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论文指南|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什么、怎么分析

更新日期:2025-05-23 19:20

论文指南|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什么、怎么分析"/

写作核心提示:

论文指南|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在撰写论文时,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探讨研究主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下将详细阐述分析什么、如何分析以及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分析什么
1. 问题的背景:首先,需要分析问题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当前所处的状态。这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2. 问题的本质: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这一环节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3. 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表现,包括问题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
4. 问题的成因: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5. 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短期和长期措施。
二、怎么分析
1. 理论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
2.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验证问题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剖析问题在具体情境下的表现和成因。
4. 对比分析:将问题与其他相似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
5. 综合

论文指南|正文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什么、怎么分析

本文转载于“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学习科研写作知识、了解科研趣事,快来关注哦 (* ̄︶ ̄)

(一)基本理解

正文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证明问题的存在,正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问题。前言、正文的第一部分都是为正文的第二部分做铺垫,直到这一部分,一个论文中作者自己的真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运用自己所选择的方法为自己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

(二)分析什么

我们要分析什么?既然是分析问题,仍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三段论的三者之一。

(三)怎么分析

在怎么开展分析这一问题上,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又有所区别,每一方法都有其规定性,选用了什么方法就决定了分析的过程是什么样子。思辨研究主要做逻辑推理,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方法。而逻辑推理较强的主观性也决定了思辨研究强调需要找到展开的框架依据(方法、理论、常识)。实证研究的方法规定了它的展开方式,任何一个人使用这种方法其展开方式都是一样的。

(四)范文解读

《家庭商业传统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它的研究设计,从初始题项的生成(问卷怎么生成的);然后初步实验(发放问卷);接着是确定研究题项(每一个影响因子……);之后,开始正式调研(涉及到样本的选取和对数据的描述);调研结束,开始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等……)。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人质疑为什么这样写。这就是取决于它的方法,谁来做都是这样做。这就是定量研究的展开过程。

《肥胖会传染吗》

这是另一个定量研究。这里先建立了一个模型,把环境效应、关联效应等都放进去,然后开始数据处理和描述性统计,再进行多种计量结果分析,如OLS估计结果等。这个范文的分析过程是先建立一个模型,然后开始把数据放进去,再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多遍。只要方法的选择是恰当的,就没有人会问为什么这样写,这就是定量研究的好处。它是建立在正文的第二个大逻辑之上,也就在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上不容易有漏洞,因为它选的方法比较合适。

以上是两个定量研究的分析过程,下面是定性研究的分析过程演示。

《年长创业者的创业行为过程模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研究设计部分,先是解释为什么用这一研究方法,然后是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数据上对什么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等),再进行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接下来就开始数据分析(开放式编码……饱和度检验),最终得出一个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解释。为什么是三级编码?同样也没有人会心存疑问,因为扎根理论主流的分析方式就是三级编码。所以说它选的方法就决定了它应该是什么样子。

《海外移民创业如何持续》

这是案例研究的研究方式,先解释为什么选用案例研究法,然后是案例选择描述,再收集数据(深度访谈……)。数据收集以后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和编码,这时就可以提出命题,对每个案例展开分析。这个也没有人会对它的分析过程有质疑,就是因为案例分析就是这样子的,这就是实证研究的好处。


《“情境”抑或“背景”:美国警察武力使用实证研究的两种进路》

这是一个综述研究,它的正文部分的展开过程如下:第一个部分通过学术史梳理出来两种思路;第二部分写情境解释;第三部分写背景解释;第四部分写情境解释和背景解释的争议。这个框架有一定问题,它只有两种解释。实际上,除了情境解释和背景解释,还有第三种解释。那么文中就写两种可不可行?可行。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编辑和审稿人认为还有第三种解释的话,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来证明还有第三种解释。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写国外的容易发表。


《被动式城镇化的社会稳定风险: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稳定风险的经济逻辑,接着是稳定风险的政治逻辑,下面是稳定风险的政治经济逻辑,然后就是结论了。这个框架看着有问题,但是却无法证明。

上述是规范研究的分析过程。规范研究因为没有很特殊的方法,所以得提供框架依据。

像刚才《被动式城镇化的社会稳定风险: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的框架依据就是a、b、a+b。我们可以认为还有c或者d,但是都无法推翻a 和b,这就是常识性的框架。

《理解商业模式:基于哲学三角验证的探讨》

这个是有关商业模式的范文,它是有理论依据的。框架依据可以是方法、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常识。上面是有关常识的框架依据。有关方法的,实证研究里面已经有所涉及不再赘述。文献综述就是正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基于哲学的三角验证(哲学里面的一个理论),进行理论的介绍。第三部分写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实用主义视域下的商业模式,从这三个角度去解释商业模式。为什么从三个角度而不是四个角度去解释?因为他用理论依据:三角验证,它就决定了是三种解释角度。从这种层面上来说,我们也可以选取其他的理论用作支撑我们分四个、五个角度来解释的依据。因此,重点不在于是几个的问题而是为什么是这几个的问题。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

开始先是引言,正文第一部分是概述,接着就开始应用(本科成绩—面试—推荐信),最后是启示,结构非常简单。为什么它能成为范文?第一,这个论文发表在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它的期刊层次就决定了这篇论文不简单。有人用常识性的东西作为框架依据,有人用方法作为框架依据,有人是找到了理论作为框架依据。这篇论文任何框架依据都没有。如果我们找不到框架依据时则可以模仿这个范文。第二,所谓的理论框架,就是说下面为什么从三个方面展开,它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本科成绩、面试、推荐信。为什么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他是怎么清楚这个问题的?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

作者在上面写到:在国外研究生选拔的过程中,对申请人的认知因素进行考察的主要方式就是本科成绩和标准化考试(如GRE、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这些往往被称为一级标准或客观标准。对于非认知因素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面试、推荐信和个人陈述,这些一般会成为二级标准或主观标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研究生选拔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两种因素分别有它们对应的测量方式。以上是基本情况,下面开始推理。作者说有的人通过其研究发现大多数选拔使用的是本科成绩、GRE、面试、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然后又有一人说,本科成绩被列为最重要或第二重要的选拔方式,其次是面试和推荐信。还有一人说,经过调查发现,结果表明最为重要的是本科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面试。通过这几个人的研究,作者概括出:尽管有所不同,但是标准化考试、本科成绩、面试、推荐信以及个人陈述在大多数研究生选拔过程中都被采用。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

第二段中阐述了除了上述评价方式之外,还有一些应用较少的非认知因素的测评方式,比如传记式数据、情境判断测验、客观人格测验……。然后作者解释了传记式数据是怎么样的,然而有人说它有问题;然后是对情境判断的介绍,也有人说它有问题;客观人格测验虽不易作假,但是也有问题;内隐测量一方面存在争议,另一方面也有作假的可能;条件推理测验也需进一步检验。这一段作者不仅推导出了国外主流的选拔方式是哪几种,而且他把这些应用较少的都一一排除了,这就只剩下主流的选拔方式了。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

第三段开始作者开始推导主流的选拔方式。首先是个人陈述。作者描述出个人陈述的优点包括哪些,同时指出其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并详细罗列了3位学者对个人陈述的具体质疑的问题点所在,从而将个人陈述从五种主流的选拔方式中予以排除。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除了标准化考试之外,仅剩三种主流选拔方式。为了排除个人阐述,作者用了一大段话进行论证。为什么标准化考试作者没有通过论证就将其直接排除?因为国内目前采用的就是标准化考试。而作者的论述是国外对国内的启示,从常识这一角度而言,标准化考试可以直接排除。

经由上述分析可知,这篇论文的逻辑相当严谨,在框架依据上做的非常好。作者为了解决从本科成绩、面试、推荐信三个方面展开解释的这一问题,一步一步地进行推理。第一步,先推理出来国外有五种主流的方式。第二步,为了解决编辑或者审稿人的少数的判断,再把应用较少的方式逐一排除。第三步,排除其中一种存在不足的主流的选拔方式。最后,再排除一种常识的方式,也就只剩下本科成绩、面试、推荐信这三种方式了。所以后面作者可以只写这三种。

…未完待续……

学习科研写作知识、了解科研趣事 (* ̄︶ ̄)

快来关注 ↓↓↓

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