。“美女蛇”的传说,我也曾听过;冬天雪地捕鸟这样的趣事,我也做过。后来读《故乡》,我好奇长大后的闰土,那柄长矛到底有没有刺中偷瓜的猹。再后来,我读了许多先生的文章,认识到了先生的风骨。“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在那个日益腐朽的、黑暗的年代,先生毅然弃医从文,以墨为刀,以笔为剑,开辟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英雄者,必有“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的责任。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这句话,就把人民与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确实,一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之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旧社会的黑暗以及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先生用文字表示了自己的不满,用文章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听!先生用自己强有力的嗓音发出呐喊:《祝福》中的祥林嫂让我们见识到封建旧社会对女性的毒害;《药》中的人血馒头让我们惊愕于人性的麻木;《孔乙己》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于是先生来了,他自黑暗中而来,用他的笔锋剑影把那漫天黑夜划开了一道小口子,于是我们看见了光。英雄者,必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见轩辕”的炽热。先生曾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些头衔都是在先生去世后历史给予的评定。我想,无论是《记念刘和珍君》中澎湃激昂的愤恨怒斥,还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悲痛与哀苦,在那个吃人的年代里,他独自一人消磨着黑暗里的恶,终于,他于黑暗中走来,连带着笔下的“吃人的社会”在书中一一向我们展示。有数的牺牲,刻在纪念碑上,为后世铭记;无数的鲜血,洒在中国的土地上,滋养着新生的命脉,破土而长,向阳而生。先生的手中是笔吗?不!那不是笔!那是刀!是国民精神的手术刀!先生是一位斗士,是“看透了造化的把戏”的“叛逆的猛士”,是一位胸怀大爱、智慧非凡的铁血战士。在黑暗的旧社会中提着利刃,以犀利、冷峻的笔锋,刺穿旧中国的假面。“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曾如此评价鲁迅,寥寥数语便刻画出先生灵魂的模样。先生把手中紧握的笔化为一支焊枪,喷射出巨大的光和热;他把每一分热血都作为礼物,敬献给哺育了他的中国。“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是先生说过的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在黑暗中,他就是我的光,就是我心中的英雄。05我心中的英雄——鲁迅
作者:魏云丹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现实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我心目中的英雄,便是鲁迅先生,一个看清现实但仍然热爱生活并力图改变的人。鲁迅,中国近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因无奈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弃医从文,只因他深深知道,若想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改变思想。于是他以笔为刀枪,用一篇篇的文章,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讽刺了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用犀利的笔为这个民族记录下一段屈辱却又慢慢觉醒的历史。摇曳的光束把你瘦瘠的灵魂揉进一轮明月,浮名遮不住你的双眸,哀伤绊不住你前行的脚步。鲁迅,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他的笔被称为“藏在花丛间的一尊大炮”。气急时的反语,是他作为一个爱国者所应当有的悲愤。他用自己的笔,去批判封建礼教。他写祥林嫂,用自己犀利的笔触,去揭示社会的黑暗,去揭示这个可怜的女人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人心的冷漠与现实,在他的笔下无法遁藏。鲁迅,就像一棵矗立于高山之巅的松,傲然挺拔,坚如磐石。他所做的一切,是为着民族乃至人类发现真理,除去不平,实现灵魂和品质的提升。他不会挥剑舞枪,不会在战场上听着冲锋的号角去拼杀。但他会用自己犀利的笔杆去抨击社会的黑暗,为这个民族记录下一段屈辱却又慢慢觉醒的历史。“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你“俯首甘为孺子牛”,受到万人景仰。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受压迫的祥林嫂。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这,就是鲁迅,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中国之脊梁,我心中的英雄。06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周婉仪
一张瘦削的脸,露出坚强和刚毅;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黑暗;一件黑色长衫,隐藏着高尚、无畏。他,就是鲁迅先生,是我心中的英雄。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经过诸多变故后,先生弃医从文,笔耕不辍。他不靠别的,就凭手中的一支笔、一张白纸……先生的文章,唤醒多少沉睡的灵魂,燃起多少人的斗志,成为千千万万人的精神炬火。先生手中的笔如同一把利剑,直击敌人的心脏;先生的文章像一把匕首,用锋利的刀锋将黑暗社会一点点地刺开。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用深刻的文字向世人揭露了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同时,他也“俯首甘为孺子牛”。先生的侄女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写:“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先生把关心和爱都送给了青年,送给了百姓。即使是在身体非常虚弱时,他也仍旧坚持创作。每读先生的文章,我都受益匪浅。这些作品蕴藏的深厚内涵,都让我深刻思考人生、向善求真。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痛斥几千年来中国的封建思想,向思想落后的中国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大声唤出“救救孩子”这几个字!《彷徨》则表达了对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先生的作品,让人们的迷惘转换为自信与力量,让人们为落后的中国而努力奋斗;像是于上下而求索中发出的一声呐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划破黑夜长空,吹响了向旧社会宣战的号角,带领新青年冲破茫茫黑暗。先生,现在大家都记住了您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冲锋,用无私、伟大的爱守卫这个民族,让全世界看到一个勇敢、担当的中国!先生曾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您希望我们青年人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能扛起“中国之崛起”这一重任。先生您看,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这盛世可如您所愿?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